一种废水污泥减量化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265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污泥减量化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所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装置、第一沉降装置、第一氧化装置、生化反应装置、第二氧化装置、第二沉降装置以及MBR反应装置;所述生化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好氧池与厌氧池,所述好氧池与第一氧化装置连接,所述厌氧池与第二氧化装置连接;所述好氧池连接有解偶联剂添加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氧化、生化反应、沉降以及解偶联添加剂的配合,减少了所述处理系统的污泥产量,并能够达到良好的COD处理效果。处理效果。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污泥减量化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涉及一种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废水污泥减量化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活性污泥处理生活生产污水依然是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过程中,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含碳有机物、氮磷为营养进行生长繁殖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随着微生物量的不断增加和积累,为保持生物处理单元的效果,需要排除过量的剩余污泥。
[0003]剩余污泥的含水率高、体积大,还需要经过浓缩、脱水以及外运等处理过程,最终的处置方法包括填埋、堆肥或焚烧等方法。如何提升污泥的浓缩程度和脱水性能,从而减少脱水污泥量和脱水时间、减少外运量,以及如何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0004]CN 110372167A公开了一种用于A/O工艺的剩余污泥减量化工艺,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沉淀池、好氧池和二沉池,包括如下步骤:(1)二沉池污泥一部分作为回流污泥回流至好氧池,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输送至管线式高剪切分散乳化机中进行颗粒细化、细胞破碎预处理;(2)预处理后的剩余污泥输送至臭氧反应釜中进行臭氧氧化;(3)臭氧氧化后的剩余污泥输送至厌氧池进行消解;(4)消解后的剩余污泥输送至沉淀池;(5)沉淀池中沉降下来的剩余污泥直接排出,未沉降的剩余污泥随废水进入好氧池。
[0005]然而,仅使用臭氧处理后进行消解,仍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
[0006]CN 111422954A公开了一种实现污泥源头减量化的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废水先进入第一酸碱调节池,加硫酸溶液调节pH值至3

5,再进入电芬顿反应器进行芬顿深度氧化,曝气装置向阴极曝气;(2)步骤(1)所述的电芬顿反应完成后,出水进入第二酸碱调节池,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

