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均匀布料装置及垃圾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092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均匀布料装置及垃圾处理方法,属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领域。该均匀布料装置包括机架、外部动力机构、料仓、转轴组和振动给料机。机架上方安装料仓,转轴组从料仓底部穿过,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外部动力机构通过链轮链条连接;振动给料机半悬挂在料仓一端,另一侧与机架活动连接。在导入料仓内的垃圾分布不均匀时,操作振动给料机使料仓及转轴组倾斜并振动,使料仓内的垃圾均匀分布在转轴的刀片上方,再启动外部动力机构粉碎垃圾。各转轴差速旋转,同时刀片之间设置U型筋板,与相邻转轴上的刀头配合。这样的结构设置提高了垃圾粉碎处理的效果,并且解决了现有机器给料不均匀,容易与刀片缠绕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均匀布料装置及垃圾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均匀布料装置及垃圾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生活垃圾产量、成分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生活习惯、能源结构、季节、环境因素等有所变化。总体特点表现为:垃圾产生量和堆积量逐年增多,垃圾成分日趋复杂。国民垃圾分类整体意识不到位,导致在源头上垃圾分类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了后期垃圾处理的困难。
[0003]根据能源循环利用原则,生活垃圾采用前端分拣后端堆肥化技术处理是较为适宜环境就地处理原则的;但在实际进行中,生活垃圾的成分复杂性以及物料大小严重不均衡性大大加重了整个生产线的劳动负荷。伴随着生活垃圾处理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对连续可靠稳定化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工艺后端分拣还是破碎,其对前端给料的均匀性都有较高的依赖。目前常规的初次给料主要为抓斗或者铲车给料,使后端输送设备上的生活垃圾呈现间断性运转,可靠性得不到保障。垃圾进入料仓后的位置相对固定,分布不均匀时会导致局部转轴上的刀片负担过重,而局部的刀片上没有垃圾,处于空转状态,使得刀片磨损程度不统一、粉碎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均匀布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机器给料不均匀,垃圾容易缠绕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均匀布料装置及垃圾处理方法,包括机架、料仓、转轴组和振动给料机;所述的料仓固定在机架的上部,转轴组穿过料仓,两端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转轴组包括三根互相平行的转轴,相邻转轴上的刀片交错布置;转轴组通过设在机架下部的外部动力机构带动转动;振动给料机设置在料仓底部的机架上,前端悬挂在料仓上。
[0006]料仓与振动给料机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绳索和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位于调节绳索中下部,调节绳索的两端分别与料仓和振动给料机固定连接。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料仓内垃圾的分布情况,控制调节绳索的伸缩,使料仓及内部的转轴组倾斜,直至垃圾均匀分布于转轴组的刀片之上。
[0007]料仓包括斜板,斜板的下边缘固定连接竖直的立板,所述立板与机架固定连接。结构设置尽可能避免粉碎时出现死角,一方面起到承接物料和供物料临时周转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容纳转轴组进行粉碎工作。
[0008]所述刀片之间固定连接U型筋板,与相邻转轴上的刀片的刀头配合。U型筋板的设置使刀片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在放入体积较大的垃圾时会落入此间隔内,可以通过相邻转轴的U型筋板与刀片对大型垃圾进行粉碎。这样既能保证物料不会无组织掉落,又能确保
足够的差速拉扯空间,将生活垃圾中的较大塑料包装撕开,有助于转轴上的物料分布更均匀,并且提高了粉碎效率。
[0009]所述刀片呈十字型,包括四个刀头,相邻刀头与其间刀体的轮廓为弧线。刀片未进行开刃处理,增强撕扯功能、减少切割功能。四个刀头的结构相较于现有的多齿刀片质量更轻,制作工艺较为简单。
[0010]所述振动给料机上安装有减震装置,与机架固定连接。该减震装置可以使用压缩弹簧减震,也可以是橡胶弹簧减震。
[0011]所述转轴组中的三根转轴通过链轮、链条与外部动力机构活动连接。
[0012]与位于中间的转轴连接的链轮规格小于位于两侧的链轮规格,该链轮作为主动轮通过链条带动相邻转轴上的链轮转动。通过外部动力机构对三根转轴分别驱动,实现各个转轴之间的旋转方向不同、速度不同,各个转轴的差异化运转会产生较大撕扯力,更容易粉碎垃圾,同时进一步带动料仓内的垃圾均匀分布。
