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采收天麻的箱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03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深埋地下空间中用箱栽连续栽植、收获鲜天麻的新方法,其核心是将经过冬眠的天麻的种栽分期分批栽植于带有培养料和菌棒的培养箱中,接菌后将培养箱置于17-22℃恒温环境中,即可实现天麻的连续种植、收获与加工,此方法为天麻的稳产与高产开创了新的途径并可大量节约人力、物力,能源与场地。(*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采收天麻的箱栽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麻的人工箱式栽培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深埋地下空间可连续种植与收获鲜天麻的人工箱栽方法,属于草本植物人工栽培
天麻是一种传统名贵的中药,有″国宝″之称,应用天麻治病健身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列天麻为上品,1590~1596年成书的<本草纲目>,集以往之大成,对天麻的药效做过如下的阐述:天麻:″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久服益气,轻身长年。治冷气痹,瘫痪不随,语多恍惚,善惊失志。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鬼疰,通血脉,开窍。服食无忌。治风虚眩运头痛″。近年有将天麻用作高空飞行人员的脑保健药物,可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日本用天麻治疗老年性痴呆症,总有效率达81.8%。天麻一般与其它中药配合使用,也可单独服用,目前在我国以天麻为主的药物主要用做以下疾病的治疗:惊风抽搐、肢体麻木,手足不遂,头痛眩晕,冠心病,心绞痛,面肌痉挛等,天麻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六种微量元素Fe、Cr、Cu、Mn、B、En,宏量元素Ca、K、Mg、P,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多种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需的氨基酸,如门冬氨基酸,苏氨酸、蛋氨酸等。广大药农中流传着″天麻是聚宝盆,利国又利民″的谚语,天麻显赫的药用和经济价值,使它在阻国医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前进,科学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野生天麻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它的需求。故自1956年以来我国广泛开展了天麻的人工栽培,目前已有室外的陆地栽,室内的箱栽、瓶栽等方法,均为人为的制造出野生天麻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由人工在适当的气候条件下,在室内外栽种后经过8~12个月的生长期即可收获新的天麻。天麻是一种以蜜环菌为食料的高等草本寄生药用植物,属兰料,无根无绿色叶片,不能依赖光合作用制造营养,它与蜜环菌营共生生活,是靠消化蜜环菌为营养而生长繁殖的,在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下生长期为240-300天,其繁殖方法有两种,即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以天麻自身的球茎为母体,在同化蜜环菌的前提下进行多次分枝,直接产生数以百计的大、小天麻球茎的新的个体,它是在没有特殊分化的两性细胞或性器官参与下完成的,故称无性繁殖,此法在天麻整个生命活动中有重要地位,即它是产生商品麻的主要方式,通常以繁殖力强的白麻做母体(又称种栽)进行无性繁殖,其生长成熟后即为天麻球茎,也称箭麻。有性繁殖是通过栽植种麻(即箭麻)使其抽苔、开花采用人工同花或异花授粉,产生繁殖系数高的种子,栽植后培育出新的种栽、以提高天麻的产量,这是因为实践证明无性繁殖的天麻经过数代栽种即产生退化现象,必须及时更换用种子繁殖的天麻做种栽才能不断的稳定和提高天麻的产量。        传统的栽植天麻的方法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完全依赖自然条件下气温的变化去适应天麻的生长需要,如天麻种栽需冬眠以孕育生机,人们则选择秋收冬贮,天麻生长温度在17-22°最好,人们则选择春栽夏长。以无性繁殖为例,天麻种栽需经过冬眠期、接菌期、生长期共一年左右时间,天麻才可完成一个生长周期,有性繁殖则需要2年半左右时间才可产生出所需的种栽,也就是说传统箱栽天麻完全是在自然条件下完成,只能做到一年一种一收,这种集中栽-->植,集中收获天麻的方法具有以下的缺点:1.收获天麻的周期长,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有时市场急需成品麻,但天麻要滞后300天才可供货,反之,天麻大量收获时市场又未必有大的需求。2.自然条件下天麻种栽与种麻的冬眠温度随外界气候条件而变化,忽高忽低难以控制,低温易冻高温易烂,均会影响来年天麻的生长。3.天麻的产量与占地面积成正比,要想产量高,必须占用大量的栽植面积。4.集中栽种与收获给成品麻的贮藏与加工造成困难,鲜天麻收获后必须及时加工,否则将会造成鲜天麻腐烂变质,若盲目增加人力、物力、设备集中加工,由于天麻生长周期长,不但投资大,而且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若增设许多制冷设备将鲜天麻保存起来,逐步加工,会造成能源与空间的大量浪费。如果分散加工,又会造成加工质量难以统一,以至影响天麻的药效。5.