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冷式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007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冷式储能系统,包括:电池模组;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模组的储能箱体;空调系统,其蒸发器为盘管结构,且所述盘管结构绕所述储能箱体的内侧壁环绕分布。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冷式储能系统,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集装箱式储能系统体积大、容积利用率低以及资源、成本浪费较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冷式储能系统
本技术涉及储能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冷式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储能系统是使用锂电池等,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并能按要求释放电能的一种电力装置,主要应用在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等系统。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现有技术中,集装箱式的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空调恒温系统、消防系统、环测试系统以及安防照明系统等。其中,空调恒温系统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相同,空调设置有蒸发器和风机,并且通过风机将通过蒸发器换热降温后的冷空气吹至集装箱内部,实现恒温控制。在安装布局方面,只是将电池、空调恒温系统等进行了简单的机械堆叠、排布,相互间没有过密的关系与交叉,体积巨大,单位容积利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储能系统投资成本的增加。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集装箱式储能系统体积大、容积利用率低、以及造成的资源、成本的浪费,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冷式储能系统,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集装箱式储能系统体积大、容积利用率低以及资源、成本浪费较严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冷式储能系统,包括:电池模组;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模组的储能箱体;空调系统,其蒸发器为盘管结构,且所述盘管结构绕所述储能箱体的内侧壁环绕分布。优选地,所述储能箱体的箱壁包括保温层,所述盘管结构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内侧。优选地,所述储能箱体的内侧壁设置有沟槽,所述盘管结构安装于所述沟槽内。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为磷酸铁锂电池模组或者三元锂电池模组。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为能够自动控制所述储能箱体的内部环境温度始终处于预设范围内的恒温空调系统。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能箱体外部的压缩机、冷凝器、干燥罐和膨胀阀,所述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干燥罐及所述膨胀阀通过冷媒管路系统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内冷式储能系统,包括电池模组、储能箱体和空调系统,其中,空调系统为包括蒸发器的空调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技术提供的蒸发器为盘管结构,而且盘管结构环绕分布在储能箱体的内侧壁上。如此设置,空调系统的蒸发器直接环绕储能箱体的内侧壁设置,能够迅速均匀地与储能箱体内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储能箱体内的快速降温。本技术通过将蒸发器设置成盘管结构,而且环绕分布在储能箱体的内侧壁上,如此设置,不需要在储能箱体内部设置空调内机,有效节省了储能箱体内部空间,提高了储能箱体内的容积利用率,将空调系统和储能箱体有效地进行结合,进而也避免了资源和成本的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内冷式储能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中:1、储能箱体;2、蒸发器;3、保温层;4、压缩机;5、冷凝器;6、干燥罐;7、膨胀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参看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内冷式储能系统,包括电池模组、储能箱体1和空调系统,其中,电池模组优选为磷酸铁锂电池模组或者三元锂电池模组,将电池模组设置在储能箱体1内,储能箱体1内需具备恒温功能,以确保电池模组在恒温状态下进行工作。本实施例中,空调系统的蒸发器2为盘管结构,盘管结构环绕分布在储能箱体1的内侧壁上,比如,可以均匀分布在储能箱体1的四个内侧壁上。当然,也可分布在其它位置,比如,四个侧壁以及顶壁上。空调系统还包括其它功能部件,比如,还包括设置在储能箱体1外部的压缩机4、冷凝器5、干燥罐6和膨胀阀7,其中,蒸发器2、压缩机4、冷凝器5、干燥罐6及膨胀阀7通过冷媒管路系统相连接。上述功能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相同,本文不再进行具体赘述。如此设置,空调系统的蒸发器2盘绕分布在储能箱体1的内侧壁上,能够均匀地与储能箱体1内部环境进行充分换热。而且该种方式为无风扇换热,不需要在储能箱体1内部设置空调系统的室内机,大大节省了储能箱体1内的空间。而且降空调系统与储能箱体1的内壁进行了结合,提高了储能箱体1内的容积利用率,进而也避免了资源和成本的浪费。本实施例提供的优选方案中,在储能箱体1的箱壁包括保温层3,该保温层3可具体为发泡材料制成的发泡层,如此设置,能够有效保证外部环境对储能箱体1的内部环境温度造成影响。为了方便安装以及进一步节省蒸发器2盘管占用的箱内空间,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储能箱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沟槽,盘管结构安装于沟槽内。如此设置,盘管结构隐藏在沟槽中,节省了空间而且避免盘管被碰损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冷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池模组;/n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模组的储能箱体;/n空调系统,其蒸发器为盘管结构,且所述盘管结构绕所述储能箱体的内侧壁环绕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冷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模组;
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模组的储能箱体;
空调系统,其蒸发器为盘管结构,且所述盘管结构绕所述储能箱体的内侧壁环绕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冷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箱体的箱壁包括保温层,所述盘管结构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冷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箱体的内侧壁设置有沟槽,所述盘管结构安装于所述沟槽内。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华王业林王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梵杰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