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低台面群的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116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低台面群的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在厨房、卫浴等设计场景中,旨在快速基于当前用户户型生成高低台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用户对于具体模型,具体坐标,具体户型过多的关注,自动分析当前柜体高度,是否需要生成侧台面,自动修改与待生成侧台面的水平台面的挡水造型和台面延伸量,自动依据水平台面延伸量计算侧台面生成的宽度,自动分析柜体所处的场景是否需要前后挡水,为柜体生成成组关联的台面群,极大的简化高低台面群设计步骤,提高生成效率。提高生成效率。提高生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低台面群的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家装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高低台面群的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低台面描述的是在设计方案中包含两块以上的相邻台面,其水平高度存在落差,落差处使用垂直侧台面覆盖的场景。这种设计场景使用户在洗菜炒菜、大人小孩洗手等不同高度需求时能够更省力,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是目前台面定制的潮流。
[0003]然而目前的定制家具市场上,没有针对高低台面场景,能够基于已有柜体一键生成高低台面的软件设计方法,或需要设计师进行长宽高计算手动生成,标记锚点进行定位安装,或需要较多的步骤,操作相对复杂,不能自动完成场景识别和高低台面群的生成,或只能通过线下沟通完成高低台面的设计安装,或无法对接生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特定用户场景,自动生成高低台面群的设计方法,用户无需关心基于当前场景的台面如何生成水平高低水平台面、高低水平台面具体需要的尺寸数据、如何生成侧台面、侧台面需要的尺寸数据等问题,最少只需1步即可完成全屋生成台面的诉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低台面群的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简化高低台面群设计步骤,提高生成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高低台面群的自动生成方法,所述高低台面群的自动生成方法,包括:
[0007]步骤S1、提取轮廓面:调用本次高低台面生成针对的户型场景模型,确定该户型场景模型中待生成台面的柜体模型,提取柜体模型的顶面外轮廓作为轮廓面,该轮廓面为2维轮廓面;
[0008]步骤S2、柜体模型分组:将相邻的柜体模型分为一个大组,将相邻且高度相同的柜体模型分为一个小组;
[0009]步骤S3、分组轮廓面计算:以小组为单位,取小组中所有柜体模型的轮廓面的并集作为该小组的小组轮廓面;
[0010]步骤S4、计算侧台面深度方向基准线:以大组为单位,取大组中任意两个小组的小组轮廓面进行求差运算,求差运算将两个小组中离地高度较高的小组轮廓面减去离地高度较低的小组轮廓面得到新轮廓,提取新轮廓上与离地高度较低的小组轮廓面相同的边,剔除所提取的边中的圆弧部分,剩余的所提取的边作为侧台面深度方向的基准线,提取离地高度较高的小组轮廓面上包含基准线的边作为侧台面的高边,提取离地高度较低的小组轮廓面上包含基准线的边作为侧台面的低边;
