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护净化模块的挂壁式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137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59
一种便于维护净化模块的挂壁式空气净化器,其包括外壳,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入风口,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外壳内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前后两端贯穿外壳设置,外壳的前端覆盖有面板,外壳的后端覆盖有背板,空气净化模块及风机安装在该容置腔内,风机产生负压从入风口内吸取空气,空气经过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后,从出风口排出;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包括主框体,主框体前后呈开口设置,所述的主框体的端面设置有安装耳,安装耳承载于外壳的端面上,安装耳上设置有螺接孔,一固定螺丝穿过螺接孔与外壳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净化模块可整体从外壳内拆卸出来,从而方便用户对净化模块进行清洗,或是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更换。或是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更换。或是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维护净化模块的挂壁式空气净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具体是一种便于维护净化模块的挂壁式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
[0003]传统上的空气净化器通过风机使得空气进入空气净化器内部,空气穿过其内部的过滤材料如无纺布、滤纸、纤维等,从而将污染物从空气中分离出来,达到净化目的。但是这类空气净化器利用物理过滤、吸附进行清除尘埃,虽然咋一定程度上有效,但只是起到了污染物的转椅,并不能对病毒、微生物等造成的污染从根本上予以消除。因此部分厂家在空气净化器内增加安装了消毒灯,利用消毒灯的照射对病毒或微生物等进行杀除。消毒灯通常固定式螺接安装于空气进化器的顶部或是底部,从上而下或是从下而上地对空气进行消毒,安装结构简单。但是,由于紫外线灯管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定期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更换,但是现有的结构中,灯管的拆装非常麻烦,一般消费者不能自行更换,因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方便用户更换紫外线灯管的一种便于维护净化模块的挂壁式空气净化器。
[0005]本技术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便于维护净化模块的挂壁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入风口,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外壳内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前后两端贯穿外壳设置,外壳的前端覆盖有面板,外壳的后端覆盖有背板,空气净化模块及风机安装在该容置腔内,风机产生负压从入风口内吸取空气,空气经过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后,从出风口排出;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包括主框体,主框体前后呈开口设置,所述的主框体的端面设置有安装耳,安装耳承载于外壳的端面上,安装耳上设置有螺接孔,一固定螺丝穿过螺接孔与外壳螺接,迫使空气净化模块通过该安装耳固定在外壳上。
[0006]所述的外壳前后两端设置有向容置腔方向突出的内翻边,所述的螺接孔设置在该内翻边上。
[0007]所述的内翻边上还设置有固定孔,固定螺丝穿过面板及背板与该固定孔螺接固定。
[0008]所述的安装耳截面呈字型设置,安装耳搭扣在背板一侧的内翻边上。
[0009]所述的安装耳设置有个,对称分布在空气净化模块左右两侧边。
[0010]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内设置有蛇形风道,风道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层过滤网,蛇形
风道及过滤网表面喷涂有光触媒。
[0011]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由其顶部向下延伸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贯穿空气净化模块上下端面设置,所述的安装孔内竖向安装有紫外线灯管。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本空气净化器能够直接悬挂于墙壁上,不仅能有效吸收高层空气中的灰尘等污染物,还可以节省用户的室内使用空间。3、净化模块可整体从外壳内拆卸出来,从而方便用户对净化模块进行清洗,或是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13]图1、2为本技术总装效果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结构装配图。
[0015]图4为本技术隐藏背板后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结构中图4的A部结构放大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空气净化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便于维护净化模块的挂壁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1,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入风口2,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3,外壳1内设置有容置腔4,容置腔前后两端贯穿外壳设置,外壳的前端覆盖有面板11,外壳的后端覆盖有背板12,空气净化模块5及风机6安装在该容置腔4内,风机6产生负压从入风口2内吸取空气,空气经过空气净化模块5的净化后,从出风口3排出;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5包括主框体51,主框体51前后呈开口设置,所述的主框体51的端面设置有安装耳52,安装耳52承载于外壳1的端面上,安装耳52上设置有螺接孔53,一固定螺丝穿过螺接孔53与外壳螺接,迫使空气净化模块5通过该安装耳52固定在外壳1上。
[0019]所述的外壳1前后两端设置有向容置腔方向突出的内翻边13,所述的螺接孔53设置在该内翻边13上。
[0020]所述的内翻边13上还设置有固定孔14,固定螺丝穿过面板11及背板12与该固定孔螺接固定。
[0021]所述的安装耳52截面呈7字型设置,安装耳52搭扣在背板一侧的内翻边上。
[0022]所述的安装耳52设置有4个,对称分布在空气净化模块5左右两侧边。
[0023]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5内设置有蛇形风道,风道内间隔设置有若干层过滤网55,蛇形风道及过滤网表面喷涂有光触媒。
[0024]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5由其顶部向下延伸设置有安装孔56,安装孔贯穿空气净化模块上下端面设置,所述的安装孔内竖向安装有紫外线灯管57。
[0025]工作原理:本案中的空气净化模块呈整体式结构,通过内嵌式安装在外壳上。其中,空气净化模块5包括主框体51,主框体51前后呈开口设置,当空气净化模块与外壳装配后,外壳前后两端的面板及背板与空气净化模块的开口间密闭,使得空气净化模块的风道形成,在空气负压作用下,空气从风道的底部进入,经过空气净化模块内的蛇形风道的净化消毒后,空气冲顶部的出气孔排出。其中,本案中的空气净化模块为光触媒净化,因此,需要
利用紫外线灯管照射风道内的光触媒层。但是,由于紫外线灯管均具有使用寿命,当其达到工作时限后,就需要更换。因此,本案中的光触媒模块的主框体51的端面设置有安装耳52,安装耳52承载于外壳1的端面上,安装耳52上设置有螺接孔53,一固定螺丝穿过螺接孔53与外壳螺接,迫使空气净化模块5通过该安装耳52固定在外壳1上。当需要更换或是维护时,只需要将固定螺丝拆除,整个模块即可从外壳内脱离,从而方便了用户的后期维护保养,故可广泛推广使用。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护净化模块的挂壁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1),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入风口(2),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3),外壳(1)内设置有容置腔(4),容置腔前后两端贯穿外壳设置,外壳的前端覆盖有面板(11),外壳的后端覆盖有背板(12),空气净化模块(5)及风机(6)安装在该容置腔(4)内,风机(6)产生负压从入风口(2)内吸取空气,空气经过空气净化模块(5)的净化后,从出风口(3)排出;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5)包括主框体(51),主框体(51)前后呈开口设置,所述的主框体(51)的端面设置有安装耳(52),安装耳(52)承载于外壳(1)的端面上,安装耳(52)上设置有螺接孔(53),一固定螺丝穿过螺接孔(53)与外壳螺接,迫使空气净化模块(5)通过该安装耳(52)固定在外壳(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护净化模块的挂壁式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前后两端设置有向容置腔方向突出的内翻边(13),所述的螺接孔(53)设置在该内翻边(1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仪邱桂花郭锦棠张嘉庆周振生何艺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光腾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