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嫁接用的保护套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72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牡丹嫁接用的保护套袋,包括套袋主体和牡丹嫁接株,所述牡丹嫁接株的嫁接位置处通过透明保鲜袋缠绕系固,所述套袋主体内顶部设有若干个透明嵌条,所述透明嵌条内设有铁丝,所述透明嵌条在套袋主体内顶部相互交叉,其中一个所述透明嵌条两端分别延长至套袋主体开口处用于支撑,所述套袋主体的开口边缘处内置有系紧带,所述套袋主体开口处内侧设有若干个海绵块,所述套袋主体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结构合理,成本低,支撑效果好,保湿理想。保湿理想。保湿理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牡丹嫁接用的保护套袋


[0001]本技术涉及嫁接
,具体是指一种牡丹嫁接用的保护套袋。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牡丹的嫁接方法有嵌接法、腹接法和芽接法。
[0003]嵌接法:此法的砧木为芍药根,砧木选择及处理:选取直径1.5~2.0厘米,长10~15厘米、粗壮、无病虫害的芍药根,晾2—3天,使其变软。接穗选择:选取顶芽健全,品种对路,当年生且髓心必须充实的土芽,长8~10厘米,带1~3个芽。嫁接方法:用利刀削接穗成2.5~3.0厘米长的楔形削面,砧木横断面也设置成楔形削面,把接穗与砧木横断面的形成层对准,再用绑绳绑紧接口,并用泥糊涂抹伤口,及时开沟栽植即可。
[0004]腹接法:即平常所谓的高接换头法。这种方法的嫁接时接穗为长5~7厘米,有2~3个壮芽的土芽枝。去掉叶片只留一个叶柄,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一面在花芽的背面削,削面是1.5~2.0厘米,另一面削成0.3~0.5厘米。在砧木当年生枝条基部1~2芽光滑处斜切一长1.5~2.0厘米开口,深度以达到枝条横截面的1/3~1/2为宜,不可过深,迅速插入接穗,形成层对齐、捆扎即可。
[0005]芽接法:芽接法俗称“热粘皮”法,具体可分为贴皮法和换芽法:

贴皮法:取接穗上呈盾形或长方形包括木质部在内的芽块,迅速贴在砧木上(当年生枝条)的同样大小且去掉皮层和木质部的切口上,迅速用塑料绳绑紧。

换芽法:把砧木上嫁接部位的腋芽连同形成层(10mm
×
30mm)一起去掉,但必须保留木质部上完整的芽胚。然后用同样方法剥下接穗形状相同的腋芽,迅速套在砧木的芽胚上。注意芽胚要对准,二者要吻合好,并用塑料绳扎紧。
[0006]腹接法和芽接法中,为了提高嫁接成活效率,通常在嫁接位置处套接一个套袋,进而有效提高温度和湿度,进而有效提高存活率,但是现有的套袋保湿效果不理想,同时支撑效果不好,一旦遇到大雨大风,容易损坏,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牡丹嫁接用的保护套袋,结构合理,成本低,支撑效果好,保湿理想。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牡丹嫁接用的保护套袋,包括套袋主体和牡丹嫁接株,所述牡丹嫁接株的嫁接位置处通过透明保鲜袋缠绕系固,所述套袋主体内顶部设有若干个透明嵌条,所述透明嵌条内设有铁丝,所述透明嵌条在套袋主体内顶部相互交叉,其中一个所述透明嵌条两端分别延长至套袋主体开口处用于支撑,所述套袋主体的开口边缘处内置有系紧带,所述套袋主体开口处内侧设有若干个海绵块,所述套袋主体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系紧带采用布带绳系方式固定牡丹嫁接株。
[0010]进一步的,所述系紧带采用扎紧带方式固定牡丹嫁接株。
[0011]进一步的,所述海绵块的下端伸出套袋主体底端,所述海绵块的上端延伸至套袋主体内部空腔。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的铁丝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海绵可以吸收顺着袋体流下的露水或雨水,对袋体内湿度进行补充,透气孔方便透气,系紧带方便拴紧固定,整个结构材料简单,成本低,效果好,适宜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如图所示:1、套袋主体,2、牡丹嫁接株,3、透明嵌条,4、铁丝,5、海绵块,6、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一种牡丹嫁接用的保护套袋,包括套袋主体1和牡丹嫁接株2,所述牡丹嫁接株2的嫁接位置处通过透明保鲜袋缠绕系固,所述套袋主体1内顶部设有若干个透明嵌条3,所述透明嵌条3内设有铁丝,所述透明嵌条3在套袋主体1内顶部相互交叉,其中一个所述透明嵌条3两端分别延长至套袋主体1开口处用于支撑,所述套袋主体1的开口边缘处内置有系紧带4,所述套袋主体1开口处内侧设有若干个海绵块5,所述套袋主体1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6,所述系紧带4采用布带绳系方式固定牡丹嫁接株2,所述系紧带4采用扎紧带方式固定牡丹嫁接株2,所述海绵块5的下端伸出套袋主体1底端,所述海绵块5的上端延伸至套袋主体1内部空腔。
[001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铁丝用于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海绵可以吸收顺着袋体流下的露水或雨水,对袋体内湿度进行补充,透气孔方便透气,系紧带方便拴紧固定。
[0019]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丹嫁接用的保护套袋,包括套袋主体(1)和牡丹嫁接株(2),所述牡丹嫁接株(2)的嫁接位置处通过透明保鲜袋缠绕系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袋主体(1)内顶部设有若干个透明嵌条(3),所述透明嵌条(3)内设有铁丝,所述透明嵌条(3)在套袋主体(1)内顶部相互交叉,其中一个所述透明嵌条(3)两端分别延长至套袋主体(1)开口处用于支撑,所述套袋主体(1)的开口边缘处内置有系紧带(4),所述套袋主体(1)开口处内侧设有若干个海绵块(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珂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贵清山植物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