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备案追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251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章备案追溯系统,包括印章收纳单元、备案单元、追溯单元、生物验证单元、计时单元和中控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系统中设置中控单元,并在中控单元中设置预设印章等级矩阵R0和预设最大使用时长矩阵T0,在使用者取出对应等级的印章时,中控系统能够根据取出的印章的等级Ri设定对应的最大使用时长Ti,当使用者取出该印章的累计时长达到Ti时,中控系统发出警报;通过对不同重要程度的印章分别设置对应的使用时长,能够有效保证使用者在取出印章后的有效时限内无法对印章进行常规事务以外的操作,有效提高了所述系统对印章的管控效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章备案追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章监控
,尤其涉及一种印章备案追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印章在借出或日常使用时,只能通过纸质或数字授权形式授权印章的使用,无法对按印行为进行实时防伪控制,现有技术中的光敏印章、原子章、带有智能芯片印章等等,均无法实现对印章印面进行授权控制的目的,大量企事业单位也因此造成巨大损失。经常会有某个单位因为印章管理不善,公章或者印鉴被私盖,而被牵连到一些纠纷里。通常的印章管理一般是锁在一个柜子里,保管的人对印章的使用有绝对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在这种印章管理办法下,对印章的使用完全取决于保管者,因此往往会给印章单位带来隐患。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印鉴拿出后无法检测印章的盖章内容和盖章次数。虽然有登记,单毕竟是盖印者自己填写的,不一定完全真实,应该说这种方式存在很大问题。一些特定的设备或者控制系统,物品的管理比较难。比如操作记录、管理清晰,权限明确等问题。
[0003]因此在互联网技术下,如何有效提高针对印章的管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章备案追溯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印章的动向进行有效监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章备案追溯系统,包括:
[0006]印章收纳单元,用以分别存储不同种类以及不同重要等级的印章,在各印章上均设有追溯器;
[0007]备案单元,用以在印章脱离所述印章收纳单元时对该印章的使用信息进行备案;
[0008]追溯单元,用以在用户查询指定印章时从备案单元中检索对应的取出信息;
[0009]生物验证单元,用以通过生物检测的方式判定用户的信息;
[0010]计时单元,用以记录所述系统运行时的日期和时间;
[0011]中控单元,其分别与所述印章收纳单元、存储单元、追溯单元、生物验证单元、计时单元和备案单元相连,用以调节各所述单元的运行参数;
[0012]所述中控单元中设有预设印章等级矩阵R0和预设最大使用时长矩阵T0;对于所述预设印章等级矩阵R0,R0(R1,R2,R3,R4),其中,R1为用于日常低等级事务的第一预设印章等级,R2为用于中级事务的第二预设印章等级,R3为用于高级事务的第三预设印章等级,R4为用于重大决策的第四预设印章等级;对于所述预设最大使用时长矩阵T0,T0(T1,T2,T3,T4),其中,T1为第一预设最大使用时长,T2为第二预设最大使用时长,T3为第三预设最大使用时长,T4为第四预设最大使用时长,各预设最大使用时长按照顺序逐渐减小;
[0013]当使用者取出Ri等级的印章时,i=1,2,3,4,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所述计时单元开始计时并在记录时长达到Ti时发出警报;
[0014]所述中控单元中还设有预设人员权限矩阵r0和预设人员修正系数α0;对于所述预
设人员权限矩阵r0,r0(r1,r2,r3,r4),其中,r1为第一预设人员权限,r2为第二预设人员权限,r3为第三预设人员权限,r4为第四预设人员权限,各预设人员权限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人员修正系数α0,α0(α1,α2,α3,α4),其中,α1为第一预设人员修正系数,α2为第二预设人员修正系数,α3为第三预设人员修正系数,α4为第四预设人员修正系数,1<α1<α2<α3<α4<2;当使用者取出印章前,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所述生物认证单元对使用者的权限进行判定:
[0015]当使用者的权限为r1时,中控单元对Ri等级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时长Ti

=Ti
×
α1;
[0016]当使用者的权限为r2时,中控单元对Ri等级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时长Ti

=Ti
×
α2;
[0017]当使用者的权限为r3时,中控单元对Ri等级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时长Ti

=Ti
×
α3;
[0018]当使用者的权限为r4时,中控单元对Ri等级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时长Ti

=Ti
×
α4;
[0019]当使用者的权限低于r1时,中控单元不对所述最大使用时长进行修正并锁定所述印章收纳单元,使用者无法取出印章。
[0020]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中还设有预设事务级别矩阵E0和预设事务修正系数矩阵β0;对于所述预设事务级别矩阵E0,E0(E1,E2,E3,E4),其中,E1为用于办理系统近距离周边事务的第一预设事务级别,E2为用于办理系统周边中距离事务的第二预设事务级别,E3为用于办理系统周边远距离事务的第三预设事务级别,E4为用于办理系统周边超远距离的第四预设事务级别;对于所述预设事务修正系数矩阵β0,β0(β1,β2,β3,β4),其中,β1为第一预设事务修正系数,β2为第二预设事务修正系数,β3为第三预设事务修正系数,β4为第四预设事务修正系数,β1<β2<1<β3<β4<1.5;
[0021]当中控单元将Ri等级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调节至Ti

