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134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梯头,包括梯头主体;梯头主体包括主框架、滑轮框架、滑轮、连杆机构及自锁板;滑轮框架可伸缩安装在主框架的顶端,滑轮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安装在滑轮框架内,且滑轮框架的底端开口;自锁板与滑轮框架铰接,且位于滑轮的下方;连杆机构的一端与主框架铰接,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自锁板远离滑轮框架的那端铰接;当滑轮框架处于收缩状态时,连杆机构带动自锁板翻转打开滑轮框架底端的开口;当滑轮框架处于伸出状态时,连杆机构带动自锁板翻转封锁滑轮框架底端的开口,滑轮与自锁板间形成防止导地线脱离的放置区,避免软梯头从导地线上脱出。头从导地线上脱出。头从导地线上脱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梯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维修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软梯头。

技术介绍

[0002]架空导地线上还存在许多缺陷,针对二分裂导地线、单根导地线、地线上的消缺作业,作业人员需要利用金属软梯头出线。
[0003]目前,常用的金属软梯头是由金属片与梯头滑车组成的闭锁结构,作业人员站立在梯头上开展消缺作业时,经常无意中碰到金属片,并使其脱开,使金属软梯头存在从导地线上脱出的隐患。
[0004]因此,如何降低金属软梯头从导地线上脱出的风险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梯头,以降低金属软梯头从导地线上脱出的风险。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软梯头,包括梯头主体;
[0008]所述梯头主体包括主框架、滑轮框架、滑轮、连杆机构及自锁板;
[0009]所述滑轮框架可伸缩安装在所述主框架的顶端,所述滑轮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滑轮框架内,且所述滑轮框架的底端开口;
[0010]所述自锁板与所述滑轮框架铰接,且位于所述滑轮的下方;
[0011]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主框架铰接,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自锁板远离所述滑轮框架的那端铰接;
[0012]当所述滑轮框架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自锁板翻转封锁所述滑轮框架底端的开口,所述滑轮与所述自锁板间形成防止导地线脱离的放置区;
[0013]当所述滑轮框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自锁板翻转打开所述滑轮框架底端的开口。
[0014]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梯头主体还包括伸缩装置;
[0015]所述滑轮框架通过所述伸缩装置可伸缩安装在所述主框架的顶端。
[0016]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伸缩装置包括连接筒、限位件和滑动活塞;
[0017]所述连接筒的底端安装在所述主框架的顶端,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所述连接筒的顶端,所述滑动活塞安装在所述滑轮框架的底端,且置于所述连接筒内,能够沿着所述连接筒的轴向滑动;
[0018]所述限位件限位所述滑动活塞,以避免所述滑动活塞从所述连接筒内滑出;
[0019]所述自锁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与所述滑轮框架
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杆机构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重量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重量。
[0020]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件呈筒状;
[0021]所述限位件套设在所述连接筒外,且与所述连接筒螺纹连接;
[0022]所述限位件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环,所述滑动活塞的顶端能够与所述限位环的底端抵接。
[0023]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滑动活塞包括活塞主体和螺杆,所述螺杆固定在所述活塞主体的顶端,且所述螺杆与所述滑轮框架螺纹连接。
[0024]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滑轮框架包括倒U形架、倾斜杆和竖直杆;
[0025]所述倾斜杆的顶端与所述倒U形架的底端一侧连接,所述倾斜杆的底端与所述竖直杆的顶端连接,所述竖直杆的底端与所述主框架可伸缩连接;
[0026]所述竖直杆的轴心线与所述倒U形架的对称中心线重合。
[0027]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梯头主体还包括挂钩;
[0028]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倒U形架的外侧壁上,用于挂设作业人员所用的保护绳。
[0029]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梯头主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挂设软梯的软梯挂环。
[0030]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软梯头还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U形横梁;
[0031]所述梯头主体的个数为2个,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及U形横梁的两端均分别连接2个所述梯头主体;
[0032]所述第一横梁、U形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沿着所述梯头主体的顶端到底端的方向依次设置。
[0033]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软梯头还包括锁紧装置;
[0034]所述锁紧装置安装在所述滑轮框架的顶端,且所述锁紧装置用于锁紧所述滑轮。
[003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这些组合之后所得的实施方案也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部分。
[003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梯头,当需要将软梯头架设到导地线上时,滑轮框架处于收缩状态,连杆机构带动自锁板翻转打开滑轮框架底端的开口,使得滑轮能够可滑动置于导地线的上方;接着,滑轮框架处于伸出状态,连杆机构带动自锁板翻转封锁滑轮框架底端的开口,滑轮与自锁板间形成防止导地线脱离的放置区,避免软梯头从导地线上脱出。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8]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梯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9]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梯头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40]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梯头主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1]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伸缩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2]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3]其中,图1

5中:
[0044]梯头主体1、主框架101、滑轮103、滑轮框架102、连杆机构104、自锁板105、伸缩装置106、连接筒1061、限位件1062、滑动活塞1063、第一连接板1051、第二连接板1052、倒U形架1021、倾斜杆1022、竖直杆1023、挂钩107、软梯挂环108、第一横梁2、第二横梁3、第三横梁4、U形横梁5、锁紧装置6、螺纹杆601、压块602、把手603。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46]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梯头,其中,软梯头包括梯头主体1,梯头主体1包括主框架101、滑轮框架102、滑轮103、连杆机构104及自锁板105。
[0047]滑轮框架102可伸缩安装在主框架101的顶端,具体地,滑轮框架102的底端连接在主框架101的顶端上。
[0048]滑轮103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安装在滑轮框架102内,滑轮框架102的结构不限,可以为任意能够实现滑轮103安装的架体。
[0049]滑轮框架102的底端开口,需要说明的是,滑轮框架102的底端开口是指滑轮框架102的底端非封闭,使得软梯头能够通过滑轮框架10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梯头主体;所述梯头主体包括主框架、滑轮框架、滑轮、连杆机构及自锁板;所述滑轮框架可伸缩安装在所述主框架的顶端,所述滑轮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滑轮框架内,且所述滑轮框架的底端开口;所述自锁板与所述滑轮框架铰接,且位于所述滑轮的下方;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主框架铰接,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自锁板远离所述滑轮框架的那端铰接;当所述滑轮框架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自锁板翻转封锁所述滑轮框架底端的开口,所述滑轮与所述自锁板间形成防止导地线脱离的放置区;当所述滑轮框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自锁板翻转打开所述滑轮框架底端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头主体还包括伸缩装置;所述滑轮框架通过所述伸缩装置可伸缩安装在所述主框架的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连接筒、限位件和滑动活塞;所述连接筒的底端安装在所述主框架的顶端,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所述连接筒的顶端,所述滑动活塞安装在所述滑轮框架的底端,且置于所述连接筒内,能够沿着所述连接筒的轴向滑动;所述限位件限位所述滑动活塞,以避免所述滑动活塞从所述连接筒内滑出;所述自锁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与所述滑轮框架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杆机构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重量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学乐路明响陈云鹏黄陆明纪日升钟素鹏杨钊徐懿华孙弼洋李博亚丁栩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