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197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削减光源的数量且可谋求亮度不均的抑制以及薄型化的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照明装置(12)具备:呈列排列的多个光源(13);导光板(15),其以覆盖多个光源(13)的方式配置,其中,多个光源(13)侧的板面的至少一部分为供从多个光源(13)发出的光入射的入光面(15A),与入光面(15A)相反侧的板面为射出光的出光面(15B);以及光扩散部(25),其在出光面(15B)上沿着多个光源(13)的排列方向延伸且至少一部分与多个光源(13)重叠设置,其中,所述光扩散部(25)对存在于导光板(15)内的光赋予扩散作用,使得存在于导光板(15)内的光指向从出光面(15B)的法线方向观察时与排列方向交叉且远离多个光源(13)的朝向。向交叉且远离多个光源(13)的朝向。向交叉且远离多个光源(13)的朝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0001]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用的背光源的一个示例,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背光源。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背光源所具备有导光板具备:凹部,其设置于与射出光的出光面的相反侧;第一方向变更部,其与设置于出光面的相反侧的发光元件相比处于朝向出光面的方向即上方且设置于凹部的内侧,并对发光元件的光的至少一部分的行进方向进行变更;以及第二方向变更部,其在发光元件的上方设置得比出光面靠上,并对发光元件的光的至少一部分的行进方向进行变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068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根据所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背光源,可促进导光板的薄型化,并且抑制导光板的亮度不均。然而,为了谋求背光源的进一步的薄型化、亮度不均的进一步的抑制,需要进一步增多发光元件的设置数量,存在有产生成本增加等问题的可能性。此外,第二方向变更部通过追加与导光板不同的材料来形成且产生光的吸收等,因此还存在有光的利用效率较差这样的问题。
[0005]本申请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是基于所述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削减光源的数量且谋求亮度不均的抑制以及薄型化。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6](1)与本申请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相关的照明装置,具备:呈列排列的多个光源;导光板,其以覆盖所述多个光源的方式配置,且所述多个光源侧的板面的至少一部分被设为供从所述多个光源发出的光入射的入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反侧的板面被设为射出光的出光面;以及光扩散部,其在所述出光面上沿着所述多个光源的排列方向延伸且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多个光源重叠设置,且所述光扩散部对存在于所述导光板内的光赋予扩散作用,使得存在于所述导光板内的光指向从所述出光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且远离所述多个光源的朝向。
[0007](2)此外,所述照明装置也可以在所述(1)的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扩散部通过使所述出光面凹入来形成,并且在周面上包含以与所述出光面成钝角的方式倾斜的出光倾斜面。
[0008](3)此外,所述照明装置也可以在所述(2)的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扩散部在周面上包含与所述出光倾斜面中的底侧的端部相连的底面,所述光扩散部具备光扩散棱镜部,
所述光扩散棱镜部由多个光扩散单位棱镜构成,所述多个光扩散单位棱镜在所述光扩散部的所述底面上沿着所述排列方向延伸并在从所述出光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沿着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设置。
[0009](4)此外,所述照明装置也可以在所述(3)的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扩散棱镜部构成为,所述光扩散单位棱镜的顶角为45
°
以上且115
°
以下的范围。
[0010](5)此外,所述照明装置也可以在所述(1)至所述(4)的任意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导光板中的所述多个光源侧的板面设置有光源收容凹部,所述光源收容凹部沿着所述排列方向延伸并对所述多个光源进行收容,所述入光面由所述光源收容凹部的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构成。
[0011](6)此外,所述照明装置也可以在所述(5)的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源收容凹部通过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多个光源的至少一部分抵接,从而能够在从所述出光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多个光源对所述导光板进行定位,所述光扩散部被配置为,在所述交叉方向上和与所述光源收容凹部的周面的一部分抵接的所述多个光源同心。
[0012](7)此外,所述照明装置也可以在所述(5)或所述(6)的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多个光源分别具有形成为沿着所述导光板的板厚方向的面并发光的发光侧面,在所述光源收容凹部的周面包含入光倾斜面,所述入光倾斜面以在所述板厚方向上随着接近所述出光面而使所述光源收容凹部成为窄幅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板厚方向倾斜并且呈与所述发光侧面对置状并构成所述入光面。
