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开胶垫脚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66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开胶垫脚鞋底,包括胶鞋帮、胶鞋外底以及鞋底,胶鞋外底与鞋底侧边贴合,鞋底表面与胶鞋外底顶面胶接,鞋底表面设有截面为T字型的插入件,胶鞋外底顶面设有截面为倒T字型的凹槽,插入件插入凹槽内,插入件外侧涂有胶水,凹槽表面涂有胶水。有益效果:插入件与凹槽相互配合,在鞋底与胶鞋外底两表面本身粘接贴合的情况下,进一步提供支撑,并且该结构使得粘接面积更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两部分的连接更加稳定,在鞋边开胶时,开胶的裂口至插入件与凹槽配合处就会停止,在走动时因为插入件的支撑部,使得胶鞋外底不会出现大块的下榻,很大程度上也就避免了鞋底直接踩至石块上,有效的保护了使用者的安全。有效的保护了使用者的安全。有效的保护了使用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开胶垫脚鞋底


[0001]本技术涉及鞋子生产
,具体为一种防开胶垫脚鞋底。

技术介绍

[0002]胶鞋是一种制作简单且工艺流程简单的鞋子,胶鞋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解放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工农阶级劳动者穿着的就是最朴实无华的胶鞋,因其制作工艺的简单以及产能快,至今仍有许多简易的解放鞋流通于市场,用来满足低收入群体的需求。
[000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有能力去思考寻求基本衣食住行以外更多的问题,胶鞋从业者也不例外,在多年的生产中,从业者发现了胶鞋存在的许多问题,其中最为亟待解决的就是开胶问题,胶鞋外底与鞋底的连接面通常是上胶后烘干,结构简单,在长时间受力运动的过程中必不可免的会出现开胶的状况,开胶后鞋外底下榻,鞋底直接接触地面,使用者的脚底隔着薄薄的鞋底很容易被石块垫脚、垫伤;
[0004]为了让使用者能够继续以便宜的价格穿鞋并且使鞋更加耐用,从业者希望能从胶鞋的结构上做出一些改进,使胶鞋在使用时,即便开胶,也不会让使用者的脚底以及鞋底直接踩上石块等坚硬异物,收到伤害。
[0005]所以,现提出一种新型的防开胶垫脚鞋底,从鞋底与胶鞋外底的结构上做出改进,使得制鞋成本不至于过高,能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使得低收入群体依旧可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开胶垫脚鞋底。
[0007]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防开胶垫脚鞋底,包括胶鞋帮、胶鞋外底以及鞋底,所述胶鞋外底与所述鞋底侧边完全贴合,所述鞋底表面与所述胶鞋外底顶面胶接,所述鞋底表面设有截面为T字型的插入件,所述胶鞋外底顶面设有截面为倒T字型的凹槽,所述插入件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插入件外侧涂有胶水,所述凹槽表面涂有胶水。
[0008]进一步的,所述插入件分为支撑部与连接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连接部下方,所述支撑部两侧设有插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分为侧粘部与嵌入部,所述侧粘部下方设有所述嵌入部,所述嵌入部两侧的中部设有插条,所述插条插入所述插槽中。
[0010]进一步的,所述插入件为与所述凹槽通过黏胶冷粘连接,所述胶鞋帮与所述鞋底侧边缝合胶结,所述胶鞋帮为人造纤维织布或人造革。
[0011]进一步的,所述胶鞋外底为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聚氨酯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等。
[0012]进一步的,所述胶鞋外底与所述鞋底侧面胶接边外侧设有橡胶装饰圈,所述胶鞋外底外侧粘有橡胶装饰圈。
[0013]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装饰圈为环形橡胶圈,所述橡胶装饰圈厚度为0.1-1mm。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本方案所旨的结构制得鞋底,插入件与凹槽相互配合,在鞋底与胶鞋外底两表面本身粘接贴合的情况下,进一步提供支撑,并且该结构使得粘接面积更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两部分的连接更加稳定,在鞋边开胶时,开胶的裂口至插入件与凹槽配合处就会停止,在走动时因为插入件的支撑部,使得胶鞋外底不会出现大块的下榻,很大程度上也就避免了鞋底直接踩至石块上,有效的保护了使用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插入件与凹槽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插槽与插条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1-胶鞋帮、2-胶鞋外底、3-鞋底、21-凹槽、31-插入件、211-侧粘部、212-嵌入部、311-支撑部、312-连接部、2121-插条、3121-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结合图1-图3所示的一种防开胶垫脚鞋底,包括胶鞋帮1、胶鞋外底2以及鞋底3,其特征在于:胶鞋外底2与鞋底3侧边完全贴合,鞋底3表面与胶鞋外底2的顶面胶接,鞋底3表面设有截面为“T”字型的插入件31,胶鞋外底2顶面设有截面为倒“T”字型的凹槽21,插入件31插入凹槽21内,插入件31外侧涂有胶水,凹槽21表面涂有胶水。
[0022]插入件31分为支撑部311与连接部312,支撑部311设于连接部312下方,支撑部311两侧设有插槽3121。
[0023]凹槽21分为侧粘部211与嵌入部212,侧粘部211下方设有嵌入部212,嵌入部212两侧的中部设有插条2121,插条2121插入插槽3121中。
[0024]插入件31为与凹槽21通过黏胶冷粘连接,胶鞋帮1与鞋底3侧边缝合胶结,胶鞋帮1为人造纤维织布或人造革。
[0025]胶鞋外底2为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聚氨酯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等。
[0026]胶鞋外底2与鞋底3侧面胶接边外侧设有橡胶装饰圈,胶鞋外底2外侧粘有橡胶装饰圈。
[0027]橡胶装饰圈为环形橡胶圈,橡胶装饰圈厚度为0.1-1mm。
[0028]鞋底材料一般采用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聚氨酯橡胶、热塑性橡胶等。耐油胶鞋采用氯丁橡胶、丁腈橡胶,目前胶鞋制造时广泛采用橡胶与塑料(聚乙烯、乙烯-醋
酸乙烯酯树脂、聚氯乙烯等)共混物。
[0029]帮面材料除全胶鞋采用橡胶和里子布外,广泛使用天然和合成纤维织物、皮革、人造革、聚氨酯泡沫塑料、天然和人造毛皮等。制造胶鞋时还使用各种胶粘剂、涂饰剂、金属附件等。
[00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开胶垫脚鞋底,包括胶鞋帮(1)、胶鞋外底(2)以及鞋底(3),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鞋外底(2)与所述鞋底(3)侧边完全贴合,所述鞋底(3)表面与所述胶鞋外底(2)的顶面胶接,所述鞋底(3)表面设有截面为“T”字型的插入件(31),所述胶鞋外底(2)顶面设有截面为倒“T”字型的凹槽(21),所述插入件(31)插入所述凹槽(21)内,所述插入件(31)外侧涂有胶水,所述凹槽(21)表面涂有胶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开胶垫脚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31)分为支撑部(311)与连接部(312),所述支撑部(311)设于所述连接部(312)下方,所述支撑部(311)两侧设有插槽(31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开胶垫脚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分为侧粘部(211)与嵌入部(212),所述侧粘部(211)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红光杜桂梅胡淼
申请(专利权)人:泗阳县昌璟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