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识别的识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91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10
一种用于生产识别的识别设备,包括;应用RFID射频身份识别系统的生产线的RFID识别装置,所述RFID识别装置用于对产品的信息进行阅读;所述RFID识别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RFID阅读器;所述RFID阅读器用于对产品的信息进行读出并把读出的信息转发给控制器;所述RFID阅读器与抗干扰电路一电连接,所述抗干扰电路一用于在所述RFID阅读器受到电磁干扰的条件下进行抗干扰。结合其它结构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生产线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会引起一些电磁干扰、电磁干扰对应用RFID射频身份识别系统的生产线的RFID识别装置会形成扰动、使之无法正常运行而准确识别出产品的信息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产识别的识别设备
本技术属于生产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识别的识别设备。
技术介绍
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RFID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RFID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其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现有的在智能化车间生产过程中,针对不同批次的产品需要进行差异化加工处理,为了提高智能化识别技术水平,就有了一种应用RFID射频身份识别系统的生产线,其包括用于对产品的信息进行阅读的RFID识别装置。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由于生产线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现场各种设备运行会引起一些电磁干扰,这种电磁干扰对所述RFID识别装置会形成扰动,使之无法正常运行而准确识别出产品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识别的识别设备,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生产线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会引起一些电磁干扰、电磁干扰对应用RFID射频身份识别系统的生产线的RFID识别装置会形成扰动、使之无法正常运行而准确识别出产品的信息的缺陷。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识别的识别设备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一种用于生产识别的识别设备,其包括:应用RFID射频身份识别系统的生产线的RFID识别装置,所述RFID识别装置用于对产品的信息进行阅读;所述RFID识别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RFID阅读器;所述RFID阅读器用于对产品的信息进行读出并把读出的信息转发给控制器;所述RFID阅读器与抗干扰电路一电连接,所述抗干扰电路一用于在所述RFID阅读器受到电磁干扰的条件下进行抗干扰;所述控制器与抗干扰电路二电连接,所述抗干扰电路二用于在所述控制器受到电磁干扰的条件下进行抗干扰。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AT89S51型芯片U2,所述RFID阅读器包括RFID读写器U2;所述抗干扰电路一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感L3、第二电感L5、第一电容C7、第三电感L2、第一可调电容C20、第二电容C4、第四电感L1、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2;所述RFID读写器U2的20脚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电感L3的一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天线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3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L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5的另一端、第三电感L2的一端、第一可调电容C20的一极与第一电容C7的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可调电容C20的另一极与第一电容C7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第三电感L2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4的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4的另一极、第四电感L1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极与RFID读写器U2的2脚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感L1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极、+5V电压源VCC、RFID读写器U2的1脚与第四电容C2的一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2的另一极接地。进一步的,所述天线电路包括天线L4、第二可调电容C5和第五电容C6;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天线L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天线L4的另一端、第二可调电容C5的一极和第五电容C6的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可调电容C5的另一极和第五电容C6的另一极接地。进一步的,所述RFID读写器U2的3脚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RFID读写器U2的4脚、所述RFID读写器U2的7脚、所述RFID读写器U2的9脚和所述RFID读写器U2的10脚均接地。进一步的,所述抗干扰电路一还包括第六电容C9和第七电容C10;所述RFID读写器U2的5脚、第一晶振X1的一端和第六电容C9的一极电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U2的6脚、第一晶振X1的另一端和第七电容C10的一极电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9的另一极和第七电容C10的另一极均接地。进一步的,所述抗干扰电路一还包括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1和极性电容C11;所述RFID读写器U2的17脚、+5V电压源VCC和第八电容C8的一极电连接,所述所述RFID读写器U2的16脚与第八电容C8的另一极均接地;所述RFID读写器U2的12脚、+5V电压源VCC、第九电容C1的一极和极性电容C1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九电容C1的另一极和极性电容C11的负极均接地。