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智能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1832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24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智能监控装置,属于架空线路检测领域,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方设有风轮,风轮固定安装于转轴上,转轴通过轴承座连接安装板,转轴上固定安装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另一侧设有第三齿轮,安装板的上方设有与转轴垂直的条形板,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转动安装于条形板上。本装置巧妙利用气动结构实现激光雷达的调整,耗能极少,且利用风力发电机和蓄电池配合储备供给激光雷达工作所需电能,更为环保,无需从架空线路上引线供电,与架空线路完全分隔,既能够降低维检难度,又能够降低架空线路故障时的原因排除数量;合理选用小功率的风力发电机,投入成本也很低。投入成本也很低。投入成本也很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智能监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架空线路检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智能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高压输电线路来说,其线路距离一般都是非常长,且通过地区的地理环境比较复杂,针对这一特性,人们已经开始利用三维激光雷达测量技术以及三维逆向建模技术,采集高压输电线路的真实基础地理信息与线路形态信息,建立三维可视化智能监控平台,但在调整激光雷达的朝向上,还有待提升,利用智能化操作调整其朝向,设备的投入成本较高,所耗能源较多,电气化设备的电能来源往往采用从高压输电线路引线的方式,一方面可能会对电力输送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故障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智能监控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智能监控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方设有风轮,风轮固定安装于转轴上,转轴通过轴承座连接安装板,转轴上固定安装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智能监控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上方设有风轮(2),风轮(2)固定安装于转轴上,转轴通过轴承座连接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转轴上固定安装第一齿轮(3),第一齿轮(3)的一侧设有第二齿轮(4),第一齿轮(3)的另一侧设有第三齿轮(5),安装板(1)的上方设有与转轴垂直的条形板(6),第二齿轮(4)和第三齿轮(5)均转动安装于条形板(6)上,条形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气缸(7)的活动端,气缸(7)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的上方,第二齿轮(4)的偏心处铰接连杆(8)的一端,连杆(8)和条形板(6)分别位于第二齿轮(4)的前后两侧,连杆(8)的另一端铰接活动杆(9)的上端,活动杆(9)的下端连接充气装置,安装板(1)上开设竖向的第一通孔(10),活动杆(9)穿过第一通孔(10)且与之滑动配合,安装板(1)的下方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储气罐(13),充气装置用以向储气罐(13)内充气,储气罐(13)与气缸(7)通过第一气管(14)连接,第一气管(14)上设置双向泄压阀,储气罐(13)下方设有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的第二缸套(15),储气罐(13)与第二缸套(15)通过第二气管(16)连接,第二气管(16)上设置电动阀,第二缸套(15)内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二活塞(17),第二活塞(17)与第二缸套(15)远离第二气管(16)的一端内壁通过弹簧(18)连接,第二缸套(15)连接第二气管(16)的一端开设横向的第二通孔(19),第二缸套(15)靠近第二通孔(19)处设有排气阀,第二通孔(19)内穿过与之滑动配合的调节杆(20),调节杆(20)的内端与第二活塞(17)固定连接,调节杆(20)上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数个棘爪(21)的一端,安装板(1)的底面通过阻尼轴承连接竖轴(22)的上端,竖轴(22)的下端固定安装激光雷达(23),竖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宏孙双春刘喜军戴吉勇喻萍李妍蕾孙建瑞孟宾侯仁鹏刘书圻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广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