[0011]步骤S5、标记小组轮廓面的边的倚靠属性:将侧台面对应的离地高度较高的小组轮廓面中和基准线重叠的边标记为高边倚靠侧台面;将侧台面对应的离地高度较低的小组
轮廓面中和基准线重叠的边标记为低边倚靠侧台面;
[0012]步骤S6、小组轮廓面倚靠判断:对每一小组轮廓面的边逐一进行倚靠判断,为每一条边添加倚靠柜体、倚靠墙面、倚靠五金、忽略倚靠或不倚靠的倚靠标记;
[0013]步骤S7、小组轮廓面延伸:根据预设的延伸参数,对每一小组轮廓面进行水平方向的延伸;
[0014]步骤S8、构建水平台面模型:以小组轮廓面为单位,对小组轮廓面进行坐标转换,将2维坐标的小组轮廓面转换为3维坐标的小组轮廓面,根据倚靠标记对小组轮廓面中标记为不倚靠的边生成前挡水,对整个小组轮廓面进行户型场景模型Z轴正方向的挤出作为台面块,由台面块和前挡水构成水平台面模型;
[0015]步骤S9、更新侧台面深度方向基准线:将侧台面对应的高边投影至其低边上,取投影后的重叠部分作为侧台面深度方向基准线;
[0016]步骤S10、构建侧台面轮廓:取侧台面深度方向基准线的首尾两点坐标,结合该侧台面对应的离地高度较高的小组轮廓面在户型场景模型中的Z轴坐标,以及该侧台面对应的离地高度较低的小组轮廓面在户型场景模型中的Z轴坐标,以所取的4个坐标的连线形成的矩形的逆时针方向的轮廓作为侧台面的外轮廓;
[0017]步骤S11、构建侧台面坐标系:以基准线的起始点作为侧台面坐标系的原点,以由基准线的起始点从高到底的方向作为侧台面坐标系的x轴,以基准线的起点到终点方向作为侧台面坐标系的y轴,以侧台面的外轮廓的法线在户型场景模型Z轴方向投影面上朝向离地高度较低的小组轮廓面的方向作为侧台面的挤出方向,并以该挤出方向作为侧台面坐标系的z轴;
[0018]步骤S12、侧台面外轮廓坐标变换:根据构建的侧台面坐标系,将侧台面的外轮廓的4个坐标由基于户型场景模型中坐标系的2维坐标转换至侧台面坐标系中的3维坐标;
[0019]步骤S13、侧台面外轮廓倚靠判断:若用户设置生成侧台面前挡水,则判断侧台面的外轮廓中垂直于户型场景模型中的地面的边是否倚靠柜体或墙面,并标记为倚靠柜体、倚靠墙面、或不倚靠的倚靠标记;若用户未设置生成侧台面前挡水,则跳过此步骤;
[0020]步骤S14、构建侧台面模型:若用户设置生成侧台面前挡水,则根据侧台面外轮廓的倚靠标记,对不倚靠的边生成前挡水,并且根据预设参数以侧台面的外轮廓为基础,沿侧台面的挤出方向延伸得到侧台面块,由侧台面块和前挡水构成侧台面模型;若用户未设置生成侧台面前挡水,则根据预设参数以侧台面的外轮廓为基础,沿侧台面的挤出方向延伸得到侧台面块,由侧台面块构成侧台面模型;
[0021]步骤S15、台面关联:关联由侧台面模型衔接的离地高度较高的水平台面模型和离地高度较低的水平台面模型,完成高低台面群的生成。
[0022]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2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若柜体模型不存在顶面外轮廓,则计算柜体模型中所有板件在户型场景模型的Z轴方向的投影轮廓的并集作为该柜体模型的轮廓面。
[002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柜体模型是否相邻的判断包括:
[0025]若两个柜体模型的轮廓面相交,或者两个柜体模型的轮廓面的最小距离小于相邻
阈值,则判断两个柜体模型相邻;否则两个柜体模型不相邻。
[002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5中若小组轮廓面中的边部分与基准线重叠,则对该边在重叠和未重叠交接处进行打断得到两条独立的新边,并对两条独立的新边中的重叠边标记为高边倚靠侧台面或低边倚靠侧台面,对两条独立的新边中的未重叠边标记为相邻侧台面。
