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冷凝液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177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雾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冷凝液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雾化芯包括带进油孔和进气口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发热片,发热片与套筒间包裹有导油件,发热片内侧形成雾化腔;所述套筒内还设有接头,所述接头设于发热片下方,并通过正极线和负极线与发热片连接;所述接头与所述套筒之间还设有所述绝缘圈和油封;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发热片与所述接头之间的套筒上,所述进气口上方的套筒内壁与所述导油件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凝液会在进气口的气流带动下向上流动并吸附在导油件上,随着高温导油件中的冷凝液会再次雾化并被带出雾化芯;同时,所述接头与所述套筒之间通过绝缘圈和油封双重密封,进一步防止漏液或漏油。一步防止漏液或漏油。一步防止漏液或漏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冷凝液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雾化器
,特别涉及一种防冷凝液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雾化器由带油仓的吸嘴组件、雾化芯和电极组件组成,其中,雾化芯是雾化器的核心组件,主要用于将存储在雾化器内的烟油加热雾化并排出。现有雾化芯的内部结构部件主要由一个带发热电阻丝的内支架和外包导油件组合在一起,装入套筒内,并将底部密封,组成一个雾化芯。这些雾化芯成本较高、组装较为复杂、正负极引线没有做防止漏油的结构,冷凝液会顺着正负极引线流出,即降低用户体验,也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冷凝液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从而克服现有雾化器的雾化芯成本高、冷凝液容易外流的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冷凝液雾化芯,包括带进油孔和进气口的套筒、发热片、导油件、接头、油封和绝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设有所述发热片,所述发热片与所述套筒间包裹有所述导油件,所述发热片内侧形成雾化腔;所述套筒内还设有所述接头,所述接头设于所述发热片下方,并通过正极线和负极线与所述发热片连接;所述接头与所述套筒之间还设有所述绝缘圈和油封,所述绝缘圈设于所述油封上方;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发热片与所述接头之间的套筒上,所述进气口上方的套筒内壁与所述导油件接触。
[0005]所述接头通过所述绝缘圈和油封实现与套筒的密封固定,与常规的所述接头仅通过油封密封相比,所述绝缘圈既能将所述正极线和负极线分隔开,确保发热片的正常使用,还能提高雾化芯的密封性,防治漏液或漏油。所述进气口设置与所述发热片与所述接头之间,冷凝液聚集会储存在这个进气口的中间位置,但是冷凝液有张力,进气口会短时间内锁住冷凝液,当用户抽吸时,从气流从进气口进入,会带着冷凝液向上流动,上部有导油件,冷凝液会吸附在导油件上,随着高温会将冷凝液再次雾化并带出雾化芯。所述导油件可由棉花、多孔陶瓷等吸附性材料制成。
[0006]优选的,所述套筒内侧上下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直径、且大于所述雾化腔的直径;所述发热片和所述导油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即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接处形成台阶,所述导油件外侧放置于所述台阶上,所述导油件内侧悬空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上方。优选的,所述导油件悬空部分大于所述导油件放置于所述台阶上的部分。更有利于冷凝液的吸收。优选的,可以在所述台阶处设置凹槽,可用于存储溢出的烟油。
[0007]优选的,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下部;所述进油孔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中部或下部。气孔可在第二腔体内缓冲后再进入雾化腔。
[0008]优选的,所述进气口有2个以上,并沿所述套筒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进气口可设置成多个小孔,更有利于冷凝液的吸附。
[0009]优选的,所述发热片与所述接头之间的所述套筒外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装有O型圈,所述O型圈设于所述进气口上方。优选的,所述O型圈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上部。在与所述带油仓的吸嘴组件连接时,更有利于密封所述油仓。
[0010]优选的,所述发热片为环状,其横截面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
[0011]优选的,所述正极线和负极线的下端分别设于所述绝缘圈的内侧和外侧。所述负极线在安装时可根据绝缘件的形状弯折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中部和下部依次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接头本体顶端与所述第一凸台之间的所述套筒内侧设有安装凸台,所述套筒低端内侧设有安装凹槽;所述绝缘圈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台和安装凸台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绝缘圈设有与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安装凹槽相匹配的凹槽和凸起。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台上方的所述接头本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凸台下方的所述接头本体的直径。即所述绝缘圈与所述接头的接触面和所述油封与所述接头的接触面不在同一垂线上,接触面错开,更有利于密封。
[0013]本技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雾化器,包括带油仓的吸嘴组件、电极组件和上述的防冷凝液雾化芯,所述电极组件上部的壳体上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调气环,所述调气环上设有送气口,转动所述调节环,可调节通气口和送气口的连通面积,进而调节进气量的大小。
[0014]本技术的又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主机和上述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安装于所述主机上。
[00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在发热片与所述接头之间的套筒上设置进气口,且由多个小孔组成,雾化过程产生的冷凝液会聚集并储存在进气口的中间位置,但是冷凝液有张力,进气口会短时间内锁住它,当用户抽吸时,气流从进气口进入,会带着冷凝液向上流动,上部有导油件,冷凝液会吸附在导油件上,随着高温会将冷凝液再次雾化并带出雾化芯。
[0017]2、本技术的雾化芯由套筒、导油件、发热片、O型圈、绝缘圈、油封和接触组合形成,整个雾化芯只用到两个五金件,一个是套筒一个是接触,其他使用硅胶材质进行密封和绝缘,结构简单、成本低。
[0018]3、本技术雾化芯的接头通过所述绝缘圈和油封密封,与常规的所述接头仅通过油封密封相比,所述绝缘圈既能将所述正极线和负极线分隔开,确保发热片的正常使用,还能提高雾化芯的密封性,进一步防止漏液或漏油。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防冷凝液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防冷凝液雾化芯的剖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防冷凝液雾化芯的爆炸图。
[0022]图4是本技术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雾化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4]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5]1、吸嘴组件;11、壳体;111、通气口;12、调气环;121、送气口;
[0026]2、雾化芯;21、套筒;211、进油孔;212、进气口;213、第一腔体;214、第二腔体;215、安装凹槽;216-安装凸台;22、发热片;23、导油件;24、接头;241、接头本体;242、第一凸台;243、第二凸台;25、油封;26、绝缘圈;27、O型圈;28、正极线;29、负极线;
[0027]3、电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9]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0]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冷凝液雾化芯,包括带进油孔和进气口的套筒、发热片、导油件、接头、油封和绝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设有所述发热片,所述发热片与所述套筒间包裹有所述导油件,所述发热片内侧形成雾化腔;所述套筒内还设有所述接头,所述接头设于所述发热片下方,并通过正极线和负极线与所述发热片连接;所述接头与所述套筒之间还设有所述绝缘圈和油封,所述绝缘圈设于所述油封上方;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发热片与所述接头之间的套筒上,所述进气口上方的套筒内壁与所述导油件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冷凝液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侧上下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直径、且大于所述雾化腔的直径;所述发热片和所述导油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腔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冷凝液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下部;所述进油孔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中部或下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冷凝液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有2个以上,并沿所述套筒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冷凝液雾化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赵贯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