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电池包软包电池模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064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电池包软包电池模块结构,涉及锂电池领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软包电芯、方通、模块隔板、导流排和模块盖板;软包电芯内置于方通内,方通的上端口的侧壁设有第一卡口,模块隔板盖设于方通口,模块隔板的下侧外壁设有与第一卡口卡接的第一卡勾,模块隔板的上端设有固定导流排的内腔,导流排固定于内腔内,软包电芯的极耳自内腔连接至导流排,模块隔板上端向上设有第二卡勾,模块盖板盖设于内腔上,模块盖板上设有与第二卡勾卡接的第二卡口。保证软包电芯在方通内部的牢固,不会让软包电芯极耳在焊接后跟随隔板有微小的位移,能够改善内部电芯的牢固性,避免震动的过程中给极耳造成应力集中或者造成损害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电池包软包电池模块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电池包软包电池模块结构,主要涉及锂电池领域。
技术介绍
现在隔板与方通是自然放在方通上面,方通与隔板固定采用间隙配合,内部灌封胶来做固定电芯,这样焊接电池的极耳有应力集中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用电池包软包电池模块结构,保证软包电芯在方通内部的牢固,不会让软包电芯极耳在焊接后跟随隔板有微小的位移,能够改善内部电芯的牢固性,避免震动的过程中给极耳造成应力集中或者造成损害的风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软包电芯、方通、模块隔板、导流排和模块盖板;所述软包电芯内置于所述方通内,所述方通的上端口的侧壁设有第一卡口,所述模块隔板盖设于所述方通口,所述模块隔板的下侧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口卡接的第一卡勾,所述模块隔板的上端设有固定所述导流排的内腔,所述导流排固定于所述内腔内,所述软包电芯的极耳自所述内腔连接至所述导流排,所述模块隔板上端向上设有第二卡勾,所述模块盖板盖设于所述内腔上,所述模块盖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勾卡接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电池包软包电池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包电芯(2)、方通(1)、模块隔板(3)、导流排(4)和模块盖板(5);/n所述软包电芯(2)内置于所述方通(1)内,所述方通(1)的上端口的侧壁设有第一卡口(6),所述模块隔板(3)盖设于所述方通(1)口,所述模块隔板(3)的下侧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口(6)卡接的第一卡勾(7),所述模块隔板(3)的上端设有固定所述导流排(4)的内腔,所述导流排(4)固定于所述内腔内,所述软包电芯(2)的极耳自所述内腔连接至所述导流排(4),所述模块隔板(3)上端向上设有第二卡勾(8),所述模块盖板(5)盖设于所述内腔上,所述模块盖板(5)上设有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电池包软包电池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包电芯(2)、方通(1)、模块隔板(3)、导流排(4)和模块盖板(5);
所述软包电芯(2)内置于所述方通(1)内,所述方通(1)的上端口的侧壁设有第一卡口(6),所述模块隔板(3)盖设于所述方通(1)口,所述模块隔板(3)的下侧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口(6)卡接的第一卡勾(7),所述模块隔板(3)的上端设有固定所述导流排(4)的内腔,所述导流排(4)固定于所述内腔内,所述软包电芯(2)的极耳自所述内腔连接至所述导流排(4),所述模块隔板(3)上端向上设有第二卡勾(8),所述模块盖板(5)盖设于所述内腔上,所述模块盖板(5)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勾(8)卡接的第二卡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电池包软包电池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隔板(3)的下端设有外围收缩设置有衔接段(12),所述衔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占巍李斌郝云泽廖诗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吉宏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