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达林专利>正文

一种立体筝码及应用立体筝码的古筝拾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059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立体筝码及应用立体筝码的古筝拾音装置。所述立体筝码包括:连接柱、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设置在第二底座上;第一底座上设置有固定环,连接柱的底端穿过固定环与第二底座接触;连接柱的顶端设置有搁弦槽,搁弦槽用于支撑古筝琴弦;第二底座的下表面呈弧形,第二底座的下表面与古筝面板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立体筝码通过第二底座放置在古筝面板上,第二底座的下表面为弧形,弧形的设计增强了立体筝码与古筝面板的贴合性,提升了立体筝码的平稳性。体筝码的平稳性。体筝码的平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筝码及应用立体筝码的古筝拾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拾音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体筝码及应用立体筝码的古筝拾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古筝通过弦的震动发声,古筝发出的声音为复合音,不同长度的弦声音不一样,不同方向上古筝的音色和声音的大小也不同,所以在对古筝的弹奏进行记录时,希望记录下古筝在任何点上的所有特征,得到最完美的音效。而最常用的麦克风拾音方法,先用麦克风对古筝的弹奏进行录音,根据录音再做多复音基频分析,耗时长,准确度低,不能对古筝的发声进行实时分析,也不能将古筝做成多复音电子乐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筝码及应用立体筝码的古筝拾音装置,将古筝乐器的实时演奏输出为数字演奏指令,实现了古筝到多复音电子乐器的转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筝码,包括:连接柱、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
[0006]所述第一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连接柱的底端穿过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第二底座接触;
[0007]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开设一搁弦槽,所述搁弦槽用于支撑古筝的琴弦;
[0008]所述第二底座的下表面呈弧形,所述第二底座的下表面与古筝面板贴合。
[0009]可选的,所述连接柱还包括:体柱块和圆柱形连杆;
[0010]所述体柱块固定在所述圆柱形连杆的顶端,所述体柱块上设有所述搁弦槽;
[0011]所述圆柱形连杆的底端穿过所述固定环,所述圆柱形连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底座接触。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底座还包括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脚、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支撑台;
[0013]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端均与所述支撑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上;
[0014]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和所述第三支脚组成三脚架结构,所述第一支脚的一端、所述第二支脚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支脚的一端均与所述固定环连接,所述第一支脚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脚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支脚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台的后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和所述第三支脚将所述固定环支撑在所述第一凹槽的正上方;
[0015]所述连接柱的底端穿过所述固定环和所述第一凹槽,所述连接柱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底座接触。
[0016]可选的,所述第二底座包括凹字形固定台和底托;
[0017]所述凹字形固定台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长方体支柱固定在所述底托上;所述底托的下表面为弧形。
[0018]可选的,所述凹字形固定台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第二凹槽;
[0019]所述凹字形固定台的两个凸起分别为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中间;所述第一固定柱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柱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
[0020]可选的,所述第一底座还包括橡胶圈;
[0021]所述橡胶圈设置在所述固定环的内侧,所述圆柱形连杆穿过所述橡胶圈。
[0022]可选的,所述古筝拾音装置包括:古筝、多个压电陶瓷传感器、多路ADC和微控制器;
[0023]所述古筝的多个筝码均为立体筝码;多个所述立体筝码放置在所述古筝的面板上,多个所述立体筝码的底托的下表面与所述古筝的面板贴合;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立体筝码的第二凹槽内,所述立体筝码的圆柱形连杆底端与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接触;所述立体筝码用于支撑琴弦,并将琴弦振动所产生的应力传导至多个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
[0024]多个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与所述多路ADC的输入端连接,多个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用于产生模拟电信号,并将所述模拟电信号传输给所述多路ADC;
[0025]所述多路ADC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多路ADC用于将模拟电信号转换成数字电信号,并将数字电信号传输给所述微控制器;
[0026]所述微控制器用于将所述多路ADC产生的数字信号的频率和振幅转换成MIDI格式或OSC格式的音乐演奏指令。
[0027]可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古筝拾音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橡胶垫;
[0028]多个所述第一橡胶垫放置于多个所述压电陶瓷传感器的上面,所述第一橡胶垫与所述圆柱形连杆的底端接触;多个所述第一橡胶垫用于吸收古筝琴弦的高频振动部分。
[0029]可选的,所述古筝拾音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橡胶垫;
[0030]多个所述第二橡胶垫放置于所述古筝面板与所述立体筝码的底托的下表面之间。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中立体筝码通过第二底座放置在古筝面板上,第二底座的下表面为弧形,弧形的设计增强了立体筝码与古筝面板的贴合性,提升了立体筝码的平稳性;
[0033]本专利技术将古筝的“人”字形筝码替换为立体筝码,结合压电陶瓷传感器、多路ADC和微控制器,实时获取古筝乐器的演奏,将古筝演奏实时转换为数字演奏指令,准确度和整合度高,实现了对古筝演奏的实时分析,并实现了古筝到多复音电子乐器的转变。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筝码及应用立体筝码的古筝拾音装置的结构图;
[0036]图2为连接柱的结构图;
[0037]图3为第一底座的结构图;
[0038]图4为第二底座的结构图;
[0039]图5为微控制器中的算法流程图;
[0040]符号说明:1-搁弦槽,2-体柱块,3-圆柱形连杆,4-固定环,5-第一支脚,6-第二支脚,7-第三支脚,8-支撑台,9-第一支撑柱,10-第二支撑柱,11-凹字形固定台,12-第二凹槽,13-第一固定孔,14-第二固定孔,15-第一固定柱,16-第二固定柱,17-长方体支柱,18-底托,19-第一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筝码及应用立体筝码的古筝拾音装置,将古筝乐器的实时演奏输出为数字演奏指令,实现了古筝到多复音电子乐器的转变。
[004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筝码,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柱、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连接柱的底端穿过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第二底座接触;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开设一搁弦槽,所述搁弦槽用于支撑古筝的琴弦;所述第二底座的下表面呈弧形,所述第二底座的下表面与古筝面板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筝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还包括:体柱块和圆柱形连杆;所述体柱块固定在所述圆柱形连杆的顶端,所述体柱块上设有所述搁弦槽;所述圆柱形连杆的底端穿过所述固定环,所述圆柱形连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底座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筝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还包括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脚、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端均与所述支撑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和所述第三支脚组成三脚架结构,所述第一支脚的一端、所述第二支脚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支脚的一端均与所述固定环连接,所述第一支脚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脚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支脚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台的后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第二支脚和所述第三支脚将所述固定环支撑在所述第一凹槽的正上方;所述连接柱的底端穿过所述固定环和所述第一凹槽,所述连接柱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底座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筝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包括凹字形固定台和底托;所述凹字形固定台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长方体支柱固定在所述底托上;所述底托的下表面为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筝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字形固定台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第二凹槽;所述凹字形固定台的两个凸起分别为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达林
申请(专利权)人:张达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