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封闭导电回路隔离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02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隔离开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半封闭导电回路隔离开关,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对称设有两个支柱绝缘子,两个所述支柱绝缘子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螺丝固定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柱绝缘子的上端分别固定设有金属封闭盒,两个所述金属封闭盒的内部分别通过第二固定螺丝固定设有触指和接线端子,两个所述触指的前侧分别对称固定设有弹性固定件,两个所述接线端子相背的一端分别贯穿对应的金属封闭盒并向外延伸,左、右两个所述接线端子的上表面分别通过第三固定螺丝固定设有连接机构和挂钩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导电部分的保护,有效的降低减小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封闭导电回路隔离开关
本技术涉及隔离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半封闭导电回路隔离开关。
技术介绍
隔离开关是一种主要用于“隔离电源、倒闸操作、用以连通和切断小电流电路”,无灭弧功能的开关器件,隔离开关在分位置时,触头间有符合规定要求的绝缘距离和明显的断开标志;在合位置时,能承载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及在规定时间内异常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设备。现有的隔离开关导电部分长期裸露在户外环境下,风吹日晒雨淋,以及恶劣环境下的腐蚀氧化,这样导致的问题是容易造成开关导电接触点接触不良,而且此类开关的合闸点动、静触头都只有一个接触点,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开关的导电部分长期裸露,一旦腐蚀氧化时,容易造成开关导电接触点接触不良,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半封闭导电回路隔离开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封闭导电回路隔离开关,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对称设有两个支柱绝缘子,两个所述支柱绝缘子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螺丝固定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柱绝缘子的上端分别固定设有金属封闭盒,两个所述金属封闭盒的内部分别通过第二固定螺丝固定设有触指和接线端子,两个所述触指的前侧分别对称固定设有弹性固定件,两个所述接线端子相背的一端分别贯穿对应的金属封闭盒并向外延伸,左、右两个所述接线端子的上表面分别通过第三固定螺丝固定设有连接机构和挂钩固定件,所述连接机构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锁止机构。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旋转支撑和两个动触头,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设置于左侧的接线端子的上表面,所述旋转支撑通过轴销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撑件的上端,两个所述动触头之间通过导电臂电性连接,左侧所述动触头与旋转支撑的右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第二支撑件和锁钩,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设置于右侧所述动触头的上表面,所述锁钩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件的右端且与挂钩固定件相匹配。优选的,两个所述动触头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设置有封闭硅胶层。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右端上表面固定设有拉环。优选的,两个所述动触头分别与对应的金属封闭盒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封闭导电回路隔离开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半封闭导电回路隔离开关,通过设置于两个动触电上表面的封闭硅胶层,能够实现对两个动触点的保护,有效的降低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2、该半封闭导电回路隔离开关,通过裸露设置于两个动触点,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保留该隔离开关的正常散热功能,避免温度过高影响正常使用。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实现了对导电部分的保护,有效的降低减小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半封闭导电回路隔离开关的分闸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半封闭导电回路隔离开关的合闸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上导电底部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柱绝缘子、3第一固定螺丝、4金属密闭盒、5第二固定螺丝、6触指、7接线端子、8弹性固定件、9第一支撑件、10旋转支撑、11动触头、12轴销、13导电臂、14第二支撑件、15锁钩、16挂钩固定件、17封闭硅胶层、18拉环、19第三固定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半封闭导电回路隔离开关,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对称设有两个支柱绝缘子2,两个支柱绝缘子2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螺丝3固定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支柱绝缘子2的上端分别固定设有金属封闭盒4,两个金属封闭盒4的内部分别通过第二固定螺丝5固定设有触指6和接线端子7,两个触指6的前侧分别对称固定设有弹性固定件8,两个接线端子7相背的一端分别贯穿对应的金属封闭盒4并向外延伸,左、右两个接线端子7的上表面分别通过第三固定螺丝19固定设有连接机构和挂钩固定件16,连接机构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锁止机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9、旋转支撑10和两个动触头11,第一支撑件9固定设置于左侧的接线端子7的上表面,旋转支撑10通过轴销12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撑件9的上端,两个动触头11之间通过导电臂13电性连接,左侧动触头11与旋转支撑10的右端固定连接。锁止机构包括第二支撑件14和锁钩15,第二支撑件14固定设置于右侧动触头11的上表面,锁钩15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件14的右端且与挂钩固定件16相匹配,便于对第二支撑件14进行卡接。两个动触头1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设置有封闭硅胶层17,便于对两个动触点进行密封保护,避免长期外露腐蚀损坏。第一支撑件9的右端上表面固定设有拉环18,便于通过拉环18拉动第一支撑件9。两个动触头11分别与对应的金属封闭盒4相匹配,便于使两个动触点固定卡接。本技术中,在两支支柱瓷瓶上方加装一个碗状的金属封闭盒4,将接线端子7插入到金属封闭盒4内,插入的金属封闭盒4的接线端子7上安装两对触指6,通过第二固定螺丝5将金属封闭盒4及接线端子7固定在支柱绝缘子2上;上面的导电部分,相应的安装两个合闸用动触头11,通过旋转支撑10将上导电部分与一个支柱绝缘子2上方固定,另一端不固定,通过固定一端转动实现分合闸,上导电部分的两个合闸点周围采用封闭硅胶层17包裹,在合闸时紧紧扣压在碗状金属封闭盒4上,实现合闸部位的封闭,上导电部分未固定的一端安装机构锁钩15,分闸时拉动锁钩15解锁,合闸后自锁定,包裹的封闭硅胶层17在导电的底部做凹凸结构,凹进的部分与支柱绝缘子2上安装的金属封闭盒4尺寸一致,在合闸时形成触头部位的封闭,导电壁外露在空气中,可实现散热和红外测温观测。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封闭导电回路隔离开关,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对称设有两个支柱绝缘子(2),两个所述支柱绝缘子(2)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螺丝(3)固定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柱绝缘子(2)的上端分别固定设有金属封闭盒(4),两个所述金属封闭盒(4)的内部分别通过第二固定螺丝(5)固定设有触指(6)和接线端子(7),两个所述触指(6)的前侧分别对称固定设有弹性固定件(8),两个所述接线端子(7)相背的一端分别贯穿对应的金属封闭盒(4)并向外延伸,左、右两个所述接线端子(7)的上表面分别通过第三固定螺丝(19)固定设有连接机构和挂钩固定件(16),所述连接机构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锁止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封闭导电回路隔离开关,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对称设有两个支柱绝缘子(2),两个所述支柱绝缘子(2)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螺丝(3)固定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柱绝缘子(2)的上端分别固定设有金属封闭盒(4),两个所述金属封闭盒(4)的内部分别通过第二固定螺丝(5)固定设有触指(6)和接线端子(7),两个所述触指(6)的前侧分别对称固定设有弹性固定件(8),两个所述接线端子(7)相背的一端分别贯穿对应的金属封闭盒(4)并向外延伸,左、右两个所述接线端子(7)的上表面分别通过第三固定螺丝(19)固定设有连接机构和挂钩固定件(16),所述连接机构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锁止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封闭导电回路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9)、旋转支撑(10)和两个动触头(11),所述第一支撑件(9)固定设置于左侧的接线端子(7)的上表面,所述旋转支撑(10)通过轴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铁彦孙伯宁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久弘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