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频结构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116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频结构天线,第一振子一端与第三振子一端连接后形成一个顶角带有缺口的开口框体;第四振子连接在第三振子上远离第一振子的一端;第二振子设置在开口框体的内部;第二振子一端连接在第一振子上靠近第三振子的一端;第二振子另一端正对第四振子设置;第二振子、第三振子和第四振子之间围城一个5G谐振腔;第三振子的内顶角设置有阻抗调节导体。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增强电场强度提高2.4G的增益效果;采用5G谐振腔的方式提高5G部分的电场强度;而且本结构采用框体结构,使得天线结构更加小巧。巧。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频结构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双频结构天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无线通信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使用者可不受距离限制,利用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信息与信息的传输。双频天线是指能接收低频信号又能接收高频信号,是无线通信领域中重要的元件之一,目前因双频天线体积大,而且天线增益效果差,难以满足现今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双频结构天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频结构天线,它包括有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一振子、第二振子、第三振子和第四振子;所述第一振子和第三振子均呈“L”字形状;所述第一振子一端与第三振子一端连接后形成一个顶角带有缺口的开口框体;所述第四振子连接在第三振子上远离第一振子的一端;所述所述第二振子设置在开口框体的内部;所述第二振子呈“Z”字形状;第二振子一端连接在第一振子上靠近第三振子的一端;所述第二振子另一端正对第四振子设置;所述第二振子、第三振子和第四振子之间围城一个5G谐振腔;所述第三振子的内顶角设置有阻抗调节导体。
[0006]进一步地,所述阻抗调节导体和第三振子经一体成型而成。
[0007]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频结构天线,第一振子和第三振子均呈“L”字形状;第一振子一端与第三振子一端连接后形成一个顶角带有缺口的开口框体;第四振子连接在第三振子上远离第一振子的一端;第二振子设置在开口框体的内部;第二振子呈“Z”字形状;第二振子一端连接在第一振子上靠近第三振子的一端;第二振子另一端正对第四振子设置;第二振子、第三振子和第四振子之间围城一个5G谐振腔;第三振子的内顶角设置有阻抗调节导体。在使用本技术时,阻抗调节导体为一导体,用于调节天线的阻抗;IPEX端子线的接线分别接在第二振子和第四振子的末端,通过流经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电磁叠加,增强电场强度提高2.4G的增益效果;采用5G谐振腔的方式提高5G部分的电场强度;而且本结构采用框体结构,使得天线结构更加小巧。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申请的回波损耗测试数据图;
[0010]图3是本申请的测试的电场强度测试数据图表;
[0011]图4是本申请的测试的天线阻抗数据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
[0013]第一振子;2、第二振子;3、5G谐振腔;4、第三振子;5、阻抗调节导体;
[0014]6、第四振子;7、IPEX端子线;8、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频结构天线,它包括有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一振子1、第二振子2、第三振子4和第四振子6;所述第一振子1和第三振子4均呈“L”字形状;所述第一振子1一端与第三振子4一端连接后形成一个顶角带有缺口8的开口框体;所述第四振子6连接在第三振子4上远离第一振子1的一端;所述所述第二振子2设置在开口框体的内部;所述第二振子2呈“Z”字形状;第二振子2一端连接在第一振子1上靠近第三振子4的一端;所述第二振子2另一端正对第四振子6设置;所述第二振子2、第三振子4和第四振子6之间围城一个5G谐振腔3;所述第三振子4的内顶角设置有阻抗调节导体5;阻抗调节导体5为一导体,用于调节天线的阻抗;IPEX端子线7的接线分别接在第二振子2和第四振子6的末端,通过流经第一振子1和第二振子2电磁叠加,增强电场强度提高2.4G的增益效果;采用5G谐振腔3的方式提高5G部分的电场强度;而且本结构采用框体结构,使得天线结构更加小巧。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阻抗调节导体5和第三振子4经一体成型而成。
[0018]在使用本技术时,阻抗调节导体为一导体,用于调节天线的阻抗;IPEX端子线的接线分别接在第二振子和第四振子的末端,通过流经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电磁叠加,增强电场强度提高2.4G的增益效果;采用5G谐振腔的方式提高5G部分的电场强度;而且本结构采用框体结构,使得天线结构更加小巧。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频结构天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一振子(1)、第二振子(2)、第三振子(4)和第四振子(6);所述第一振子(1)和第三振子(4)均呈“L”字形状;所述第一振子(1)一端与第三振子(4)一端连接后形成一个顶角带有缺口(8)的开口框体;所述第四振子(6)连接在第三振子(4)上远离第一振子(1)的一端;所述第二振子(2)设置在开口框体的内部;所述第二振子(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飞讯联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