[0013]优选的,每个转轴上刀片的首端和尾端均设置有定位挡板,用于固定转轴上刀片和U型筋板的位置。
[0014]组装时先固定机架的位置,在机架下部安装外部动力机构。机架上部设置有料仓底架,在料仓底架的后端活动连接振动给料机;料仓底架上固定立板,形成料仓底部。在转轴上等距布置刀片,刀片之间用U型筋板间隔开,三根平行的转轴组成转轴组,刀片和相邻转轴上的U型筋板配合,形成切割处理垃圾的主要部件。将该转轴组穿过立板,两端固定在料仓底架上。同时,在转轴的一端安装有链轮,与外部动力机构通过链条连接并传递动力。在料仓的立板上方对应固定斜板,形成斗型的料仓,便于物料下滑至转轴组上。此外,料仓一端设有调节机构,连接了料仓与振动给料机的另一端,使振动给料机即可以通过振动调整内部垃圾的分布,也可以通过调整倾斜角度使转轴组中各个刀片处理的物料数量相当。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垃圾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基于所述的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均匀布料装置。启动外部动力机构,与外部动力机构连接的链轮和链条带动三根转轴旋转,转轴带动其上的刀片和U型筋板旋转,刀片拨动并打散袋装垃圾;U型筋板和相邻转轴上的刀片配合进一步对垃圾进行处理。刀片的运动让袋装垃圾分散后,落入U型筋板与相邻转轴的刀片之间的间隙,使得垃圾物料更加有序地被粉碎处理。
[0016]启动位于料仓下方的振动给料机,料仓和转轴组发生振动;操作调节机构的调节绳索,下方的振动给料机随之倾斜,带动料仓内部的垃圾运动到转轴之间。落入料仓内的物料因此可以均匀分布与三根平行转轴之间,被转轴上的各个刀片和U型筋板切割,平衡了转轴组内部的工作负载,提高了该装置的总体使用寿命。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在于:生活垃圾通过抓斗或铲车由料仓上方倒入,振动给料机根据物料在料仓内转轴上的垃圾分布情况,使料仓和转轴组倾斜并发生振动,保证垃圾在转轴组之间分布均匀再转入后端输送带。该装置使用后各个刀片和U型筋板之间处理的垃圾分布均衡,粉碎的效果更好,效率也明显提高;并且装置本身具有加工简单、结构布置紧凑、性能稳定、安装调整方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前置处理。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均匀布料装置的正视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均匀布料装置的俯视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均匀布料装置的局部轴测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均匀布料装置中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1.料仓、2.转轴组、21.刀片、22.链条、23.外部动力机构、24.转轴、3.振动给料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均匀布料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1)、转轴组(2)、振动给料机(3);所述的料仓(1)固定在机架的上部,转轴组(2)穿过料仓(1),两端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转轴组(2)包括三根互相平行的转轴(24),相邻转轴(24)上的刀片(21)交错布置;转轴组(2)通过设在机架下部的外部动力机构(23)带动转动;振动给料机(3)设置在料仓(1)底部的机架上,前端悬挂在料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均匀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与振动给料机(3)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绳索和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位于调节绳索中下部,调节绳索的两端分别与料仓(1)和振动给料机(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均匀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包括斜板,斜板的下边缘固定连接竖直的立板,所述立板与机架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均匀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21)之间固定连接U型筋板,与相邻转轴(24)上的刀片(21)的刀头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活垃圾处理的均匀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21)呈十字型,包括四个刀头,相邻刀头与其间刀体的轮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杰赵保明王志芳胡晓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易通环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