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载工程勘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983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载工程勘察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扫描仪支板、相机支板和“T”字形固定架,固定架由定位板与支承板连接在一起组成,支承板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支承柱固定连接有导板,导板一侧分别与扫描仪支板、相机支板滑动配合连接,导板另一侧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拨动板,拨动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销,扫描仪支板或相机支板上设置有对应的限位孔,当压缩或拉伸弹簧时,限位销能够穿过导板套合于限位孔内或者从限位孔内脱出。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激光雷达扫描与倾斜摄影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使对目标建筑物的勘察更精细化,通过设置拨动板、弹簧、限位销的结构,使激光雷达扫描仪和倾斜摄影相机装卸快捷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载工程勘察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勘察
,特别是指一种无人机载工程勘察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程勘察设计中,为优化线路方案、选择桥型桥式、定位桥墩桥台、布置地质钻孔及设计隧道进出口等,需要对某些工程进行精细的勘察工作。在工程勘察中,不仅需要高精度地测绘工程地形图和断面,还需要通过对工程上的地形、地貌、岩性等进行人工解译,判识危岩落石等。因此,要完成工程勘察不仅定量测量,还需要定性解译。目前,工程勘察通常采用GPS-RTK、全站仪等技术人工实地测绘、判识完成,手段虽然成熟可靠,但费时费力,特别是在比较困难、危险的工程环境下,给测绘人员的安全和勘测质量均带来较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载工程勘察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载工程勘察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扫描仪支板、相机支板和“T”字形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由定位板与支承板连接在一起组成,所述无人机本体与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扫描仪支板与激光雷达扫描仪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相机支板与倾斜摄影相机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承板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支承柱固定连接有导板,所述导板一侧分别与所述扫描仪支板、相机支板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导板另一侧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拨动板,所述拨动板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销,所述扫描仪支板或相机支板上设置有对应的限位孔,当压缩或拉伸所述弹簧时,所述限位销能够穿过所述导板套合于所述限位孔内或者从所述限位孔内脱出。当压缩所述弹簧时,所述限位销末端端面与所述扫描仪支板或相机支板表面齐平。所述限位销外径与所述限位孔内径一致。所述限位销数量为多个,并且沿着所述拨动板四周均匀排列部署。所述限位销数量为8个。所述固定架、扫描仪支板、相机支板、导板和拨动板的材质均为铝或铝合金。所述导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扫描仪支板上设置有相应的滑台,所述扫描仪支板与导板之间通过滑槽与滑台的相对滑动摩擦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滑槽是横断面为槽口宽度小而槽底宽度大的燕尾槽形状。所述定位板与支承板是一体制造成型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激光雷达扫描与倾斜摄影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两种技术的优势互补,能够代替人工进行实测,能够高质量、高精度地对目标建筑物实现精细化勘察,极大地降低了野外工作量,缩短了勘察周期,并且激光扫描仪和倾斜摄影相机均搭载在无人机上使用,无人机能够在恶劣环境、危险地区进行工作,保护了工程测绘人员的安全,减轻了工程测绘人员的劳动强度,另外,当挂载激光雷达扫描仪或倾斜摄影相机时,对拨动板施加作用力,使弹簧压缩,限位销穿过导板套合于限位孔内,从而限定了扫描仪支板或相机支板相对于导板的滑动配合连接,使激光雷达扫描仪和倾斜摄影与无人机本体挂接更稳定,当卸下激光雷达扫描仪或倾斜摄影相机时,对拨动板施加作用力,使弹簧拉伸,限位销从限位孔内脱出,从而使扫描仪支板或相机支板能够相对于导板滑动脱出,快速取下激光雷达扫描仪和倾斜摄影相机,装卸快捷方便,提高了装卸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扫描仪支板的主视图。