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碗坯碗脚凹槽成型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619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19
一种陶瓷碗坯碗脚凹槽成型生产设备,包括有刮刀,还设有圆形的转盘,转盘上安装有若干根圆柱形的竖向支撑杆,每根竖向支撑杆同轴固定连接有一个转轮,转轮安装在转盘下方,每个转轮和对应的竖向支撑杆同步自转;竖向支撑杆和转轮在转盘带动下绕转盘中心轴线公转;在转盘边缘周围还设有姿势校准机构和碗坯按压机构;姿势校准机构包括有两块能竖向移动的水平衬托片,所述碗坯按压机构包括有圆形塑料压块、第二竖向气缸;还设有用于驱动刮刀水平移动的刮刀水平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自动在陶瓷碗坯的碗脚外周刮削出一道环形凹槽,刮削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过程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碗坯碗脚凹槽成型生产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陶瓷生产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碗坯碗脚凹槽成型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图1、图2、图3所示,正立的陶瓷碗8的下部为碗脚81,碗脚81中央形成为凹腔82,陶瓷碗8的顶沿称为碗沿(如图1、图2的碗沿800所示)。传统陶瓷碗的碗脚81多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或者上下等宽的圆柱形,这种设计是为了配合碗坯脱模的需要,其脱模方向如图2箭头所示,在图2中,碗坯8可沿竖向从模具83中脱出。后来,为了增强艺术效果,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碗脚呈上小下大锥度的陶瓷碗,如图3所示,但由于这类陶瓷碗的碗脚呈上小下大的锥度,因此碗坯并不能一次性成型(或者说,碗脚呈上小下大锥度的碗坯无法按照图2所示方式脱模,因为碗脚81无法从竖向顺利脱出),因此只能分步制作碗坯:第一步是先制作出具有圆柱形碗脚的碗坯8,如图4所示,第二步是在圆柱形碗脚81的外表面按照图4中虚线位置刮削去泥皮而形成为一道环形凹槽84,刮削后的碗坯形状如图3所示,此后可将碗坯入窑烧结。
[0003]传统的陶瓷碗脚凹槽成型生产设备包括有刮刀、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碗坯碗脚凹槽成型生产设备,包括有刮刀,所述的陶瓷碗坯形成有碗沿,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圆形的转盘,转盘的转轴为竖向,还设有驱动转盘绕其中心轴线转动的转盘驱动机构;所述转盘上安装有若干根圆柱形的竖向支撑杆,各根竖向支撑杆位于转盘边缘并沿转盘的周向均匀布置,各根竖向支撑与转盘中心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每根竖向支撑杆能绕各自的竖向中心轴线进行自转,每根竖向支撑杆同轴固定连接有一个转轮,转轮安装在转盘下方,每个转轮和对应的竖向支撑杆同步自转;竖向支撑杆和转轮在转盘带动下绕转盘中心轴线公转;还设有驱动转轮自转的转轮驱动机构;在转盘边缘周围还设有姿势校准机构和碗坯按压机构;姿势校准机构包括有两块能竖向移动的水平衬托片,每块水平衬托片对应设有驱动其竖向移动的第一竖向气缸;两块水平衬托片之间留有水平间隙,各根竖向支撑杆绕转盘中心轴线公转的轨迹穿过所述两块水平衬托片之间的间隙;每块水平衬托片的上表面形成有圆弧形定位凸肋,两块水平衬托片的圆弧形定位凸肋的圆弧中心点位置重叠;圆弧形定位凸肋的弧形半径与所述陶瓷碗坯的碗沿直径匹配;圆弧形定位凸肋的圆弧中心点到转盘中心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各根竖向支撑管与转盘中心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水平衬托片与所述陶瓷碗坯形成以下配合关系:当所述陶瓷碗坯倒扣放置在该竖向支撑杆上面、该竖向支撑杆的中心轴线移动到两块水平衬托片的圆弧形定位凸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秋荣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皓明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