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呼吸功能训练的呼吸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156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呼吸功能训练的呼吸康复装置,包括第一导气管以及通过螺纹连接于第一导气管一侧的气嘴,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外缘面靠近气嘴一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滑动装置,且第一导气管外缘面的顶端配合滑动装置等距开设有多组气孔,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外缘面远离气嘴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气阀,且第一导气管远离气嘴的一端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导气管顶端的半圆形固定卡座,所述半圆形固定卡座内开设有滑槽。该装置设置用彩色风叶轮旋转速度的快慢作为检测装置,提供给病人一种视觉反馈,督促病人主动进行呼吸肌功能训练;该装置还可根据病人状态实时进行呼吸康复计划设计,灵活、可操作性强。可操作性强。可操作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呼吸功能训练的呼吸康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呼吸康复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呼吸功能训练的呼吸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呼吸衰竭是呼吸重症和重症医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问题。呼吸疾病已成为全球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与医疗问题。临床实践的发展不断证明了呼吸康复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有效性,在提高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呼吸康复尤为重要。
[0003]可现有技术中的呼吸康复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不能根据病人状态实时进行呼吸康复计划设计;2、传统的呼吸康复装置,病人可操作的主动性不强。本设计通过彩色风叶轮旋转速度检测病人呼吸肌力量,提供给病人一种视觉反馈,督促病人主动进行呼吸肌功能训练,进而掌握呼吸运动控制技巧,增加呼吸容量、改善胸廓及肺组织的顺应性,有利于炎症吸收及肺组织修复、放松辅助呼吸肌,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慢性呼吸疾病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以及提高利于健康行为的长期依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呼吸功能训练的呼吸康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呼吸功能训练的呼吸康复装置,包括第一导气管以及通过螺纹连接于第一导气管一侧的气嘴;
[0006]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外缘面靠近气嘴一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滑动装置,且第一导气管外缘面的顶端配合滑动装置等距开设有多组气孔,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外缘面远离气嘴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气阀,且第一导气管远离气嘴的一端设置有检测装置;
[0007]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导气管顶端的半圆形固定卡座,所述半圆形固定卡座内开设有供滑动块滑动设置的滑槽;
[0008]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外缘面一侧接通有第一导气管的气囊,所述气囊的外缘面远离第一导气管的一侧开设有供第二导气管接通的圆槽。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气管远离气囊一端的内缘面构造有内螺纹,且第二导气管远离气囊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过滤嘴,所述过滤嘴的内缘面远离第二导气管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过滤网。
[0010]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顶端远离气阀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矩形限位板,且半圆形固定卡座的顶端配合矩形限位板开设有供矩形限位板活动设置的限位槽,所述滑动块的顶端粘接设置有橡胶防滑垫,且滑动块的底端粘接设置有橡胶垫。
[0011]优选的,所述气囊两侧的中心均开设有供PC防护板固定设置的安装槽,且气囊的内缘面对称设置有多组十字支撑板。
[0012]优选的,多组所述十字支撑板相向面的中心均开设有供轴承固定设置的通槽,且
多组轴承之间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缘面居中设置有彩色风叶轮。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具有呼吸功能训练的呼吸康复装置,得益于检测装置的设置,病人对第一导气管内吹气,并吹动气囊内的彩色风叶轮旋转,这时就可通过彩色风叶轮旋转速度的快慢得知病人目前的呼吸功能状态;得益于滑动装置的设置,通过推动滑动块,使滑动块底端设置的橡胶垫覆盖气孔,橡胶垫覆盖的气孔数量越多则呼吸越困难,反之就越简单,可根据病人呼吸功能进行相应的康复计划设计,方便实用,灵活性高,便于病人掌握。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

A处结构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滑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图4中B

B处结构的剖视图。
[0019]图中:1第一导气管、101气嘴、2滑动装置、201气孔、3气阀、4检测装置、401第二导气管、5过滤嘴、501过滤网、6半圆形固定卡座、601滑动块、602矩形限位板、603橡胶垫、7气囊、701PC防护板、8十字支撑板、801轴承、9轴杆、901彩色风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技术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
[0022]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一种具有呼吸功能训练的呼吸康复装置,包括第一导气管1以及通过螺纹连接于第一导气管1一侧的气嘴101,通过螺纹连接的气嘴101方便拆卸,便于使用者对其清洗消毒或更换;
[0023]所述第一导气管1的外缘面靠近气嘴101一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滑动装置2,且第一导气管1外缘面的顶端配合滑动装置2等距开设有多组气孔201,所述第一导气管1的外缘面远离气嘴1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气阀3(气阀3选用的型号为D41H,具体使用时不限于此型号,使用者可视情况自行选配),且第一导气管1远离气嘴101的一端设置有检测装置4;
[0024]所述滑动装置2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导气管1顶端的半圆形固定卡座6,所述半圆形固定卡座6内开设有供滑动块601滑动设置的滑槽,所述滑动块601的顶端远离气阀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矩形限位板602,且半圆形固定卡座6的顶端配合矩形限位板602开设有供矩形限位板602活动设置的限位槽,所述滑动块601的顶端粘接设置有橡胶防滑垫,且滑动块601的底端粘接设置有橡胶垫603,通过推动滑动块601,使滑动块601底端设置的橡胶垫603覆盖气孔201,橡胶垫603覆盖的气孔201数量越多则呼吸越困难,反之就越简单,可根据病人呼吸功能进行相应的康复计划设计,灵活性高,方便病人使用。
[0025]所述检测装置4包括外缘面一侧接通有第一导气管1的气囊7,所述气囊7的外缘面远离第一导气管1的一侧开设有供第二导气管401接通的圆槽,所述气囊7两侧的中心均开设有供PC防护板701固定设置的安装槽,且气囊7的内缘面对称设置有多组十字支撑板8,多组所述十字支撑板8相向面的中心均开设有供轴承801固定设置的通槽,且多组轴承801之间连接有轴杆9,所述轴杆9的外缘面居中设置有彩色风叶轮901,病人对第一导气管1内吹气,并吹动气囊7内的彩色风叶轮901旋转,这时就可通过彩色风叶轮901旋转速度了解病人目前的呼吸功能。
[0026]具体的,所述第二导气管401远离气囊7一端的内缘面构造有内螺纹,且第二导气管401远离气囊7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过滤嘴5,所述过滤嘴5的内缘面远离第二导气管4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过滤网501,过滤网501可防止病人使用呼吸康复装置时,吸入异物,且通过螺纹连接的过滤网501方便拆卸,便于使用者对其清洗或更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呼吸功能训练的呼吸康复装置,包括第一导气管(1)以及通过螺纹连接于第一导气管(1)一侧的气嘴(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管(1)的外缘面靠近气嘴(101)一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滑动装置(2),且第一导气管(1)外缘面的顶端配合滑动装置(2)等距开设有多组气孔(201),所述第一导气管(1)的外缘面远离气嘴(1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气阀(3),且第一导气管(1)远离气嘴(101)的一端设置有检测装置(4);所述滑动装置(2)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导气管(1)顶端的半圆形固定卡座(6),所述半圆形固定卡座(6)内开设有供滑动块(601)滑动设置的滑槽;所述检测装置(4)包括外缘面一侧接通有第一导气管(1)的气囊(7),所述气囊(7)的外缘面远离第一导气管(1)的一侧开设有供第二导气管(401)接通的圆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呼吸功能训练的呼吸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气管(401)远离气囊(7)一端的内缘面构造有内螺纹,且第二导气管(401)远离气囊(7)的一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秀芹全爽陈盼鄢茵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