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透用单针双腔导管外固定套盒加套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52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透用单针双腔导管外固定套盒加套索,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盒、盒盖、套索;所述固定盒为长方体板,上表面有一个Y型槽—单针双腔导槽;所述套索将固定盒固定在单针双腔导管留置的头部或腿部;所述盒盖是固定盒的盖子,形状与固定盒相同,能紧扣在固定盒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可有效保证血透用单针双腔导管体外部分充分固定,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延长血透用单针双腔导管使用寿命。双腔导管使用寿命。双腔导管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透用单针双腔导管外固定套盒加套索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透用单针双腔导管外固定套盒加套索。

技术介绍

[0002]血液透析是肾功能严重受损、电解质严重紊乱的患者排出血肌酐、尿素氮等代谢废物,纠正电解质紊乱的一种较安全、有效途径。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但是血管通路也是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对因各种原因导致急性肾功衰、慢性肾功衰没有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内瘘未成熟、流量不足、阻塞或感染等暂时不能使用内瘘或出现危急生命的并发症需要急诊透析者,在这些情况下单针双腔导管就作为血管通路的一种最迅速的选择,可以为急需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暂时性的血管通路,为抢救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赢得时间。单针双腔导管置入术为侵入性操作主要有三种留置方法,包括股静脉置入、颈内静脉置入和锁骨下静脉置入,其中股静脉置入和颈内静脉置入法是临床最常用血管留置法,具有成功率高、操作简便、血流量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肾功能衰竭治疗。血透用单针双腔导管尾部呈“Y”形的两支管道的颜色有红、蓝之分,分别表示动脉端和静脉端。接口处均用肝素帽封闭,外层用两块无菌纱布包裹,保持无菌。但包裹后的单针双腔导管皮肤外露部分较长,约为12

15cm左右,容易牵拉导管引起置管处出血、脱管、折断、破裂及感染等问题最终导致导管功能丧失,影响透析安全,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固定不当会加重患者不适感,更重要的是会对导管的留置、血透造成影响,加重患者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所以血透用单针双腔导管除了缝针的固定外,加强外露导管的固定也很重要。如何对其进行正确使用、有效的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便显得尤为重要。
[0003]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0004]头颈部和腿部的单针双腔导管在固定过程中,置管脱落、折断、破裂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导管使用寿命降低,多次置管损伤患者的血管,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并且重新置管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浪费医疗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血透用单针双腔导管外固定套盒加套索,包括固定盒、盒盖、套索;所述固定盒为长方体板,上表面有一个Y型槽—单针双腔导槽;所述套索将固定盒固定在单针双腔导管留置的头颈部或腿部;所述盒盖是固定盒的盖子,形状与固定盒相同,能紧扣在固定盒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单针双腔导槽为Y型槽,最前端是针头座槽,通向固定盒外,针头座槽后面是Y型的分岔—双腔导管槽,双腔导管槽上有导管矩形固定座槽,单针双腔导槽的末端是矩形导管接头阀槽,双腔导槽为Y型槽的末端未通向固定盒之外。
[0007]进一步的,所述套索由两根尼龙带构成,尼龙带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盒的侧面,其中
一根尼龙带的末端带有日字扣,两根尼龙带通过日字扣连接;固定盒上至少有两根套索。
[0008]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9]该外固定套盒将单针双腔导管放置在与单针双腔导管外形吻合的槽内并用盖子盖住,再用套索固定在大腿或者头颈部,套索可以调整长度使固定套盒适应不同的病人,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方便,可有效保证血透用单针双腔导管体外部分充分固定,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延长血透用单针双腔导管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1]图1为血透用单针双腔导管外固定套盒加套索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单针双腔导管槽的示意图;
[0013]说明书附图中各部件及其标号如下:
[0014]固定盒1、盒盖2、套索3、单针双腔导管槽4、日字扣5。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6]实施例Ⅰ[0017]本技术的血透用单针双腔导管外固定套盒加套索的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固定盒1、盒盖2、套索3;所述固定盒为长方体板,上表面有一个Y型槽—单针双腔导管槽4;所述套索3将固定盒 1固定在单针双腔导管留置的头部或腿部;所述盒盖2是固定盒1的盖子,形状与固定盒1相同,能紧扣在固定盒1上。
[0018]所述单针双腔导管槽4为Y型槽,最前端是针头座槽,通向固定盒外,针头座槽后面是Y型的分岔—双腔导管槽,双腔导管槽上有导管矩形固定座槽,单针双腔导槽的末端是矩形导管接头阀槽,双腔导槽为Y型槽的末端未通向固定盒之外;单针双腔导槽4的形状。
[0019]所述是套索3由两根尼龙带构成,尼龙带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盒1 的侧面,其中一根尼龙带的末端带有日字扣5,两根尼龙带通过日字扣5连接,并通过日字扣5调整尼龙带的长度;固定盒1上至少有两根套索3。
[0020]实施例Ⅱ[0021]本技术的血透用单针双腔导管外固定套盒加套索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2]使用时将置入的单针双腔导管按形状放置在固定盒1内的单针双腔导管槽4内后盖上盒盖2,套索3绕过头颈部或大腿将固定盒1 固定住,用日字扣5调整固定的松紧。
[0023]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透用单针双腔导管外固定套盒加套索,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盒、盒盖、套索;所述固定盒为长方体板,上表面有一个Y型槽—单针双腔导槽;所述套索将固定盒固定在单针双腔导管留置的头部或腿部;所述盒盖是固定盒的盖子,形状与固定盒相同,能紧扣在固定盒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用单针双腔导管外固定套盒加套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针双腔导槽为Y型槽,最前端是针头座槽,通向固定盒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郭敏蔡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