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和增强抗生素的脒和脒类似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217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44
本文描述了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或者用于增强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感染中的效果的化合物和方法。方法。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和增强抗生素的脒和脒类似物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18年6月14日提交的第62/685,142号美国临时申请和2019年3月28日提交的第62/825,701号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以及它们在治疗由细菌引起的医学病症或者增强抗生素在治疗由细菌引起的医学病症中的效果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4]尽管抗生素在减少现代世界感染性疾病的影响方面取得了全面的成功,但它们的易获得性导致了过度使用,从而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抗生素耐药性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导致世界卫生组织将抗生素耐药性归类为“不再是对未来的预测的严重威胁(”(“抗微生物剂耐药性:2014年全球监测报告”,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4月)。抗生素耐药性与抗生素处方不当、剂量不当和剂量缺失有关。在美国,每年约有200万人感染抗生素耐药性细菌,约有23,000人因此死亡(“抗生素/抗微生物剂耐药性”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https://www.cdc.gov/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式IA、式IB或式IC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卤素、羟基、C1‑
C6烷氧基、C1‑
C6卤代烷氧基、C2‑
C6烷酰基、氰基、叠氮基、硝基、

COOH、

CONH2、

P(O)(OH)2、

N(R5)(R5’
)、

S(O)R5、

SO2R5、

SO3R5、

SO2N(R5)(R5’
)、

OSO2R5、

N(R5’
)SO2R5、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脂族基、硫醇、C1‑
C6烷基硫醇和(C1‑
C6卤代烷基)硫醇;Z1和Z2独立地选自O、S、N(R5)和C=O;R2和R2’
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氢、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1‑
C6卤代烷基和C1‑
C6脂族基;R3和R4独立地选自卤素、

S(O)R5、

SO2R5、

SO3R5、

SO2N(R5)(R5’
)、

OSO2R5、

N(R5’
)SO2R5、C1‑
C6烷基和C1‑
C6烷氧基;R5和R5’
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氢、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1‑
C6卤代烷基和C1‑
C6脂族基;R
A
和R
B
独立地选自氢和C1‑
C6烷基;以及m、n和o独立地选自1、2、3和4。2.一种式I

的化合物: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10
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羟基、C1‑
C6烷氧基、C1‑
C6卤代烷氧基、C1‑
C6烷酰基、氰基、叠氮基、硝基、

COOH、

CONH2、

P(O)(OH)2、

N(R5)(R5’
)、

S(O)R5、

SO2R5、

SO3R5、

SO2N(R5)(R5’
)、

OSO2R5、

N(R5’
)SO2R5、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脂族基、硫醇、C1‑
C6烷基硫醇和(C1‑
C6卤代烷基)硫醇;Z1和Z2独立地选自O、S、N(R5)和C=O;R2和R2’
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氢、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1‑
C6卤代烷基和C1‑
C6脂族基;R5和R5’
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氢、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1‑
C6卤代烷基和C1‑
C6脂族基;R6和R7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C1‑
C6烷氧基、C1‑
C6卤代烷氧基、C1‑
C6烷酰基、氰基、叠氮基、硝基、

COOH、

CONH2、

P(O)(OH)2、

N(R5)(R5’
)、

S(O)R5、

SO2R5、

SO3R5、

SO2N(R5)(R5’
)、

OSO2R5、

N(R5’
)SO2R5、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脂族基、硫醇、C1‑
C6烷基硫醇和(C1‑
C6卤代烷基)硫醇;R
A
和R
B
独立地选自氢和C1‑
C6烷基;m、n和o独立地选自1、2、3和4;以及p和r独立地选自1、2、3和4。3.一种式I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卤素、羟基、C1‑
C6烷氧基、C1‑
C6卤代烷氧基、C2‑
C6烷酰基、氰基、叠氮基、硝基、

COOH、

CONH2、

P(O)(OH)2、

N(R5)(R5’
)、

S(O)R5、

SO2R5、

SO3R5、

SO2N(R5)(R5’
)、

OSO2R5、

N(R5’
)SO2R5、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脂族基、硫醇、C1‑
C6烷基硫醇和(C1‑
C6卤代烷基)硫醇;Z1和Z2独立地选自O、S、N(R5)和C=O;R2和R2’
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氢、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1‑
C6卤代烷基和C1‑
C6脂族基;R5和R5’
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氢、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1‑
C6卤代烷基和C1‑
C6脂族基;R
A
和R
B
独立地选自氢和C1‑
C6烷基;R6和R7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C1‑
C6烷氧基、C1‑
C6卤代烷氧基、C1‑
C6烷酰基、氰基、叠氮基、硝基、

