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气动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1355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气动吊具,属于气动吊具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驱动气缸和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均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和固定气缸,固定支架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两个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内固定件,两个固定气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夹持板内侧的阻力板,加强夹持板与管桩外侧壁的摩擦力,防止管桩与夹持板出现打滑现象,两个内固定件和两个外固定件辅助夹持板对管桩进行固定,连接钢绳和固定卡扣配合驱动气缸,便于对管桩进行安全起吊作业,减少工作员的劳动力,提高了安全性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气动吊具


[0001]本技术涉及气动吊具
,特别涉及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气动吊具。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0003]但是现有的混凝土管桩进行起吊作业时,固定性能差,管桩容易打滑,存在安全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气动吊具,旨在解决现有的混凝土管桩进行起吊作业时,固定性能差,管桩容易打滑,存在安全的隐患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气动吊具,包括驱动气缸和固定支架,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固定支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固定支架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均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和固定气缸,固定支架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两个连接架的中部均活动连接有线缆卷,两个连接架的前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两个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内固定件,两个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内固定件相匹配的外固定件,两个固定气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两个夹持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力板。
[0006]为了便于对管桩进行平稳起吊,保证作业的安全性能,作为本技术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气动吊具优选的,线缆卷的外侧壁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均匀分布的连接钢绳,两个连接钢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扣。
[0007]为了便于内固定件与外固定件固定夹持管桩,作为本技术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气动吊具优选的,内固定件与外固定件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齿。
[0008]为了方便加强固定气缸的连接性能,保证固定气缸安全作业,作为本技术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气动吊具优选的,两个固定气缸的外侧壁均固定新连接有加强支架。
[0009]为了方便驱动线缆卷进行转动,便于收紧钢丝绳,作为本技术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气动吊具优选的,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架与线缆卷的内侧壁固定,两个连接架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气缸上方。
[0010]为了加强固定支架的强度,使固定支架便于承受管桩的重量,作为本技术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气动吊具优选的,固定支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块,加
强块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气动吊具,通过在固定支架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中部设置有线缆卷,线缆卷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将连接钢绳下端连接的固定卡扣卡接到管桩上端连接环内;启动驱动气缸和第一气缸,驱动气缸对固定支架的高度进行调节,第一气缸使两个内固定件卡接到管桩的内侧壁,接着启动第二气缸,使两个外固定件与管桩的外侧壁紧贴,最后启动固定气缸,用夹持板对管桩进行固定,夹持板内侧的阻力板,加强夹持板与管桩外侧壁的摩擦力,防止管桩与夹持板出现打滑现象。两个内固定件和两个外固定件辅助夹持板对管桩进行固定,连接钢绳和固定卡扣配合驱动气缸,便于对管桩进行安全起吊作业,减少工作员的劳动力,提高了安全性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0013]2.该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气动吊具,通过在线缆卷的外侧壁缠绕钢丝绳,管桩上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环,连接钢绳下端连接的固定卡扣卡接到管桩上端连接环内,启动旋转电机,线缆卷对钢丝绳进行缠绕,便于对管桩进行平稳起吊,保证作业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线缆卷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夹持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0019]1、驱动气缸;2、固定支架;201、加强块;202、加强筋;203、连接架;3、旋转电机;301、线缆卷;302、钢丝绳;303、连接件;304、连接钢绳;305、固定卡扣;4、第一气缸;401、第二气缸;402、内固定件;403、外固定件;404、固定齿;5、固定气缸;501、加强支架;502、夹持板;503、阻力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如无特殊规定,均为行业内常规术语。
[0021]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气动吊具,包括驱动气缸1和固定支架2,驱动气缸1的输出端与固定支架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固定支架2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均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和第二气缸401和固定气缸5,固定支架2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03,两个连接架203的中部均活动连接有线缆卷301,两个连接架203的前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3。两个第一气缸4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内固定件402,两个第二气缸401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内固定件402相匹配的外固定件403,两个固定气缸5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502,两个夹持板50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力板503。
[002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气缸1的型号为:MAL16475S,旋转电机3的型号为:JASD7502,
第一气缸4和第二气缸401以及固定气缸5的型号均为:SDA40

50。通过在固定支架2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03,连接架203的中部设置有线缆卷301,线缆卷301与旋转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将连接钢绳304下端连接的固定卡扣305卡接到管桩上端连接环内;启动驱动气缸1和第一气缸4,驱动气缸1对固定支架2的高度进行调节,第一气缸4使两个内固定件402卡接到管桩的内侧壁,接着启动第二气缸401,使两个外固定件403与管桩的外侧壁紧贴,最后启动固定气缸5,用夹持板502对管桩进行固定。夹持板502内侧的阻力板503,加强夹持板502与管桩外侧壁的摩擦力,防止管桩与夹持板502出现打滑现象,两个内固定件402和两个外固定件403辅助夹持板502对管桩进行固定,连接钢绳304和固定卡扣305配合驱动气缸1,便于对管桩进行安全起吊作业,减少工作员的劳动力,提高了安全性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线缆卷301的外侧壁缠绕有钢丝绳302,钢丝绳30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303,连接件30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均匀分布的连接钢绳304,两个连接钢绳3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扣305。
[00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线缆卷301的外侧壁缠绕钢丝绳302,管桩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气动吊具,包括驱动气缸(1)和固定支架(2),所述驱动气缸(1)的输出端与固定支架(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前端面的左右两侧均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4)和第二气缸(401)和固定气缸(5),所述固定支架(2)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03),两个所述连接架(203)的中部均活动连接有线缆卷(301),两个所述连接架(203)的前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3),两个所述第一气缸(4)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内固定件(402),两个所述第二气缸(401)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内固定件(402)相匹配的外固定件(403),两个所述固定气缸(5)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502),两个所述夹持板(50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力板(5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气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卷(301)的外侧壁缠绕有钢丝绳(302),所述钢丝绳(30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锋杜原会董孝武张长青于建军王夕刚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南海齐德装配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