[002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6中对每一小组轮廓面的边逐一进行倚靠判断,为每一条边添加倚靠柜体、倚靠墙面、倚靠五金、忽略倚靠或不倚靠的倚靠标记,包括:
[0028]判断小组轮廓面在户型场景模型Z轴上投影的点或线是否倚靠墙面、柜体或五金,若存在倚靠墙面或倚靠顶面高度大于小组轮廓面高度且底面高度小于小组轮廓面高度的柜体、五金,则标记小组轮廓面中的相应边为倚靠墙面、倚靠柜体或倚靠五金;
[0029]若小组轮廓面中的相应边为部分倚靠墙面、倚靠柜体或倚靠五金,则对该边在倚靠和未倚靠交接处进行打断得到两条独立的新边,并对两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台面群的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台面群的自动生成方法,包括:步骤S1、提取轮廓面:调用本次高低台面生成针对的户型场景模型,确定该户型场景模型中待生成台面的柜体模型,提取柜体模型的顶面外轮廓作为轮廓面,该轮廓面为2维轮廓面;步骤S2、柜体模型分组:将相邻的柜体模型分为一个大组,将相邻且高度相同的柜体模型分为一个小组;步骤S3、分组轮廓面计算:以小组为单位,取小组中所有柜体模型的轮廓面的并集作为该小组的小组轮廓面;步骤S4、计算侧台面深度方向基准线:以大组为单位,取大组中任意两个小组的小组轮廓面进行求差运算,求差运算将两个小组中离地高度较高的小组轮廓面减去离地高度较低的小组轮廓面得到新轮廓,提取新轮廓上与离地高度较低的小组轮廓面相同的边,剔除所提取的边中的圆弧部分,剩余的所提取的边作为侧台面深度方向基准线,提取离地高度较高的小组轮廓面上包含基准线的边作为侧台面的高边,提取离地高度较低的小组轮廓面上包含基准线的边作为侧台面的低边;步骤S5、标记小组轮廓面的边的倚靠属性:将侧台面对应的离地高度较高的小组轮廓面中和基准线重叠的边标记为高边倚靠侧台面;将侧台面对应的离地高度较低的小组轮廓面中和基准线重叠的边标记为低边倚靠侧台面;步骤S6、小组轮廓面倚靠判断:对每一小组轮廓面的边逐一进行倚靠判断,为每一条边添加倚靠柜体、倚靠墙面、倚靠五金、忽略倚靠或不倚靠的倚靠标记;步骤S7、小组轮廓面延伸:根据预设的延伸参数,对每一小组轮廓面进行水平方向的延伸;步骤S8、构建水平台面模型:以小组轮廓面为单位,对小组轮廓面进行坐标转换,将2维坐标的小组轮廓面转换为3维坐标的小组轮廓面,根据倚靠标记对小组轮廓面中标记为不倚靠的边生成前挡水,对整个小组轮廓面进行户型场景模型Z轴正方向的挤出作为台面块,由台面块和前挡水构成水平台面模型;步骤S9、更新侧台面深度方向基准线:将侧台面对应的高边投影至其低边上,取投影后的重叠部分作为侧台面深度方向基准线;步骤S10、构建侧台面轮廓:取侧台面深度方向基准线的首尾两点坐标,结合该侧台面对应的离地高度较高的小组轮廓面在户型场景模型中的Z轴坐标,以及该侧台面对应的离地高度较低的小组轮廓面在户型场景模型中的Z轴坐标,以所取的4个坐标的连线形成的矩形的逆时针方向的轮廓作为侧台面的外轮廓;步骤S11、构建侧台面坐标系:以基准线的起始点作为侧台面坐标系的原点,以由基准线的起始点从高到底的方向作为侧台面坐标系的x轴,以基准线的起点到终点方向作为侧台面坐标系的y轴,以侧台面的外轮廓的法线在户型场景模型Z轴方向投影面上朝向离地高度较低的小组轮廓面的方向作为侧台面的挤出方向,并以该挤出方向作为侧台面坐标系的z轴;步骤S12、侧台面外轮廓坐标变换:根据构建的侧台面坐标系,将侧台面的外轮廓的4个坐标由基于户型场景模型中坐标系的2维坐标转换至侧台面坐标系中的3维坐标;
步骤S13、侧台面外轮廓倚靠判断:若用户设置生成侧台面前挡水,则判断侧台面的外轮廓中垂直于户型场景模型中的地面的边是否倚靠柜体或墙面,并标记为倚靠柜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夏妮邵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