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100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属于海岸带石油污染修复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沿传输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的吸附结构、混合结构、尾端处理结构,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输出端分别通过控量结构与所述混合结构的输入端相连通的沙仓、菌剂仓、营养物质仓,以及承接设置在所述吸附结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结构的输入端之间的传动结构。该溢油海岸处理装置的构造简单,操作简便,使得该装置能够有效地将将待处理的砾石沙堆与菌剂以及营养物质相结合,可以达到快速清理,能有效地增增加该溢油海岸的处理效率,并且可以满足不同时期的要求。的要求。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岸带石油污染修复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社会对于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在石油资源的使用和运输过程中,不时有海洋油污泄露发生,泄露的油污随着涨潮退潮,留在沿海城市的沙滩上,带来污染的同时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特别对于旅游城市,严重影响旅客的旅游体验,进而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
[0003]而海滩又根据其本体的特性,分为了砾石滩、粗石滩以及细砂滩,尤其是对于砾石滩以及粗石滩如何进行溢油油污的处理;现有沙滩油污污染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焚烧法和换填法。
[0004]而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焚烧炉的建设地点需要远离城市主要区域,即需要设置在偏远地区,不可能建设在污染的沙滩周边,因此焚烧法需要将污染的海沙运输至符合焚烧炉建设的地区,运输成本大,而且焚烧炉的建设投资大,建设焚烧炉的需要办理的程序众多,焚烧易产生二次污染物,焚烧后的海沙无法二次利用,最终还需用于填埋或者用于其他用途,因此焚烧法不是一种经济适用的沙滩油污净化处理方式。换填法相对于焚烧法,处理简单,但是没有根本性去除海沙中的油污,只能运输至填埋场填埋,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0005]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专利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车轮的装置本体,沿传输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的吸附结构、混合结构、尾端处理结构,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输出端分别通过控量结构与所述混合结构的输入端相连通的沙仓、菌剂仓、营养物质仓,以及承接设置在所述吸附结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结构的输入端之间的传动结构;所述尾部处理结构贯穿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一端,所述装置本体另一端设有用以连接牵引结构的连接杆。
[0008]本专利技术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吸附结构包括顶壁开设第一入料口、侧壁底部开设第一出料口的吸附仓,轴线水平且相互间错设置在所述吸附仓内、分别与所述吸附仓侧壁转动配合的若干个第一搅拌板,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配合的连接部件,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吸附仓底部、另一端部贯通所述连接部件的传输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附仓下方用以回收吸附仓内的溶液的废液吸取箱。
[0009]本专利技术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混合结构包括:顶面开设输入口,底面开设输出口的混合筒,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入口相连通、内部分别设有第一传送带的三根传送筒,以及设置在所述混合筒内的搅拌装置,所述输入口位于所述沙仓的输出口的正下方,一个所述传
送筒的输入端与所述传动结构的输出端相连通,一个所述传送筒的输入端与所述菌剂仓的输出端相连通,一个所述传送筒的输入端与所述营养物质仓的输出端相连通。
[0010]本专利技术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尾部处理结构包括:相对两侧壁完全贯穿的固型盒,传送面位于所述输出口正下方、输出端与所述固型盒其中一贯穿的侧壁相配合的第二传送带,位于所述装置本体外且一端部铰接在所述固型盒另一贯穿的侧壁顶部的刮板;相对应设置在所述刮板另一端部两端的两个辅助轮,以及一端相对应固定在所述刮板中部两端的两个固型杆,所述固型杆远离所述刮板的一端设有收垄犁。
[0011]本专利技术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溢油海岸处理装置还包括沿传输方向设置在所述吸附结构与混合装置结构之间,且由所述传动装置承接传输的洗涤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洗涤结构包括:顶壁开设第一入料口、侧壁底部开设第一出料口的洗涤仓,轴线水平且相互间错设置在所述洗涤仓内、分别与所述洗涤仓侧壁转动配合的若干个第二搅拌板,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配合的连接部件,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吸附仓底部、另外在部贯通所述连接部件的传输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洗涤仓下方用以回收洗涤仓内的溶液的废液收集箱。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传输部件设置为绞龙结构。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相对两侧壁贯通、底壁设有过滤网的传送盒,位于所述传送盒下方、且输入端与所述过滤网相配合的收集池,输入端与所述收集池的输出端相连通的加压泵,以及与所述加压泵的输出相连通的高压喷头;在所述吸附结构中,所述高压喷头位于所述吸附仓内与所述第一入料口相配合;在所述洗涤结构中,所述高压喷头位于所述洗涤仓内与所述第二入料口相配合;所述传输部件贯穿所述传送盒贯通的两侧壁。
[0015]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内置第一绞龙、底端贯通、倾斜固定在所述装置本体内的传输筒,开设在所述传输筒上端部底面上的第三出料口,以及设置在所述传输筒顶端、输出轴与所述绞龙的转轴同轴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传输筒的底端与相对应的所述传输盒相配合且连通;所述第三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入料口或所述传送筒输入端相配合。
[0016]首先,目前市面上关于溢油海岸油污处理方面,并未发现有相同或者相类似的处理装置,该装置的设计也算是弥补了此类处理装置的空白,对溢油海岸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针对于粗砾石沙滩做出的处理装置,针对于这种硬度较大且体积一般的粗砾石,专门的设计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性结构;其次,本专利技术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以及结合,使得该装置能够有效地将将待处理的砾石与菌剂以及营养物质相结合,可以达到快速清理,能有效地增增加该油污沙滩的处理效率;再次,该装置综合的将物理吸附、化学洗涤以及微生物降解处理结合到一起,且该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了砾石沙堆的降解问题;最后,利用细沙作为整个待处理砾石的分散剂,使得存于砾石表面上的油性物质的浓度降低,因油污对于菌群具有一定的毒性,为后期的菌剂中降解菌的生存环境提供生存保证,也是为微生物堆肥提供稳定基础。
[0017]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扩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B处扩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C处扩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结构正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上视横切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装置本体;1

