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隙式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174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19
一种环隙式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采用环隙式膜生物反应器,外筒内设置有内筒,内筒的侧面底端设置有狭缝,内筒和外筒之间的区域为缺氧单元,内筒内部的区域为好氧MBR单元;外筒的左侧设置进水管,右侧设置溢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形成一种环隙式自循环模式,在曝气驱动下,污水在好氧区与缺氧区形成的环隙结构中充分进行多级好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隙式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环隙式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相对于污水的集中处理,分散式污水处理主要是指将污水进行原位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我们平时所说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实就是集中式处理系统,将划定的排污范围内的污水收集后,通过管网系统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集中处理。集中处理方式中,市政管网的投资占到污水处理投资的60

70%,如果某个地区比较偏僻,且其产生的污水量比较小,将其污水也接入管网的话,管网部分投资可能过大,这时就可以对这部分污水进行单独的处理,相对于大规模的集中处理,这部分污水的处理就是分散式的处理。
[0003]我国农村水体污染普遍呈现出污水排放量小、排放分散、N、P等营养成分含量高、污水排放流量和有机负荷波动性大等特点。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几乎没有系统的收集和输送生活污水的管道,同时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操作管理能力较弱。常规集中式污水处理设备存在管网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运营成本高、运营维护难的缺点,不能适应居住分散的农村污水处理场所。这个时候分散式处理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另外旅游景区,别墅度假区,距离城市较远,且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也适合使用分散式的污水处理方式。
[0004]现有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主要有净化槽、人工湿地、自然曝气的生物膜法、生物氧化塘等。在水质水量稳定,专人运维的情况下,现有的处理方式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但结合分散式污水主要特点:1)污水的水质水量不稳定;2)难以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维护,运行维护难度大;3)剩余污泥处置成本较高。发现现有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有以下缺点: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维护;运行费用较高;出水水质难以实时检测,不能根据水质情况及时调整运行参数。这些缺点导致一些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不能长期稳定运行,甚至停运。
[0005]因此,开发具有投资低、操作管理要求低且稳定高效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占地面积小、使用寿命长、易安装维护、节能、处理效果稳定、可集成化和规模化生产的环隙式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隙式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环隙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结构为,外筒(2)内设置有内筒(7),内筒(7)的侧面底端设置有狭缝(9),内筒(7)和外筒(2)之间的区域为缺氧单元,内筒(7)内部的区域为好氧MBR单元;外筒(2)的左侧设置进水管(1),右侧设置溢水管(6);污水通过进水管(1)进入缺氧单元,然后通过内筒(7)底部的狭缝(9)进入好氧MBR单元,好氧MBR单元的污水经曝气后可溢流至外环的缺氧单元。整个过程可形成一种环隙式自循环模式。
[0008]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还设置有曝气系统,包括曝气盘(10)和曝气管(4)、止回阀、曝气风机、电动阀C、压力平衡管,具体为,内筒(7)的底部设置有6