栽种天麻是一项带有一定技术性的熟练工种,且栽种是关键,后期管理极简单,故适宜操作人员连续工作,熟练操作,传统种植方法,每栽种一次时间间隔达一年之久,栽种技术易生疏,不利于天麻产量的提高。针对以上弊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深埋地下空间以箱式栽植天麻、使天麻的种植、收获与加工可连续进行的新方法,以实现天麻的定期栽植、收获与加工,甚至可实现天麻的日种、日收及其制品的日加工,这样减少了人力、物力、设备、场地、能源的闲置与浪费,不但可提高天麻的产量,而且由于加工及时还可以大大的提高天麻的药效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天麻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的中药材,目前尚未发现国际上人工种植天麻的资料,传统的种植方法可参见1984年,由王连贵主编的″实用天麻栽培法″第六节″天麻箱栽技术″详见对比文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地下闲置的空间将名贵中药材一天麻的一年一种一收变为可按所需时段连续操作的过程,以满足人们对天麻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续采收天麻的箱栽方法,在带孔的培养箱1内填充基础培养料2,将经过培养、上面带有蜜环菌菌索的菌棒3分层放入培养箱中1中,每层用培养料填充至菌棒高度二分之一时,紧靠菌棒按一定距离栽种天麻的种栽,培养箱1顶部复盖培养料与箱口平,并浇透清水,其特征在于:a).将天麻的种栽和种麻集中统一、存放于0-5°的恒低温下冬眠,无性繁殖用的种栽冬眠15天以上,有性繁殖用的种麻冬眠50天以上,无性繁殖时,将冬眠后的种栽分时段、按先后顺序栽植于装有培养料2和菌棒3的培养箱1中,有性繁殖时将种麻栽植于装有培养料2的培养箱1中,开花结子后再将种子栽植于装有培养料2和菌棒3的培养箱1中。b).无性繁植时将栽植有渡过冬眠期的天麻种栽的培养箱1放在10℃左右的环境中,使其渡过18-30天的接菌期后,再将培养箱1置于17-22℃的恒温环境中200~300天;c).有性繁殖时将渡过冬眠期的天麻种麻分时段栽植于填充有培养料2的培养箱1中,将培养箱1放置于20-24℃环境中约50天左右,开花结子后,将栽有种子的培养箱移入17-22℃环境中200-300天d).在深埋地下空间中采用空气导入及增温换气法维持17-22°℃的恒定温度。用做无性繁殖的种栽需要在0-5℃的恒低温条件下冬眠15--->300天,其间以日、月或其它时段划分,按先后顺序,将冬眠后的种栽逐层栽植于装有培养料2和菌棒3的培养箱1中。让栽植完毕天麻种栽的培养箱1在10-12℃环境中渡过约18-30天的接菌期。将栽植有已渡过冬眠期和接菌期天麻种栽的培养箱1放置于17-22℃的恒温环境中渡过200-300天的生长期。有性繁殖时将在0-5℃恒低温中冬眠50-60天的天麻的种麻按需要的时间分时段栽植于填充有培养料2的培养箱1中,将培养箱1放置于22-24°恒温环境中开花结耔后再将栽有天麻种子的培养箱放入17-22℃的恒温环境中200-300天。采用将高于17-22℃的外界空气引入地下空间及当外界温度低于17-22℃时适当通入热风的换气方法保证地下深埋空间内的17-22℃的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采收天麻的箱栽方法,在带孔的培养箱(1)内填充基础培养料(2),将经过培养、上面带有蜜环菌菌索的菌棒(3)分层放入培养箱(1)中,每层用培养料填充至菌棒高度二分之一时,紧靠菌棒按一定距离栽种天麻的种栽,培养箱(1)顶部复盖培养料(2)与箱口平,并浇透清水,其特征在于:a).将天麻的种栽和种麻集中统一、存放于0-5°的恒低温下冬眠,无性敏殖用的种栽冬眠15天以上,有性繁殖用的种麻冬眠50天以上,无性繁殖时,将冬眠后的种栽分时段、按先后顺序栽植于装有培养料(2)和菌棒 (3)的培养箱(1)中,有性繁殖时将种麻分时段栽植于装有培养料(2)的培养箱(1)中,开花结子后再将种子栽植于装有培养料(2)和菌棒(3)的培养箱(1)中。b).无性繁殖时将栽植有渡过冬眠期的天麻种栽的培养箱(1)放在10℃左右的环境中 ,使其渡过18-30天的接菌期后,再将培养箱(1)置于17-22℃的恒温环境中200~300天;c).有性繁殖时将渡过冬眠期的天麻种麻分时段栽植于填充有培养料(2)的培养箱(1)中,将培养箱(1)放置于20-24℃环境中约50天左右;结 子后将栽植有种子的培养箱移入17-22℃环境中200-300天;d).在深埋地下空间中采用空气导入及增温换气法维持17-22℃的恒定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采收天麻的箱栽方法,在带孔的培养箱(1)内填充基础培养料(2),将经过培养、上面带有蜜环菌菌索的菌棒(3)分层放入培养箱(1)中,每层用培养料填充至菌棒高度二分之一时,紧靠菌棒按一定距离栽种天麻的种栽,培养箱(1)顶部复盖培养料(2)与箱口平,并浇透清水,其特征在于:a).将天麻的种栽和种麻集中统一、存放于0-5°的恒低温下冬眠,无性繁殖用的种栽冬眠15天以上,有性繁殖用的种麻冬眠50天以上,无性繁殖时,将冬眠后的种栽分时段、按先后顺序栽植于装有培养料(2)和菌棒(3)的培养箱(1)中,有性繁殖时将种麻分时段栽植于装有培养料(2)的培养箱(1)中,开花结子后再将种子栽植于装有培养料(2)和菌棒(3)的培养箱(1)中。b).无性繁殖时将栽植有渡过冬眠期的天麻种栽的培养箱(1)放在10℃左右的环境中,使其渡过18-30天的接菌期后,再将培养箱(1)置于17-22℃的恒温环境中200~300天;c).有性繁殖时将渡过冬眠期的天麻种麻分时段栽植于填充有培养料(2)的培养箱(1)中,将培养箱(1)放置于20-24℃环境中约50天左右;结子后将栽植有种子的培养箱移入17-22℃环境中200-300天;d).在深埋地下空间中采用空气导入及增温换气法维持17-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致公关维真李承军高滋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西城区人民政府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