1、小车轮;1

2、连接杆;2、吸附结构;21、吸附仓;211、第一入料口;212、第一出料口;22、第一搅拌板;23、吸附单元;24、废液吸取箱;25、超声波清洗器;3、洗涤结构;31、洗涤仓;311、第二入料口;312、第二出料口;32、第二搅拌板;33、废液收集箱;4、混合结构;41、混合筒;411、输入口;412、输出口;421、第二搅拌杆;422、第二振动板;43、传送筒;44、第一传送带;5、尾端处理结构;51、固型盒;52、刮板;53、辅助轮;531、弹簧;532、小车轮;54、固型杆;541、收垄犁;6、菌剂仓;7、营养物质仓;8、沙仓;9、传动结构;91、传输筒;911、第三出料口;92、第一绞龙;93、第一驱动电机;10、控量结构;101、连接筒;102;电磁阀门;11、第二传送带;12、传输部件;121、第二绞龙;122、第二驱动电机;13、连接部件;131、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设置有车轮(1

1)的装置本体(1),沿传输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的吸附结构(2)、混合结构(4)、尾端处理结构(5),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输出端分别通过控量结构(10)与所述混合结构(4)的输入端相连通的沙仓(6)、菌剂仓(7)、营养物质仓(8),以及承接设置在所述吸附结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结构的输入端之间的传动结构(9);所述尾部处理结构贯穿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1)一端,所述装置本体(1)另一端设有用以连接牵引结构的连接杆(1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结构包括顶壁开设第一入料口(211)、侧壁底部开设第一出料口(212)的吸附仓(21),轴线水平且相互间错设置在所述吸附仓内、分别与所述吸附仓侧壁转动配合的若干个第一搅拌板(22),与所述第一出料口(212)相配合的连接部件(13),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吸附仓底部、另一端部贯通所述连接部件(13)的传输部件(12),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附仓下方用以回收吸附仓内的溶液的废液吸取箱(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结构包括:顶面开设输入口(411),底面开设输出口(412)的混合筒(41),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入口(411)相连通、内部分别设有第一传送带(44)的三根传送筒(43),以及设置在所述混合筒内的搅拌装置,所述输入口(411)位于所述沙仓的输出口的正下方,一个所述传送筒(43)的输入端与所述传动结构(9)的输出端相连通,一个所述传送筒(43)的输入端与所述菌剂仓(7)的输出端相连通,一个所述传送筒(43)的输入端与所述营养物质仓(8)的输出端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处理结构包括:相对两侧壁完全贯穿的固型盒(51),传送面位于所述输出口(412)正下方、输出端与所述固型盒(51)其中一贯穿的侧壁相配合的第二传送带(11),位于所述装置本体外且一端部铰接在所述固型盒另一贯穿的侧壁顶部的刮板(53);相对应设置在所述刮板另一端部两端的两个辅助轮(53),以及一端相对应固定在所述刮板中部两端的两个固型杆(54),所述固型杆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财源和信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