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放射科便携式观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115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放射科便携式观片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隔板,固定隔板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抽气泵,抽气泵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处理器,固定隔板在远离处理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发光板,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透光板,壳体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指示棒,壳体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底部固定设有若干控制按钮,壳体一侧开设有放片槽。该种新型的放射科便携式观片装置,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多数观片装置不便携带,安装不便,不易放片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高的实用价值。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放射科便携式观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观片装置
,具体为一种新型的放射科便携式观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放射科的设备一般有普通X线拍片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放射科的主要任务为:1.承担门诊、住院的常规X线、造影特殊检查及CT、MR检查;开展介入放射诊疗工作,满足临床请检要求并确保检查和诊疗的准确性。2.承担保健、体检和抢救的放射检查任务。3.承担院内外临床诊断会诊和接受下级医院要求的技术检查和会诊。4.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开发新技术、新检查项目。 5.承担临床放射学的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带教培训工作,指导下级医院的业务开展和提高。6.开展新的影像技术和诊断的方法学研究及设备的技术革新。7.引进国内外的最先进技术,配合临床进行专项研究。
[0003]根据放射科工作的特点,得知放射科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到观片装置,但是目前存在的观片装置多数存在不足:1.不方便携带,安装固定后不便移动,限制了医护人员工作区域;2.不方便安装,只能固定在墙上;不方便放片,只能手持或夹持;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新型的放射科便携式观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新型的放射科便携式观片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隔板,所述固定隔板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处理器,所述固定隔板在远离处理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发光板,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透光板,且所述透光板固定安装在靠近发光板的一侧,所述壳体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指示棒,且所述指示棒在靠近透光板的一侧,所述壳体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显示面板,且所述显示面板在远离指示棒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底部固定设有若干控制按钮,所述壳体一侧开设有放片槽,且所述放片槽固定安装在透光板的底部。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发光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发光二极管,且所述发光二极管规则排布在发光板上,所述发光板在靠近发光二极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二红外感应器,且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均匀分布在发光二极管的间隙之间。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在靠近透光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红外感应器,且所述第一红外感应器固定安装在放片槽的顶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提手,所述提手为U形状,且所述提手通过螺纹副固定连接在壳体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在靠近处理器的一侧固定开设有若干散热窗口,且所述散热窗口上固定安装有若干向下倾斜的导风板。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在靠近散热窗口的底部固定设有电源接口,且所述电源接口、处理器和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在远离透光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架,且所述支架通过铰链固定连接在壳体上。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光板表面设有若干小孔,且所述小孔通过管道与吸气泵接通,且每个管道均设有电磁阀。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的放射科便携式观片装置,通过均匀安装发光二极管使得该装置的光源更加均匀,通过在发光二极管间隙设置第二红外感应器,使得可以控制对应区域发光二极管的亮灭,通过在透光板的顶部安装第一红外感应器使得该装置在待机状态下的启停,使得该装置能够低功耗待机,有效节约能源,通过在壳体顶部安装提手,方便人员携带,通过在处理器的一侧设置散热窗口,使得处理器在工作时能快速散热,通过设置蓄电池使得该装置不必受限于电源插座的位置,设置电源接口方便对蓄电池充电,通过在壳体上安装支架,方便该装置的安装,可以摆放在工作台上,亦可挂在墙面上,通过在透光板上开设小孔,以及第二红外感应器,使得放片时自动触发相关电磁阀开启,自动吸附影片;该装置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多数观片装置不便携带,安装不便,不易放片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的放射科便携式观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的放射科便携式观片装置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的放射科便携式观片装置的发光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壳体;2、固定隔板;3、抽气泵;4、蓄电池;5、处理器;6、透光板;7、支架;8、提手;9、发光板;10、散热窗口; 11、电源接口;12、指示棒;13、显示面板;14、控制按钮;15、放片槽;16、第一红外感应器;17、发光二极管;18、第二红外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技术一种新型的放射科便携式观片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隔板2,固定隔板2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抽气泵3,抽气泵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4,蓄电池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处理器5,固定隔板2在远离处理器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发光板9,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透光板 6,且透光板6固定安装在靠近发光板9的一侧,壳体1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指示棒12,且指示棒12在靠近透光板6的一侧,壳体1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显示面板13,且显示面板13在远离指示棒12的一侧,显示面板13底部固定设有若干控制按钮14,壳体1一侧开设有放片槽15,且放片槽15固定安装在透光板
6的底部。
[0021]其中,发光板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发光二极管17,且发光二极管17规则排布在发光板9上,发光板9在靠近发光二极管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二红外感应器18,且第二红外感应器18均匀分布在发光二极管17的间隙之间。
[0022]其中,壳体1在靠近透光板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红外感应器 16,且第一红外感应器16固定安装在放片槽15的顶部。
[0023]其中,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提手8,提手8为U形状,且提手8通过螺纹副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
[0024]其中,壳体1在靠近处理器5的一侧固定开设有若干散热窗口 10,且散热窗口1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放射科便携式观片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隔板(2),所述固定隔板(2)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抽气泵(3),所述抽气泵(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4),所述蓄电池(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处理器(5),所述固定隔板(2)在远离处理器(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发光板(9),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透光板(6),且所述透光板(6)固定安装在靠近发光板(9)的一侧,所述壳体(1)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指示棒(12),且所述指示棒(12)在靠近透光板(6)的一侧,所述壳体(1)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显示面板(13),且所述显示面板(13)在远离指示棒(12)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13)底部固定设有若干控制按钮(14),所述壳体(1)一侧开设有放片槽(15),且所述放片槽(15)固定安装在透光板(6)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放射科便携式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板(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发光二极管(17),且所述发光二极管(17)规则排布在发光板(9)上,所述发光板(9)在靠近发光二极管(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二红外感应器(18),且所述第二红外感应器(18)均匀分布在发光二极管(17)的间隙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立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