[0013](8)此外,所述照明装置也可以在所述(7)的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多个光源分别具有发光顶面,所述发光顶面在所述板厚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发光侧面而位于所述出光面侧并形成为与所述发光侧面交叉的面且发光,所述光源收容凹部在周面上包含呈与所述发光顶面对置状并构成所述入光面的入光顶面,所述光源收容凹部具备入光棱镜部,所述入光棱镜部由多个入光单位棱镜构成,所述多个入光单位棱镜在所述光源收容凹部的所述入光顶面上沿着所述排列方向延伸并在从所述出光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沿着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设置。
[0014](9)此外,所述照明装置也可以在所述(8)的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入光棱镜部构成为,所述入光单位棱镜的顶角为75
°
以上且85
°
以下的范围。
[0015](10)此外,所述照明装置也可以在所述(1)至所述(9)的任意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光板具备第一出光棱镜部,所述第一出光棱镜部由多个第一出光单位棱镜构成,所述多个第一出光单位棱镜被配置为,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出光面上与所述光扩散部不重叠并沿着所述排列方向延伸,并且在从所述出光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沿着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设置。
[0016](11)此外,所述照明装置也可以在所述(10)的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出光棱镜部中,使多个所述第一出光单位棱镜的排列间隔比所述第一出光单位棱镜的宽度尺寸大,并且所述第一出光单位棱镜通过使所述出光面凹入来形成。
[0017](12)此外,所述照明装置也可以在所述(10)或所述(11)的方案的基础上,具备第二出光透镜部,所述第二出光透镜部由多个第二出光单位透镜构成,所述多个第二出光单位透镜被配置为,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出光面上与所述光扩散部不重叠并在从所述出光面
的法线方向观察时沿着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沿着所述排列方向排列设置。
[0018](13)此外,所述照明装置也可以在所述(12)的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出光棱镜部中,所述第一出光单位棱镜通过使所述出光面凹入来形成,在所述第二出光透镜部中,所述第二出光单位透镜通过使所述出光面凹入来形成且所述第二出光单位透镜的深度比所述第一出光单位棱镜浅。
[0019](14)此外,所述照明装置也可以在所述(12)或所述(13)的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出光透镜部构成为,所述第二出光单位透镜由第二出光单位棱镜构成,所述第二出光单位棱镜的顶角为75
°
以上且90
°
以下的范围。
[0020](15)与本申请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相关的显示装置具备:所述(1)至所述(14)的任一方案所记载的照明装置;以及显示面板,其利用来自所述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专利技术效果
[0021]根据本申请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能够削减光源的数量且谋求亮度不均的抑制以及薄型化。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沿着X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呈列排列的多个光源;导光板,其以覆盖所述多个光源的方式配置,且所述多个光源侧的板面的至少一部分被设为供从所述多个光源发出的光入射的入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反侧的板面被设为射出光的出光面;以及光扩散部,其在所述出光面上沿着所述多个光源的排列方向延伸且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多个光源重叠设置,且所述光扩散部对存在于所述导光板内的光赋予扩散作用,使得存在于所述导光板内的光指向从所述出光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且远离所述多个光源的朝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部通过使所述出光面凹入来形成,并且在周面上包含以与所述出光面成钝角的方式倾斜的出光倾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部在周面上包含与所述出光倾斜面中的底侧的端部相连的底面,所述光扩散部具备光扩散棱镜部,所述光扩散棱镜部由多个光扩散单位棱镜构成,所述多个光扩散单位棱镜在所述光扩散部的所述底面上沿着所述排列方向延伸并在从所述出光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沿着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棱镜部构成为,所述光扩散单位棱镜的顶角为45
°
以上且115
°
以下的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板中的所述多个光源侧的板面设置有光源收容凹部,所述光源收容凹部沿着所述排列方向延伸并收容所述多个光源,所述入光面由所述光源收容凹部的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收容凹部通过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多个光源的至少一部分抵接,从而能够在从所述出光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多个光源对所述导光板进行定位,所述光扩散部被配置为,在所述交叉方向上同心于与所述光源收容凹部的周面的一部分抵接的所述多个光源。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源分别发光侧面,所述发光侧面形成为沿着所述导光板的板厚方向的面并发光,在所述光源收容凹部的周面包含入光倾斜面,所述入光倾斜面以在所述板厚方向上随着接近所述出光面而使所述光源收容凹部成为窄幅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板厚方向倾斜并且与所述发光侧面呈对置状并构成所述入光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八木秀悟增田岳志坪冈贤神林裕一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