COOH、

CONH2、

P(O)(OH)2、

N(R5)(R5’
)、

S(O)R5、

SO2R5、

SO3R5、

SO2N(R5)(R5’
)、

OSO2R5、

N(R5’
)SO2R5、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
C1‑
C6卤代烷基、C1‑
C6脂族基、硫醇、C1‑
C6烷基硫醇和(C1‑
C6卤代烷基)硫醇;其中R6和R7中的至少一者不为氢;m和n独立地选自1、2、3和4;p和r独立地选自1、2、3和4;以及q为0、1、2、3或4;其中如果q为0,则p为1且R6为氢。4.一种式II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卤素、羟基、C1‑
C6烷氧基、C1‑
C6卤代烷氧基、C2‑
C6烷酰基、氰基、叠氮基、硝基、

COOH、

CONH2、

P(O)(OH)2、

N(R5)(R5’
)、

S(O)R5、

SO2R5、

SO3R5、

SO2N(R5)(R5’
)、

OSO2R5、

N(R5’
)SO2R5、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脂族基、硫醇、C1‑
C6烷基硫醇和(C1‑
C6卤代烷基)硫醇;Z1和Z2独立地选自O、S、N(R5)和C=O;R2和R2’
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氢、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1‑
C6卤代烷基和C1‑
C6脂族基;R5和R5’
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氢、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1‑
C6卤代烷基和C1‑
C6脂族基;R
A
和R
B
独立地选自氢和C1‑
C6烷基;m和n独立地选自1、2、3和4;R6和R7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C1‑
C6烷氧基、C1‑
C6卤代烷氧基、C1‑
C6烷酰基、氰基、叠氮基、硝基、

COOH、

CONH2、

P(O)(OH)2、

N(R5)(R5’
)、

S(O)R5、

SO2R5、

SO3R5、

SO2N(R5)(R5’
)、

OSO2R5、

N(R5’
)SO2R5、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脂族基、硫醇、C1‑
C6烷基硫醇和(C1‑
C6卤代烷基)硫醇;p和r独立地选自1、2、3和4;q为0、1、2、3或4;以及s为1或2。5.一种式IV的化合物: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卤素、羟基、C1‑
C6烷氧基、C1‑
C6卤代烷氧基、C2‑
C6烷酰基、氰基、叠氮基、硝基、

COOH、

CONH2、

P(O)(OH)2、

N(R5)(R5’
)、

S(O)R5、

SO2R5、

SO3R5、

SO2N(R5)(R5’
)、

OSO2R5、

N(R5’
)SO2R5、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脂族基、硫醇、C1‑
C6烷基硫醇和(C1‑
C6卤代烷基)硫醇;Z1和Z2独立地选自O、S、N(R5)和C=O;R2和R2’
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氢、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1‑
C6卤代烷基和C1‑
C6脂族基;R5和R5’
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氢、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1‑
C6卤代烷基和C1‑
C6脂族基;R
A
和R
B
独立地选自氢和C1‑
C6烷基;m和n独立地选自1、2、3和4;p和r独立地选自1、2、3和4;q为0、1、2、3或4;R6和R7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C1‑
C6烷氧基、C1‑
C6卤代烷氧基、C1‑
C6烷酰基、氰基、叠氮基、硝基、

COOH、

CONH2、

P(O)(OH)2、

N(R5)(R5’
)、

S(O)R5、

SO2R5、

SO3R5、

SO2N(R5)(R5’
)、

OSO2R5、

N(R5’
)SO2R5、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2‑
C6烯基、C2‑
C6炔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脂族基、硫醇、C1‑
C6烷基硫醇和(C1‑
C6卤代烷基)硫醇;其中如果q为0,则R6和R7中的至少一者不为氢;以及s和t独立地选自1和2。6.一种式V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在每一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卤素、羟基、C1‑
C6烷氧基、C1‑
C6卤代烷氧基、C2‑
C6烷酰基、氰基、叠氮基、硝基、

COOH、

CONH2、

P(O)(OH)2、

N(R5)(R5’
)、

S(O)R5、

SO2R5、

SO3R5、

SO2N(R5)(R5’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和D
申请(专利权)人:乔治亚州大学研究基金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