时,使用者输入使用盖印章的事务,中控单元判定输入事务的级别并根据判定结果对Ti

进行二次修正:
[0022]当中控单元判定事务的级别为E1时,中控单元将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修正为Ti”,Ti”=Ti
’×
β1;
[0023]当中控单元判定事务的级别为E2时,中控单元将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修正为Ti”,Ti”=Ti
’×
β2;
[0024]当中控单元判定事务的级别为E3时,中控单元将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修正为Ti”,Ti”=Ti
’×
β3;
[0025]当中控单元判定事务的级别为E4时,中控单元将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修正为Ti”,Ti”=Ti
’×
β4。
[0026]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中还设有预设最大距离矩阵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最大距离,D2为第二预设最大距离,D3为第三预设最大距离,D4为第四预设最大距离,各预设最大距离按照顺序逐渐减小;在各所述追溯器上均设有定位器,当使用者取出印章时,中控单元会实时检测追溯器与所述备案追溯系统之间的距离D:
[0027]当所述取出的印章的级别为R1且盖印章上的追溯器与备案追溯系统的距离D>D1时,所述中控单元发出警报;
[0028]当所述取出的印章的级别为R2且盖印章上的追溯器与备案追溯系统的距离D>D2时,所述中控单元发出警报;
[0029]当所述取出的印章的级别为R3且盖印章上的追溯器与备案追溯系统的距离D>D3时,所述中控单元发出警报;
[0030]当所述取出的印章的级别为R4且盖印章上的追溯器与备案追溯系统的距离D>D4时,所述中控单元发出警报。
[0031]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单元中还设有预设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章备案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印章收纳单元,用以分别存储不同种类以及不同重要等级的印章,在各印章上均设有追溯器;备案单元,用以在印章脱离所述印章收纳单元时对该印章的使用信息进行备案;追溯单元,用以在用户查询指定印章时从备案单元中检索对应的取出信息;生物验证单元,用以通过生物检测的方式判定用户的信息;计时单元,用以记录所述系统运行时的日期和时间;中控单元,其分别与所述印章收纳单元、存储单元、追溯单元、生物验证单元、计时单元和备案单元相连,用以调节各所述单元的运行参数;所述中控单元中设有预设印章等级矩阵R0和预设最大使用时长矩阵T0;对于所述预设印章等级矩阵R0,R0(R1,R2,R3,R4),其中,R1为用于日常低等级事务的第一预设印章等级,R2为用于中级事务的第二预设印章等级,R3为用于高级事务的第三预设印章等级,R4为用于重大决策的第四预设印章等级;对于所述预设最大使用时长矩阵T0,T0(T1,T2,T3,T4),其中,T1为第一预设最大使用时长,T2为第二预设最大使用时长,T3为第三预设最大使用时长,T4为第四预设最大使用时长,各预设最大使用时长按照顺序逐渐减小;当使用者取出Ri等级的印章时,i=1,2,3,4,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所述计时单元开始计时并在记录时长达到Ti时发出警报;所述中控单元中还设有预设人员权限矩阵r0和预设人员修正系数α0;对于所述预设人员权限矩阵r0,r0(r1,r2,r3,r4),其中,r1为第一预设人员权限,r2为第二预设人员权限,r3为第三预设人员权限,r4为第四预设人员权限,各预设人员权限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人员修正系数α0,α0(α1,α2,α3,α4),其中,α1为第一预设人员修正系数,α2为第二预设人员修正系数,α3为第三预设人员修正系数,α4为第四预设人员修正系数,1<α1<α2<α3<α4<2;当使用者取出印章前,所述中控单元控制所述生物认证单元对使用者的权限进行判定:当使用者的权限为r1时,中控单元对Ri等级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时长Ti

=Ti
×
α1;当使用者的权限为r2时,中控单元对Ri等级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时长Ti

=Ti
×
α2;当使用者的权限为r3时,中控单元对Ri等级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时长Ti

=Ti
×
α3;当使用者的权限为r4时,中控单元对Ri等级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时长Ti

=Ti
×
α4;当使用者的权限低于r1时,中控单元不对所述最大使用时长进行修正并锁定所述印章收纳单元,使用者无法取出印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备案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中还设有预设事务级别矩阵E0和预设事务修正系数矩阵β0;对于所述预设事务级别矩阵E0,E0(E1,E2,E3,E4),其中,E1为用于办理系统近距离周边事务的第一预设事务级别,E2为用于办理系统周边中距离事务的第二预设事务级别,E3为用于办理系统周边远距离事务的第三预设事务级别,E4为用于办理系统周边超远距离的第四预设事务级别;对于所述预设事务修正系数
矩阵β0,β0(β1,β2,β3,β4),其中,β1为第一预设事务修正系数,β2为第二预设事务修正系数,β3为第三预设事务修正系数,β4为第四预设事务修正系数,β1<β2<1<β3<β4<1.5;当中控单元将Ri等级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调节至Ti

时,使用者输入使用盖印章的事务,中控单元判定输入事务的级别并根据判定结果对Ti

进行二次修正:当中控单元判定事务的级别为E1时,中控单元将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修正为Ti”,Ti”=Ti
’×
β1;当中控单元判定事务的级别为E2时,中控单元将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修正为Ti”,Ti”=Ti
’×
β2;当中控单元判定事务的级别为E3时,中控单元将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修正为Ti”,Ti”=Ti
’×
β3;当中控单元判定事务的级别为E4时,中控单元将印章的最大使用时长修正为Ti”,Ti”=Ti
’×
β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章备案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中还设有预设最大距离矩阵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最大距离,D2为第二预设最大距离,D3为第三预设最大距离,D4为第四预设最大距离,各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同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戈德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