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04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其包括外壳以及分别设置在外壳内的电动装置和操作机构,电动装置包括驱动相连的电动机和齿轮组,操作机构包括枢转设置在外壳上且与齿轮组驱动配合的联动件;所述电动装置驱动联动件转动使断路器合闸/分闸所述齿轮组包括多个齿轮,各齿轮均为直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断路器,其电动装置结构紧凑、工作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断路器按照安装方式分为固定式、插入式、抽屉式,是一种既能实现手动操作、又具备自动进行过载、短路、欠压等保护功能的电器开关。现有断路器多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断路器的电操机构采用蜗轮蜗杆、斜齿轮、直齿轮结合方式实现,但是蜗轮蜗杆传动效率低且可靠性较低,同时占用空间大。2、现有断路器,其内部电路的导电板与接线端子连接时,多采用导电板与接线端子的夹线板(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梳齿板)焊接的接线方式,但是由于断路器设计存在误差、生产工艺存在不一致性以及安装设备的差异,导致上述接线方式不利于安装,给用户使用造成困扰。3、现有断路器,其信号采样装置相对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断路器的内部布局,对断路器的设计布局造成了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断路器,其电动装置结构紧凑、工作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其包括外壳1a以及分别设置在外壳1a内的电动装置3和操作机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其包括外壳(1a)以及分别设置在外壳(1a)内的电动装置(3)和操作机构(2),电动装置(3)包括驱动相连的电动机(31)和齿轮组,操作机构(2)包括枢转设置在外壳(1a)上且与齿轮组驱动配合的联动件(20);所述电动装置(3)驱动联动件(20)转动使断路器合闸/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多个齿轮,各齿轮均为直齿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其包括外壳(1a)以及分别设置在外壳(1a)内的电动装置(3)和操作机构(2),电动装置(3)包括驱动相连的电动机(31)和齿轮组,操作机构(2)包括枢转设置在外壳(1a)上且与齿轮组驱动配合的联动件(20);所述电动装置(3)驱动联动件(20)转动使断路器合闸/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多个齿轮,各齿轮均为直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齿轮与联动件(20)的轴线彼此平行,电动机(31)的轴向平行于联动件(20)的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与联动件(20)驱动相连的按钮机构(1),按钮机构(1)驱动联动件(20)转动,使断路器合闸/分闸。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20)被驱动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使断路器合闸/分闸。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a)内的齿轮箱(3-0),齿轮箱(3-0)包括箱体(30),齿轮组还包括与电动机(31)驱动相连的传动齿轮组(32),电动机(31)和传动齿轮组(32)分别设置在箱体(3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0)包括并排设置且彼此连通的电动机装配腔(303)和齿轮装配腔(304),电动机(31)限位在电动机装配腔(303)内,传动齿轮组(32)设置在齿轮装配腔(304)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0)包括动力输出孔(305),传动齿轮组(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科军顾斌斌杨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