进一步的,所述RFID读写器U2的15脚、RFID读写器U2的14脚、RFID读写器U2的13脚和RFID读写器U2的11脚分别与所述AT89S51型芯片U2的1脚、AT89S51型芯片U2的2脚、AT89S51型芯片U2的3脚和AT89S51型芯片U2的4脚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抗干扰电路二包括第十电容C12和第十一电容C13;所述AT89S51型芯片U2的18脚、第二晶振X2的一端和第十电容C12的一极电连接,所述AT89S51型芯片U2的19脚、第二晶振X2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容C13的一极电连接,所述AT89S51型芯片U2的40脚和所述AT89S51型芯片U2的31脚均与+5V电压源电连接;所述第十电容C12的另一极和第十一电容C13的另一极均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所述RFID阅读器与抗干扰电路一电连接,所述抗干扰电路一用于在所述RFID阅读器受到电磁干扰的条件下进行抗干扰;所述控制器与抗干扰电路二电连接,所述抗干扰电路二用于在所述控制器受到电磁干扰的条件下进行抗干扰,就能在生产线上的设备运行而形成电磁干扰时,所述抗干扰电路二和所述抗干扰电路一就会抗该电磁干扰,减小对所述RFID识别装置的干扰,使之能更好的正常运行而更能准确识别出产品的信息。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生产线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会引起一些电磁干扰、电磁干扰对应用RFID射频身份识别系统的生产线的RFID识别装置会形成扰动、使之无法正常运行而准确识别出产品的信息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生产识别的识别设备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所述AT89S51型芯片的电路连接图。图3是本技术的所述抗干扰电路一的电路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图3所示,用于生产识别的识别设备,其包括:龙门架上远离钻孔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应用RFID射频身份识别系统的生产线的RFID识别装置,所述RFID识别装置用于对产品的信息进行阅读;这样,龙门架上远离钻孔装置的一侧设置有RFID识别装置,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智能化车间生产车间,在产品铺叠完成后即在产品型材上贴上RFID标签,记录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产品型号、规格、材料、加工建议等信息,而后利用该生产线上的RFID识别装置对产品的信息进行阅读。所述RFID识别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RFID阅读器;所述RFID阅读器用于对产品的信息进行读出并把读出的信息转发给控制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识别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应用RFID射频身份识别系统的生产线的RFID识别装置,所述RFID识别装置用于对产品的信息进行阅读;/n所述RFID识别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RFID阅读器;/n所述RFID阅读器用于对产品的信息进行读出并把读出的信息转发给控制器;/n所述RFID阅读器与抗干扰电路一电连接,所述抗干扰电路一用于在所述RFID阅读器受到电磁干扰的条件下进行抗干扰;/n所述控制器与抗干扰电路二电连接,所述抗干扰电路二用于在所述控制器受到电磁干扰的条件下进行抗干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识别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RFID射频身份识别系统的生产线的RFID识别装置,所述RFID识别装置用于对产品的信息进行阅读;
所述RFID识别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RFID阅读器;
所述RFID阅读器用于对产品的信息进行读出并把读出的信息转发给控制器;
所述RFID阅读器与抗干扰电路一电连接,所述抗干扰电路一用于在所述RFID阅读器受到电磁干扰的条件下进行抗干扰;
所述控制器与抗干扰电路二电连接,所述抗干扰电路二用于在所述控制器受到电磁干扰的条件下进行抗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识别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AT89S51型芯片U2,所述RFID阅读器包括RFID读写器U2;
所述抗干扰电路一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感L3、第二电感L5、第一电容C7、第三电感L2、第一可调电容C20、第二电容C4、第四电感L1、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2;
所述RFID读写器U2的20脚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电感L3的一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天线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3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L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5的另一端、第三电感L2的一端、第一可调电容C20的一极与第一电容C7的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可调电容C20的另一极与第一电容C7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第三电感L2的另一端和第二电容C4的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4的另一极、第四电感L1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极与RFID读写器U2的2脚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感L1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极、+5V电压源VCC、RFID读写器U2的1脚与第四电容C2的一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2的另一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识别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电路包括天线L4、第二可调电容C5和第五电容C6;
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天线L4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天线L4的另一端、第二可调电容C5的一极和第五电容C6的一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可调电容C5的另一极和第五电容C6的另一极接地。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安段长增刘瑞林崔建德郝兰英闫文双甄志广李军彬景国锋高飞赵乐武明路苏朝宏郑永利王建鹏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良村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