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自然冷能的贮藏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1913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自然冷能的贮藏库,属于农产品贮藏技术领域。解决的是贮藏的农作物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贮藏成本高的问题。包括换气扇、通风口、贮冰室保温门、贮藏室保温门、贮冰室、贮藏间和保温风门,贮藏间设置在贮冰室内且贮藏间的三面被贮冰室包围,贮藏间的隔断上设置有换气扇,贮冰室的后侧隔断上设置有通风口,贮冰室的前侧隔断安装有贮冰室保温门,贮藏间的隔断上安装有贮藏室保温门。利用制冰蓄冷的方式,低成本制备冰体,突破现有制冰方式冰体易于胀裂容器的技术缺陷,增大了单位占地面积的制冰量;新型库体结构有效提高自然冷能利用效率,降低建设与贮藏成本,降低了农作物贮藏损失率,更高效的利用自然冷能,兼顾管理维护。兼顾管理维护。兼顾管理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自然冷能的贮藏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然冷能的贮藏库,属于农产品贮藏


技术介绍

[0002]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将自然冷能应用于农产品贮藏领域,利用热管换热技术建设蔬菜、水果贮藏库,由于其建设难度及成本较高,推广难度较大,利用其贮藏低附加值的马铃薯经济性较差。至21世纪初,自然冷能贮藏库研究逐渐取得进展,贮冰蓄冷与制冰蓄冷研究逐渐深入。
[0003]马铃薯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主粮作物。在全球粮食安全战略中担当重要角色。我国马铃薯因贮藏不当损失率在10%~15%,因此改善贮藏条件和方式,提高贮藏质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常用的贮藏方式主要是窖存、自然通风贮藏库和机械恒温贮藏库,前两种方式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大,温湿度不易控制,最后一种投资成本较高,设备复杂,管理技术要求高,不适合大面积推广。
[0004]少数自然冷能冷库,在应用热管情况下,受限于其高昂造价和不易控制的使用效率等因素,大范围推广应用还存在较大问题;在应用贮冰蓄冷的方式存在冰源及冰体运输等因素限制,推广受限;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自然冷能的贮藏库,包括换气扇、通风口、贮冰室保温门(9)、贮藏室保温门(10)、贮冰室(11)、贮藏间(12)和保温风门(13),贮藏间(12)设置在贮冰室(11)内且贮藏间(12)的三面被贮冰室(11)包围,贮藏间(12)的隔断上设置有换气扇,贮冰室(11)的后侧隔断上设置有通风口,贮冰室(11)的前侧隔断安装有贮冰室保温门(9),贮藏间(12)的隔断上安装有贮藏室保温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自然冷能的贮藏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扇包括第一换气扇(1)、第二换气扇(2)、第三换气扇(3)、第四换气扇(4)、第五换气扇(5)和第六换气扇(6),第一换气扇(1)、第二换气扇(2)、第三换气扇(3)和第四换气扇(4)用于实现贮冰室(11)和贮藏间(12)之间的气体交换,第五换气扇(5)和第六换气扇(6)用于实现贮藏间(12)与外界产生换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自然冷能的贮藏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气扇(1)和第四换气扇(4)为排气换气扇,第二换气扇(2)和第三换气扇(3)为进气换气扇,第一换气扇(1)和第四换气扇(4)设置贮藏间(12)对称的隔断上且第一换气扇(1)和第四换气扇(4)对称设置,第二换气扇(2)和第三换气扇(3)设置在贮藏间(12)对称的隔断上;第五换气扇(5)为进气换气扇,第六换气扇(6)为排气换气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自然冷能的贮藏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扇包括第一换气扇(1)、第二换气扇(2)、第三换气扇(3)、第四换气扇(4)、第五换气扇(5)和第六换气扇(6)处均设置有保温风门(13)。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一种利用自然冷能的贮藏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贮冰室保温门(9)的数量为两个,贮冰室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大明任洪忱金德海张明慧闫景凤邢占强谭增鑫李金拾王楠王春华韩休海宋炜于磊杜川东李菁尹园赵忠良张宝奎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