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钩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123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鱼钩组件,包括:主体、连杆和鱼钩;主体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主体顶部与底部;鱼钩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鱼钩主体的顶部与底部;连杆底部具有一支撑部;鱼钩套嵌于连杆,与支撑部接触,主体套嵌于连杆,与鱼钩远离支撑部的一端面接触;连杆顶部具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用于绑鱼线,将主体限位于连杆上;通过主体与支撑部的限位配合,固定鱼钩。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鱼钩组件是可拆卸设计,方便收纳和组装。相比于传统鱼钩的固定设计,本方案的鱼钩在鱼咬钩后,鱼钩在鱼的牵扯下旋转,使得鱼钩能自动补正钓鱼的角度,改善用户体验不佳。改善用户体验不佳。改善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钩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到渔具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鱼钩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钓鱼作为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在实际的垂钓过程中,钓鱼者尝尝碰到以下困扰:鱼钩重量大,钩身太粗使用者不方便收纳,以及鱼钩是固定设计不会旋转,鱼咬钩后无法自动补正钓鱼的角度。综上,现有鱼钩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鱼钩组件,旨在解决现有鱼钩用户体验不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鱼钩组件,包括:主体、连杆和鱼钩;
[0005]主体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主体顶部与底部;
[0006]鱼钩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鱼钩主体的顶部与底部;
[0007]连杆底部具有一支撑部;
[0008]鱼钩套嵌于连杆,与支撑部接触,主体套嵌于连杆,与鱼钩远离支撑部的一端面接触;
[0009]连杆顶部具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用于绑鱼线,将主体限位于连杆上;
[0010]通过主体与支撑部的限位配合,固定鱼钩。
[0011]优选的,鱼钩包括第一装配件、第二装配件和钩针;
[0012]第一装配件的中心部位为第二通孔;
[0013]第一装配件远离第二通孔的一端面分布有限位槽矩阵;
[0014]各钩针分别套设于限位槽矩阵的各限位槽上;
[0015]第二装配件套设于第一装配件具有限位槽矩阵的端面,通过主体、支撑部与第二装配件的限位配合,固定各钩针。/>[0016]优选的,第二装配件和钩针均为不锈钢材质,主体、连杆和第一装配件均为塑料材质。
[0017]优选的,主体为荧光材质。
[0018]优选的,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荧光珠孔位,荧光珠孔位用于安装荧光珠。
[0019]优选的,钩针的数量为10个,限位槽矩阵具有10个限位槽,呈环形均匀分布。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鱼钩组件是可拆卸设计,方便收纳和组装。相比于传统鱼钩的固定设计,本方案的鱼钩在鱼咬钩后,鱼钩在鱼的牵扯下旋转,使得鱼钩能自动补正钓鱼的角度,改善用户体验不佳。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鱼钩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鱼钩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0023]图3为图1中鱼钩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中鱼钩爆炸图。
[0025]标号说明:
[0026]1、主体;11、荧光珠孔位;
[0027]2、连杆;21、支撑部;
[0028]3、鱼钩;31、第一装配件;32、第二装配件;33、钩针;31A、限位槽。
[0029]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鱼钩组件,包括:主体1、连杆2和鱼钩3;
[0032]主体1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主体1顶部与底部;
[0033]鱼钩3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鱼钩主体的顶部与底部;
[0034]连杆2底部具有一支撑部21;
[0035]鱼钩3套嵌于连杆2,与支撑部21接触,主体1套嵌于连杆2,与鱼钩3远离支撑部21的一端面接触;
[0036]连杆2顶部具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用于绑鱼线,将主体1限位于连杆2上;
[0037]通过主体1与支撑部21的限位配合,固定鱼钩3。
[003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鱼钩组件包括主体1、连杆2和鱼钩3。主体1具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主体1顶部与底部;鱼钩3具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鱼钩主体的顶部与底部。本技术的鱼钩组件装配过程如下:显示鱼钩3通过第二通孔套嵌于连杆2,一端面与连杆2的支撑部21相抵;然后,主体1通过第一通孔套嵌于连杆2上,其一端面相抵于鱼钩3远离支撑部21的一端面,最后通过在连杆2顶部的第三通孔捆绑鱼线,将主体1固定在连杆2上,以及将鱼钩组件固定在鱼竿上,通过主体1与支撑部21的限位配合,固定鱼钩3。由于鱼钩组件是可拆卸设计,方便收纳和组装。相比于传统鱼钩的固定设计,本方案的鱼钩3在鱼咬钩后,鱼钩3在鱼的牵扯下旋转,使得鱼钩3能自动补正钓鱼的角度。
[0039]参照图3和图4,鱼钩3包括第一装配件31、第二装配件32和钩针33;
[0040]第一装配件31的中心部位为第二通孔;
[0041]第一装配件31远离第二通孔的一端面分布有限位槽矩阵;
[0042]各钩针33分别套设于限位槽矩阵的各限位槽31A上;
[0043]第二装配件32套设于第一装配件31具有限位槽矩阵的端面,通过主体1、支撑部21与第二装配件32的限位配合,固定各钩针33。
[004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鱼钩3包括第一装配件31、第二装配件32和钩针33,其中,第一装配件31的中心部位为第二通孔。第一装配件31远离第二通孔的一端面分布有限位槽矩阵,各钩针33分别套设于限位槽矩阵的各限位槽31A上,第二装配件32套设于第一装配件
31具有限位槽矩阵的端面,通过主体1、支撑部21与第二装配件32的限位配合,固定各钩针33。具体的,钩针33为“V”字型。鱼钩3的装配组件如下:先是将各钩针33装在第一装配件31的限位槽31A上,再通过第二装配件32,包裹各限位槽31A,通过主体1、支撑部21与第二装配件32的限位配合,全方位地固定各钩针33。通过鱼钩拆卸式地设计,方便钓鱼者收纳与携带,此外,可根据实际所需,调整钩针33的数量。
[0045]进一步地,第二装配件32和钩针33均为不锈钢材质,主体1、连杆2和第一装配件31均为塑料材质。
[004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装配件32和钩针33均为不锈钢材质,保证了鱼钩3的结构强度,有效减少钩针33断掉的概率,主体1、连杆2和第一装配件31均为塑料材质,能减轻鱼钩组件整体的重量,减少生产成本。
[0047]进一步地,主体1为荧光材质。
[004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主体1为荧光材质。在夜钓或者深水区等光线强度弱的地方,主体1为荧光材质,可利用鱼的趋光性引诱鱼咬钩,提高钓鱼者钓到鱼的概率。
[0049]进一步地,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荧光珠孔位11,荧光珠孔位11用于安装荧光珠。
[005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荧光珠孔位11,荧光珠孔位11用于安装荧光珠。通过安装荧光珠,使得鱼钩组件整体形态上更趋近与鱼,吸引其它鱼类靠近。
[0051]进一步地,钩针33的数量为10个,限位槽矩阵具有10个限位槽31A,呈环形均匀分布。
[005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钩针33的数量为10个,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连杆和鱼钩;所述主体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主体顶部与底部;所述鱼钩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鱼钩主体的顶部与底部;所述连杆底部具有一支撑部;所述鱼钩套嵌于所述连杆,与所述支撑部接触,所述主体套嵌于所述连杆,与所述鱼钩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面接触;所述连杆顶部具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用于绑鱼线,将所述主体限位于所述连杆上;通过所述主体与所述支撑部的限位配合,固定所述鱼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钩包括第一装配件、第二装配件和钩针;所述第一装配件的中心部位为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装配件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面分布有限位槽矩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家庆李海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联鑫机械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