12组曝气盘(10),曝气盘(10)通过内筒(7)底部开设的通孔与曝气管(4)对应密封连接;曝气管(4)数量与曝气盘(10)相等,与曝气盘(10)一一对应,多组曝气管(4)均设置止回阀,然后同时接入配气盘,配气盘连接曝气风机,配气盘额外连接电动阀C,电动阀C连接压力平衡管。
[0009]氧气在曝气风机的作用下通过配气盘进入好氧MBR单元底部的曝气盘(10),曝气风机设置为常开。配气盘另外由一个电动阀C连接一组压力平衡管。电动阀C的自动控制如下:间隔设定时长取样“溶解氧监测器数值”,与“预设溶解氧数值”进行比对,若取样值>预设值,阀门打开,反之阀门关闭。电动阀C与压力平衡管的作用是根据好氧MBR单元溶解氧数值反馈控制曝气量。溶解氧采样值超过预设值时,电动阀C打开,使曝气风机的部分风量通过压力平衡管排入大气,降低好氧MBR单元溶解氧含量。采样值小于预设值时电动阀C关闭,曝气风机送风全部进入MBR单元。
[0010]在曝气系统和环隙式结构的协同作用下,不需要使用回流泵即可实现自主回流,而常规系统通常需要最少设置一组回流泵来实现好氧区混合液向缺氧区的回流。
[0011]所述缺氧单元用于反硝化脱氮、降解COD,同时在聚磷菌作用下实现磷的释放。具体为,反硝化菌将硝态氮转化成氮气,兼氧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氮分解成氨氮,同时利用部分有机物和氨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降解部分COD,同时在聚磷菌作用下实现磷的释放。
[0012]所述的好氧MBR单元,正常情况下,曝气开启,进行好氧反应,硝化菌进行硝化反应,首先将氨态氮氧化成亚硝态氮和硝态氮,以利于后续进一步脱氮,聚磷菌在好氧状态下过量吸磷,实现磷的去除,同时好氧状态去除COD、BOD等有机物质。采用内筒底部开孔曝气方式。污泥在曝气作用下处于悬浮流化状态,不会沉积到好氧MBR单元底部。
[0013]内筒(7)内设置有膜组件(8),膜组件(8)上方设置有清水管(5);膜组件(8)用于固液分离;将活性污泥拦截在好氧MBR单元中,提高了活性污泥的利用率,显著降低出水悬浮固体含量。
[0014]内筒(7)的高度低于外筒(2),但高于进水管(1)设置的高度。
[0015]内筒(7)底部还设置有排空管(3);排空管(3)连接电磁阀,组成排空系统,电磁阀具有自控装置,可以在间隔设定时长启动,运行设定时长后停止。电磁阀安装于垂直方向,避免污泥淤积与大尺寸颗粒物堵塞。排空系统主要是为了避免好氧MBR单元中污泥浓度过高影响污染物去除效率,可定期通过排空系统进行排泥。另外,排空系统亦可在系统需要停运时进行系统内污水放空。
[0016]所述的内筒(7)和外筒(2)之间设置有焊接支架(11)。
[0017]所述的环隙式膜生物反应器,采用不锈钢或防腐碳钢板焊接制成,整个主体结构为圆筒形,外筒(2)上部分直径1300mm,高1540mm,距底部260mm为上宽下窄的圆柱体,上端直径同外筒(2),下端直径同底部直径,倾斜角60度,底部直径为1000mm;内筒(7)为一块直径1000mm的圆柱形隔板,好氧MBR单元直径为1000mm,缺氧单元和好氧MBR单元高度分别为1600mm和1500mm。在外筒(2)高为1400mm处架设进水管(1);在外筒(2)高1700mm处设置溢水管(6)。底部中央敷设排空管(3)。
[0018]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PLC控制柜进行控制,设有触屏显示,可以进行进水量、出水量、回流比、pH、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风机运行状态、反冲洗触发压力监测、液位监测
和设备运行状态的控制和调节。
[0019]所述的进水管(1)依次连接进水提升泵、球阀,组成进水单元,污水在进水提升泵的作用下通过进水管(1)进入缺氧单元,进水提升泵设有自控装置,可以在间隔设定时长启动,运行设定时长后停止。
[0020]所述的清水管(5)连接三通,三通分别连接反冲洗系统和出水单元,三通依次连接电动阀A、泄压阀、反冲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隙式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环隙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结构为,外筒(2)内设置有内筒(7),内筒(7)的侧面底端设置有狭缝(9),内筒(7)和外筒(2)之间的区域为缺氧单元,内筒(7)内部的区域为好氧MBR单元;外筒(2)的左侧设置进水管(1),右侧设置溢水管(6);污水通过进水管(1)进入缺氧单元,然后通过内筒(7)底部的狭缝(9)进入好氧MBR单元,好氧MBR单元的污水经曝气后可溢流至外环的缺氧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隙式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还设置有曝气系统,包括曝气盘(10)和曝气管(4)、止回阀、曝气风机、电动阀C、压力平衡管,具体为,内筒(7)的底部设置有6

12组曝气盘(10),曝气盘(10)通过内筒(7)底部开设的通孔与曝气管(4)对应密封连接;曝气管(4)数量与曝气盘(10)相等,与曝气盘(10)一一对应,多组曝气管(4)均设置止回阀,然后同时接入配气盘,配气盘连接曝气风机,配气盘额外连接电动阀C,电动阀C连接压力平衡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隙式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内筒(7)内设置有膜组件(8),膜组件(8)上方设置有清水管(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隙式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内筒(7)底部还设置有排空管(3);排空管(3)连接电磁阀,组成排空系统,电磁阀具有自控装置,可以在间隔设定时长启动,运行设定时长后停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隙式自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水管(5)连接三通,三通分别连接反冲洗系统和出水单元,三通依次连接电动阀A、泄压阀、反冲洗增压泵,组成反冲洗系统;三通依次连接电动阀B、压力变送器、出水增压泵,包括液位开关,组成出水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英关海钢杜敏洁郭一楷谈成英张睿婧葛劲松张璇邓得玲罗梦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生态环境规划和环保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