图中:1-无人机本体,2-扫描仪支板,3-相机支板,4-定位板,5-支承板,6-支承柱,7-导板,8-弹簧,9-拨动板,10-限位销,11-限位孔,12-激光雷达扫描仪,13-倾斜摄影相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载工程勘察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1、扫描仪支板2、相机支板3和“T”字形固定架,固定架由定位板4与支承板5连接在一起组成,无人机本体1与定位板4固定连接在一起,扫描仪支板2与激光雷达扫描仪12固定连接在一起,相机支板3与倾斜摄影相机13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承板5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支承柱6固定连接有导板7,导板7一侧分别与扫描仪支板2、相机支板3滑动配合连接,导板7另一侧通过弹簧8固定连接有拨动板9,拨动板9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销10,扫描仪支板2或相机支板3上设置有对应的限位孔11,当压缩或拉伸弹簧8时,限位销10能够穿过导板7套合于限位孔11内或者从限位孔11内脱出。进一步地,当压缩弹簧8时,限位销10末端端面与扫描仪支板2或相机支板3表面齐平。限位销10外径与限位孔11内径一致。限位销10数量为多个,并且沿着拨动板9四周均匀排列部署。限位销10数量为8个。另外,固定架、扫描仪支板2、相机支板3、导板7和拨动板9的材质均为铝或铝合金。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减轻了整个装置的质量,便于携带,铝或铝合金加工工艺性强,易于加工制造,有利于降低整个装置的制造成本。此外,导板7上设置有滑槽,扫描仪支板2上设置有相应的滑台,扫描仪支板2与导板7之间通过滑槽与滑台的相对滑动摩擦配合连接在一起。优选滑槽是横断面为槽口宽度小而槽底宽度大的燕尾槽形状。定位板4与支承板5是一体制造成型的。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激光雷达扫描与倾斜摄影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两种技术的优势互补,能够代替人工进行实测,能够高质量、高精度地对目标建筑物实现精细化勘察,极大地降低了野外工作量,缩短了勘察周期,并且激光扫描仪和倾斜摄影相机均搭载在无人机上使用,无人机能够在恶劣环境、危险地区进行工作,保护了工程测绘人员的安全,减轻了工程测绘人员的劳动强度,另外,当挂载激光雷达扫描仪或倾斜摄影相机时,对拨动板施加作用力,使弹簧压缩,限位销穿过导板套合于限位孔内,从而限定了扫描仪支板或相机支板相对于导板的滑动配合连接,使激光雷达扫描仪和倾斜摄影与无人机本体挂接更稳定,当卸下激光雷达扫描仪或倾斜摄影相机时,对拨动板施加作用力,使弹簧拉伸,限位销从限位孔内脱出,从而使扫描仪支板或相机支板能够相对于导板滑动脱出,快速取下激光雷达扫描仪和倾斜摄影相机,装卸快捷方便,提高了装卸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载工程勘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本体(1)、扫描仪支板(2)、相机支板(3)和“T”字形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由定位板(4)与支承板(5)连接在一起组成,所述无人机本体(1)与所述定位板(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扫描仪支板(2)与激光雷达扫描仪(1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相机支板(3)与倾斜摄影相机(13)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承板(5)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支承柱(6)固定连接有导板(7),所述导板(7)一侧分别与所述扫描仪支板(2)、相机支板(3)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导板(7)另一侧通过弹簧(8)固定连接有拨动板(9),所述拨动板(9)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销(10),所述扫描仪支板(2)或相机支板(3)上设置有对应的限位孔(11),当压缩或拉伸所述弹簧(8)时,所述限位销(10)能够穿过所述导板(7)套合于所述限位孔(11)内或者从所述限位孔(11)内脱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载工程勘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本体(1)、扫描仪支板(2)、相机支板(3)和“T”字形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由定位板(4)与支承板(5)连接在一起组成,所述无人机本体(1)与所述定位板(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扫描仪支板(2)与激光雷达扫描仪(1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相机支板(3)与倾斜摄影相机(13)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承板(5)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支承柱(6)固定连接有导板(7),所述导板(7)一侧分别与所述扫描仪支板(2)、相机支板(3)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导板(7)另一侧通过弹簧(8)固定连接有拨动板(9),所述拨动板(9)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销(10),所述扫描仪支板(2)或相机支板(3)上设置有对应的限位孔(11),当压缩或拉伸所述弹簧(8)时,所述限位销(10)能够穿过所述导板(7)套合于所述限位孔(11)内或者从所述限位孔(11)内脱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载工程勘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压缩所述弹簧(8)时,所述限位销(10)末端端面与所述扫描仪支板(2)或相机支板(3)表面齐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民李磊刘欢姚亮连江波罗瑞彭又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