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接口电源适配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196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接口电源适配器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源电路,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源电路与外部电源连接,用于将外部电压转换为所述充电电压;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源电路连接,用于将所述充电电压提供给外部设备;解码电路,所述解码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外部设备是否连接并产生对应提示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接口电源适配器电路,通过同时连接多台外部设备,并且实时获取连接的外部设备状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源适配器电路同时连接多台设备时无法获取器连接状态的问题,实现了同时连接多台外部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接口电源适配器电路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适配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接口电源适配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电源适配器(Poweradapter)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电源变压器和整流电路组成,按其输出类型可分为交流输出型和直流输出型;按连接方式可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广泛配套于电话子母机、游戏机、语言复读机、随身听、笔记本电脑、蜂窝电话等设备中,在使用过程中也需用户根据参数要求进行操作,防止出现事故。
[0003]随着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原有的车载充电器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各种手持终端设备的使用,现如今的电源适配器更是赋予了手机及平板电脑外置充电功能,让人们出行更加舒适便捷,现如今的车载充电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适配器散热方面,USB适配器通用性方面,适配器尺寸方面,让其在满足生活要求的前提下,更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接口电源适配器电路,实现了同时连接多台外部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接口电源适配器电路,包括:
[0006]一个或多个电源电路,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源电路与外部电源连接,用于将外部电压转换为所述充电电压;
[0007]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源电路连接,用于将所述充电电压提供给外部设备;
[0008]解码电路,所述解码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外部设备是否连接并产生对应提示信号。
[0009]可选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源电路包括:端子CON1、电容C1'、电容C3'、电容C4'、芯片U1'、电阻R1'、电感L1'、电阻R5'、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6'、电容C7'、电容C8'和电容C2',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端子CON1的第1引脚,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端子CON1的第1引脚,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IN,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1引脚,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7引脚,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8引脚,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6引脚,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
第6引脚,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OUT,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OUT,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
[0010]可选的,所述主控电路包括:芯片U4、电容C9、电阻R7、电阻R44、电阻R45和电容C18,所述电容C9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9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到电压输入端VCC,所述电阻R4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所述电阻R45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18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44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4的第24引脚,所述电阻R44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45的第二端。
[0011]可选的,所述解码电路包括:芯片U1、电感L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容C4、电容C5、晶振Y1、电容C6和电容C7,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到信号输入端ANT1,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晶振Y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晶振Y1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压输入端VCC,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19引脚,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
[0012]可选的,还包括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用于产生报警信号,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电容C14、蜂鸣器SP1、电容C15、电容C16、电阻R25、MOS管Q3和接口J1,所述电容C14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BAT1,所述电容C1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蜂鸣器SP1的第2引脚,所述电容C1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6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蜂鸣器SP1的第1引脚,所述电容C1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2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主控电路,所述电阻R25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MOS管Q3漏极,所述MOS管Q3栅极接地,所述MOS管Q3基级连接到所述接口J1的第5引脚。
[0013]可选的,还包括电池电路,所述电池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用于提供电池电压,所述电池电路包括:电池JP2、电阻R11、芯片U3、电阻R13、电容C11、电阻R86、MOS管Q2、电阻R9、电阻R10、MOS管Q1和电阻R8,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池JP2,所述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3的第3引脚,所述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3的第5引脚,所述电阻R1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3的第3引脚,所述电容C1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86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池JP2,所述电阻R8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MOS管Q1的基级,所述MOS管Q1的栅极接地,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连接到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
[0014]可选的,还包括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用于将稳定并调节所述充电电压,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电容C8、芯片U2、电容C10、电阻R166、电容E1、开关SW1、电阻R12、电容C12、电容C13、电阻R16、电阻R15、电阻R17、电容E2、二极管D4、二极管D66、电阻F1和电阻F2,所述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2引脚,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0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2的第3引脚,所述电容C10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166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6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E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E1
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SW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66的第二端,所述开关SW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2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接口电源适配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源电路,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源电路与外部电源连接,用于将外部电压转换为充电电压;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源电路连接,用于将所述充电电压提供给外部设备;解码电路,所述解码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外部设备是否连接并产生对应提示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接口电源适配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电源电路包括:端子CON1、电容C1'、电容C3'、电容C4'、芯片U1'、电阻R1'、电感L1'、电阻R5'、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6'、电容C7'、电容C8'和电容C2',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端子CON1的第1引脚,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端子CON1的第1引脚,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压输入端VCC_IN,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1引脚,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2引脚,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7引脚,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8引脚,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6引脚,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6引脚,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压输入端VCC_OUT,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_OUT,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接口电源适配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包括:芯片U4、电容C9、电阻R7、电阻R44、电阻R45和电容C18,所述电容C9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9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到电压输入端VCC,所述电阻R4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电压输入端VCC,所述电阻R45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18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44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4的第24引脚,所述电阻R44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45的第二端。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接口电源适配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电路包括:芯片U1、电感L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容C4、电容C5、晶振Y1、电容C6和电容C7,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到信号输入端ANT1,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13引脚,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晶振Y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晶振Y1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压输入端VCC,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芯片U1的第19引脚,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接口电源适配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用于产生报警信号,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电容C14、蜂鸣器
SP1、电容C15、电容C16、电阻R25、MOS管Q3和接口J1,所述电容C14的第一端连接到电压输入端VBAT1,所述电容C1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蜂鸣器SP1的第2引脚,所述电容C1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C16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蜂鸣器SP1的第1引脚,所述电容C1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25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主控电路,所述电阻R25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MOS管Q3漏极,所述MOS管Q3栅极接地,所述MOS管Q3基级连接到所述接口J1的第5引脚。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接口电源适配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电路,所述电池电路与所述主控电路连接,用于提供电池电压,所述电池电路包括:电池J...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海峰陈桃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峰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