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供电器及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019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供电器及供电系统。太阳能供电器包括升温装置,设置在使用地;供电装置,设置在所述升温装置内,并与所述升温装置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在使用地,与所述供电装置电性连接;该太阳能供电器能够解决冬季太阳能光伏蓄电池在天气寒冷时加热时热量流失率大、加热不均匀、安装繁琐和搬运困难的技术问题;以有效的对太阳能蓄电池进行加热,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利用率,节省购买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供电器及供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伏

,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供电器及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能蓄电池作为太阳能供电方式的一种供电器,其实质上是“蓄电池”在太阳能光伏发电中的应用,目前采用的主要有铅酸免维护蓄电池、普通铅酸蓄电池,胶体蓄电池和碱性镍镉蓄电池四种。国内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太阳能蓄电池主要是铅酸免维护蓄电池和胶体蓄电池,这两类蓄电池,因为其固有的“免”维护特性及对环境较少污染的特点,很适合用于性能可靠的太阳能电源系统,特别是无人值守的工作站。一般来说,蓄电池的最适于工作环境温度为25度,当蓄电池处于低温时,电解液的粘度降低,导电性下降,活性物质的活性也会降低,会使电解液的浓度差变大,极化增强,使充电提前终止,电池储能受阻;其次,低温时电解液的电阻增大,导致本就已经减少了的容量难以放出来;因此蓄电池温度的高低显的尤为重要。为此,现有技术中采取了以下几种对蓄电池的防冻措施:1、在蓄电池的周围增加物理防冻层;2、在蓄电池的周围通上暖气;3、在蓄电池的周围安装电加热管。首先增加物理防冻层由于不能自身发热所以防冻效果并不理想;其次在蓄电池的周围通有暖气的做法安装繁琐、成本较高并且安装繁琐,而且受暖气的限制;而蓄电池周围安装电加热管的由于是管状的,加热不均匀且热量流失率大安装繁琐;目前尚未有一种能够在天气寒冷时对太阳能蓄电池加热时热量流失率小、加热均匀、便于安装和搬运的太阳能供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供电器,该太阳能供电器能够解决冬季太阳能光伏蓄电池在天气寒冷时加热时热量流失率大、加热不均匀、安装繁琐和搬运困难的技术问题,以有效的对太阳能蓄电池进行加热,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利用率,节省购买和维护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供电器,包括:升温装置,设置在使用地;供电装置,设置在所述升温装置内,并与所述升温装置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在使用地,与所述供电装置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在使用地,通过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当太阳能的光能转化为电能时,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所以太阳能电池组件将转化后的电能传输至供电装置,通过负载与供电装置相连,以达到供电的目的,进而实现传统太阳能供电器最基本的功能;由于供电装置设置在升温装置内,并与升温装置电性连接,因为供电装置是带电的,所以升温装置接通电源后可以为设置在升温装置内的供电装置进行升温,并且由于供电装置是设置在升温装置内的,因此当升温装置进行加热时,其产生的热量围绕着供电装置以均匀加热,并且供电装置是设置升温装置内的,而使热量尽可能的被供电装置所利用,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减少热量流失,此外,由于升温装置与供电装置作为一个整体,因此便于安装和搬运。与本技术不同,由于传统的此类太阳能供电器由于采用的是物理防冻层、水暖和加热管等来起到蓄电池的防冻效果,这不仅热量流失率大、加热不均匀、不方便搬运和安装。与传统的太阳能供电器相比,本技术的太阳能供电器在对供电装置进行加热时不仅热量流失率小、加热均匀,而且便于安装和搬运的优点,以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省购买和维护成本,进而延长供电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供电装置的使用率。根据本技术的太阳能供电器可以具有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升温装置包括:电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供电装置外表面,并与所述供电装置电性连接。感温装置,分别与所述电加热装置和所述供电装置相连。电加热装置设置在供电装置外表面,并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由于供电装置是与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的,因此供电装置是带电的,电加热装置通过与供电装置相连,可以为供电装置外表面进行加热,以增加供电装置的温度;感温装置分别与电加热装置和供电装置相连,当感温装置通电后,即可感应供电装置的温度,以确认周围环境温度是否需要进行加热,避免电加热装置持续升温而使得供电装置带来不利影响(如烧坏)。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感温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器,与电加热装置相连,并与所述供电装置相连;温度传感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相连,并与所述供电装置相连。通过温度传感装置与第一控制器相连;第一控制器与电加热装置相连;当温度传感装置和第一控制器工作时,当温度传感装置感应到供电装置的温度时,会将相应的感应数据发送至第一控制器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需要对供电装置进行加热。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支架,设置在使用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的顶部;第二控制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并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为使太阳能电池板能照射更多的阳光以得到光能,因此将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支架的顶部;太阳能电池板连接通过第二控制器与供电装置连接,以确定是否需要对供电装置进行供电。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包括:逆变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逆变器与第二控制器相连,第二控制器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由于太阳能电池板转化的电能是直流电,为适应更多种类的负载,因此特设置逆变器,以将直流电能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以供负载使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包括:空气开关,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相连,并与所述供电装置相连。空气开关与第二控制器相连,并与供电装置相连;当供电装置出现短路等电路中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通过空气开关的设置,就会使得供电装置与第二控制器断开,以使供电装置与太阳能电池板断开,防止由于短路等故障而导致起火等意外的发生。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升温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第一箱体内设有第二控制器与升温装置,通过第一箱体的设置,可以遮挡风雨,避免因天气下雨等外界天气变化而使第二控制器与升温装置损坏进而导致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供电器无法正常工作;此外,通过第一箱体的设置,还能起到隔热的作用,以进一步减少由于气温低而导致太阳能供电器不能使用的情形。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箱体内还设有第二箱体,所述升温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为进一步减少升温装置的热量流失,特设置有第二箱体,进而使升温装置能够更好地升温、加热。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箱体内壁还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是由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层。为使因升温装置加热而耗费供电装置的电能以及阻滞升温装置的热流传递,因此在第二箱体内壁设有由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层。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供电系统,包括负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太阳能供电器,与所述负载连接。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供电装置外设置升温装置使供电装置的温度上升,使得对供电装置加热时热量流失率小、加热均匀并且方便搬运和安装的优点,以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省购买和维护成本,进而延长供电装置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供电装置的使用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供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升温装置(1),设置在使用地;/n供电装置(2),设置在所述升温装置(1)内,并与所述升温装置(1)电性连接;/n太阳能电池组件(3),设置在使用地,与所述供电装置(2)电性连接;/n其中,/n所述升温装置(1)包括:/n电加热装置(11),设置在所述供电装置(2)外表面,并与所述供电装置(2)电性连接;/n感温装置(12),分别与所述电加热装置(11)和所述供电装置(2)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供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温装置(1),设置在使用地;
供电装置(2),设置在所述升温装置(1)内,并与所述升温装置(1)电性连接;
太阳能电池组件(3),设置在使用地,与所述供电装置(2)电性连接;
其中,
所述升温装置(1)包括:
电加热装置(11),设置在所述供电装置(2)外表面,并与所述供电装置(2)电性连接;
感温装置(12),分别与所述电加热装置(11)和所述供电装置(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供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装置(12)包括:
第一控制器(121),与电加热装置(11)相连,并与所述供电装置(2)相连;
温度传感装置(122),与所述第一控制器(121)相连,并与所述供电装置(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供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3)包括:
支架(31),设置在使用地;
太阳能电池板(32),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31)的顶部;
第二控制器(33),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生刘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睿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