9,随后进入电化学反应单元进行处理,完成废水深度处理。
[0007]所述废水深度处理方法依靠单一的酸碱调节实现废水pH值的变化,存在化学药剂消耗量大且成本较高的风险。
[0008]CN 105293845A公开了一种污泥减量化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将二沉池的剩余污泥先进行静置重力沉降,沉降后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完成初次浓缩;再对初次浓缩后的污泥进行气浮处理完成二次浓缩;二次浓缩的下清液回流至调节池,对二次浓缩后的污泥调整pH,蒸汽加热后加入强氧化剂,经强氧化剂氧化处理后达到提高浓缩程度和脱水性能、显著减量的目的,反应一定的时间后完成反应单元,再将最终的泥水混合物送至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其中滤液回流至调节池,干泥外运处置。
[0009]所述处理方法需要首先对污水进行浓缩处理,而污水由于成分复杂、粘度较高,浓缩处理对设备的要求较高,提高了所述处理方法的处理成本。
[0010]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废水污泥减量化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使废水
处理时的污泥产生量较少且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污泥减量化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通过高级氧化以及沉降装置的组合,能够在保证废水处理效果的同时,降低废水处理时的污泥产生量。
[0012]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污泥减量化的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装置、第一沉降装置、第一氧化装置、生化反应装置、第二氧化装置、第二沉降装置以及MBR反应装置。
[0014]所述生化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好氧池与厌氧池,所述好氧池与第一氧化装置连接,所述厌氧池与第二氧化装置连接。
[0015]所述好氧池连接有解偶联剂添加装置。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氧化、生化反应、沉降以及解偶联添加剂的配合,减少了所述处理系统的污泥产量,并能够达到良好的COD处理效果。第一氧化装置能够将沉降后废水中的长链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便于生化反应装置内菌落的吸收生长;且第一氧化装置提供的多余氧化剂同样能够提高生化反应单元内的生化处理效果;解偶联剂添加装置提供的解偶联剂能够降低生化反应装置中的污泥产量;第二氧化装置的设置能够降解过多的解偶联剂,且能够提高生化反应出水的B/C值,使污泥更适用于生化反应处理与MBR反应处理,从而在降低污泥产量的基础上保证产水质量。
[0017]优选地,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过滤装置与酸碱调节池。
[0018]所述酸碱调节池与第一沉降装置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氧化装置所用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氧化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酸碱调节池的添加保证了第一氧化装置内的氧化效果。
[0020]优选地,所述第一沉降装置为絮凝沉降池。
[0021]优选地,所述第二沉降装置为静置沉降池。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解偶联剂添加装置为本领域常规的化学试剂添加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由传动件与储存件组成的化学试剂添加装置。
[0023]所述传动件包括但不限于蠕动泵和/或隔膜泵;所述储存件包括但不限于解偶联剂储罐。
[002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处理系统进行废水污泥减量化的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1)对废水依次进行过滤、调节pH以及絮凝沉降,得到预处理废水;
[0026](2)氧化处理步骤(1)所得预处理废水,对氧化处理后的水体进行生化处理,得到生化处理出水;
[0027](3)对步骤(2)所得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氧化处理,然后对氧化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沉降,得到污泥与氧化出水;
[0028](4)步骤(3)所得氧化出水经过MBR处理得到产水;步骤(3)所得污泥一部分回用于生化处理,剩余部分外排备用。
[0029]优选地,步骤(1)所述废水包括含氰电镀废水、焦化废水、城市生活废水或养殖场废水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组合包括含氰电镀废水与焦化废水的组合,焦化废水与城市生活废水的组合,城市生活废水与养殖场废水的组合,含氰电镀废水与城市生活废水的组合,焦化废水、城市生活废水与养殖场废水的组合,或含氰电镀废水、焦化废水、城市生活废水与养殖场废水的组合。
[0030]优选地,步骤(1)所述调节pH值是指使用pH调节剂调节pH值至4

5,例如可以是4、4.2、4.5、4.8或5,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3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氧化处理前调节pH值至4

5,保证了氧化处理的效果,保证了后续污泥减量化处理的顺利进行。
[0032]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包括无机酸和/或无机碱。
[0033]所述无机酸包括但不限于盐酸、硫酸或硝酸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的组合包括盐酸与硝酸的组合,硝酸与硫酸的组合,或盐酸、硫酸与硝酸的组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污泥减量化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装置、第一沉降装置、第一氧化装置、生化反应装置、第二氧化装置、第二沉降装置以及MBR反应装置;所述生化反应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好氧池与厌氧池,所述好氧池与第一氧化装置连接,所述厌氧池与第二氧化装置连接;所述好氧池连接有解偶联剂添加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过滤装置与酸碱调节池;所述酸碱调节池与第一沉降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降装置为絮凝沉降池;优选地,所述第二沉降装置为静置沉降池。4.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系统进行废水污泥减量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废水依次进行过滤、调节pH以及絮凝沉降,得到预处理废水;(2)氧化处理步骤(1)所得预处理废水,对氧化处理后的水体进行生化处理,得到生化处理出水;(3)对步骤(2)所得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氧化处理,然后对氧化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沉降,得到污泥与氧化出水;(4)步骤(3)所得氧化出水经过MBR处理得到产水;步骤(3)所得污泥一部分回用于生化处理,剩余部分外排备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废水包括含氰电镀废水、焦化废水、城市生活废水或养殖场废水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调节pH值是指使用pH调节剂调节pH值至4

5;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包括无机酸和/或无机碱;优选地,步骤(1)所述絮凝沉降所用絮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或聚合氯化铝铁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3

6):1;优选地,步骤(1)所述絮凝沉降时,絮凝剂的投加量为废水质量的0.5

2%。7.根据权利要求4

6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氧化处理为臭氧氧化处理,臭氧的投加量为30

60mg/L;优选地,步骤(3)所述氧化处理为臭氧氧化处理,臭氧的投加量为10

20mg/L。8.根据权利要求4

7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志刚张玉宝唐军栾洪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路德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