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187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提升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部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啮合连接有蜗杆且蜗杆两端均转动连接在机箱左右两侧内壁上,所述蜗杆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底端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内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顶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三锥齿轮内部中心处,所述第三锥齿轮上端均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内部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交流电机带动齿条板的上升与下降从而实现对载物板上的材料的提升,大大增加了稳定性与安全性,值得大力推广。值得大力推广。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提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提升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在对材料的运输过程中常用到提升装置,在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普遍都是采用滑轮与钢丝绳的结合使用对所需转移的材料进行提升或下降。
[0003]在现阶段建筑施工用的提升装置中,基本上都是采用滑轮与钢丝绳的结合使用对所需转移的材料进行提升或下降,安全性极低,易发生因钢丝绳断开造成的安全事故,同时工作效率较低、机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提升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提升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部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啮合连接有蜗杆且蜗杆两端均转动连接在机箱左右两侧内壁上,所述蜗杆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底端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内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顶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三锥齿轮内部中心处,所述第三锥齿轮上端均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内部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中部均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均啮合连接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内部均设置有滑槽。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第一连接杆底端均转动连接在机箱内部底端。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br/>[0009]所述第二连接杆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机箱前后两端内壁上。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机箱顶端左右两侧与齿条板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开口。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齿条板内侧分别固定连接在载物板左右两端且载物板设置在机箱外部顶端。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滑槽内部均设置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底端均固定连接在机箱内部底端。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机箱底端四角均设置有滚轮。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中,首先通过交流电机带动传动齿轮的转动,在在固定杆的作用下使传动齿轮带动齿条板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从而带动载物板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实现对载
物板上的材料进行提升,相对于传统方式中用钢丝绳实现提升,该装置大大提高了安全性,避免了因钢丝绳断开造成的安全事故,同时在交流电机的转动下实现快速稳定的上升与下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通过机箱底部的滚轮实现了箱体的机动性,便于转移与运输,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提升装置的剖面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提升装置中第二连接杆的侧视图。
[0022]图例说明:
[0023]1、机箱;2、交流电机;3、蜗轮;4、蜗杆;5、第一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7、第一连接杆;8、第三锥齿轮;9、第四锥齿轮;10、第二连接杆; 11、传动齿轮;12、齿条板;13、滑槽;14、载物板;15、固定杆;16、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参照图1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施工用提升装置,包括机箱1,机箱1内部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交流电机2,交流电机2通过自身的正转与反转的特性实现传动齿轮11的正转与反转从而带动齿条板12的上升与下降,交流电机2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蜗轮3,交流电机2带动蜗轮3的转动,蜗轮3啮合连接有蜗杆4且蜗杆4两端均转动连接在机箱1左右两侧内壁上,蜗轮3带动蜗杆4的转动,蜗杆4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锥齿轮5,蜗杆4带动第一锥齿轮5的转动,第一锥齿轮5底端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第一锥齿轮5带动第二锥齿轮6的转动,第二锥齿轮6内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第二锥齿轮6带动第一连接杆7的转动,第一连接杆 7顶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三锥齿轮8内部中心处,第一连接杆7带动第三锥齿轮 8的转动,第三锥齿轮8上端均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9,第三锥齿轮8带动第四锥齿轮9的转动,第四锥齿轮9内部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0,第四锥齿轮9带动第二连接杆10的转动,第二连接杆10中部均设置有传动齿轮11,第二连接杆10带动传动齿轮11的转动,传动齿轮11均啮合连接有齿条板12,传动齿轮11带动齿条板12在垂直方向上
的移动,齿条板12内部均设置有滑槽13,滑槽13使齿条板12实现在固定杆15上的滑动。
[0027]第一连接杆7底端均转动连接在机箱1内部底端,从而实现了第一连接杆7的正常转动,第二连接杆10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机箱1前后两端内壁上,从而保证了第二连接杆10的正常转动,机箱1顶端左右两侧与齿条板 12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开口,机箱1顶端两侧的开口实现了齿条板12正常上升与下降,齿条板12内侧分别固定连接在载物板14左右两端且载物板14设置在机箱1外部顶端,载物板14对所需提升的材料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在齿条板12的作用下带动载物板14上的材料进行上升或下降,滑槽13内部均设置有固定杆15且固定杆15底端均固定连接在机箱1内部底端,固定杆15起到固定齿条板12的作用,同时通过与滑槽13的滑动连接保证了齿条板12的正常上升与下降,机箱1底端四角均设置有滚轮16,滚轮16大大增加了机箱1 转移或运输过程中的机动性。
[0028]工作原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所需转移的材料进行提升时,首先通过机箱1内部的交流电机2带动蜗轮3的转动,蜗轮3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提升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部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交流电机(2),所述交流电机(2)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蜗轮(3),所述蜗轮(3)啮合连接有蜗杆(4)且蜗杆(4)两端均转动连接在机箱(1)左右两侧内壁上,所述蜗杆(4)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锥齿轮(5),所述第一锥齿轮(5)底端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所述第二锥齿轮(6)内部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第一连接杆(7)顶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三锥齿轮(8)内部中心处,所述第三锥齿轮(8)上端均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9),所述第四锥齿轮(9)内部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0),所述第二连接杆(10)中部均设置有传动齿轮(11),所述传动齿轮(11)均啮合连接有齿条板(12),所述齿条板(12)内部均设置有滑槽(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提升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阳李秀芳申海洋荀慧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