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筷的筷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7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指一种组合筷的筷杆,该筷杆包含二旋接组合的杆体,其一杆体设有外螺杆,另一杆体设有可旋接外螺杆的内螺孔,而该具有内螺孔的杆体于内螺孔的底端又设有一容孔,容孔内嵌入有用以抵紧外螺杆末端的弹性体,藉该抵紧作用而有效防止外螺杆自内螺孔松脱,以增加筷杆的结构稳固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指一种组合筷的筷杆,尤指该筷杆由二杆体旋接组成, 且该筷杆增加杆体间稳固性,从而防止二杆体爭>脱、分离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鉴于公用餐具传染疾病众多、免洗筷的制作卫生疑虑丛生,以及环保概念的日益抬头,故延伸出一方便外出携带的组合筷A, 期以杜绝人身感染。如图l所示, 一般市售的组合筷A具有二筷杆10, 筷杆10各自包含有二旋接组合的杆体101,其中的一杆体101设有外螺 杆102,另一杆体101设有旋接外螺杆102的内螺孔103。借助二杆体101 的旋接(螺接),方便组合筷杆10减少长度,以利收置包装。然而该筷 杆10的旋接(螺接)于多次使用后,常有外螺杆102及内螺孔103因磨 耗松脱的情况,使筷杆10的二杆体101分解,此松脱、分解成为组合筷 A的严重缺陷。请参阅图2所示,因现有的筷杆IO有上述问题,故又有一现有产品, 其于二旋接的杆体101之间夹设有具弹性的垫圏20,以期藉垫圏20的弹 性回馈反推二旋接的杆体101,防止该外螺杆102自该内螺孔103松脱, 然筷杆IO加此垫圈20的组接,于长期使用后,另有垫圏20破损及丧失 反推的情形,导致筷杆IO仍未能有效改善磨耗及松脱的缺点。承上,鉴于该筷杆10于多次旋接使用后有严重寿命缩短的问题,故实 有再予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因现有组合筷的筷杆有磨耗松脱之缺失,故现有组合 筷尚有改良空间,以达到改善现有者的缺失,以及增进结构稳固性之效益。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筷杆的杆体间,除了 借助组合端的外螺杆与内螺孔组接之外,又借助内螺孔底端容孔内的弹 性体复抵紧外螺杆末端,用以增加外螺杆与内螺孔的迫紧效益,并具体 解决已知筷杆的杆体松脱分离的问题,增加杆体间稳固性的效益。本技术的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组合筷的筷杆,包含有二旋接 组合的杆体;其一杆体于组合端设有外螺杆,另一杆体于组合端设有适 可旋接外螺杆的内螺孔;其中,该具有内螺孔的杆体又于内螺孔的底端 具有一容孔,且容孔内嵌入有可抵紧外螺杆末端的弹性体。而该弹性体 可为一实体橡胶、弹簧或为数个叠置的弹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杆体之间除借助外螺杆组入内螺孔而旋接 之外,且另由内螺孔底端的容孔嵌入弹性体而抵紧于外螺杆末端,用以 增加外螺杆与内螺孔的迫紧程度,具体解决习知筷杆的爭>脱分离问题, 且本技术的筷杆可藉弹性体的抵紧效益,而使长期组接、分解使用 的外螺杆及内螺孔间仍可相互持续紧迫,本技术增加了外螺杆与内 螺孔的迫紧效益,并具体解决已知筷杆的杆体松脱分离的问题,增加杆 体间稳固性的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一现有组合筷的立体结构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2是另一现有组合筷的立体结构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组合筷的一立体结构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一结构实施例的组合剖^L图。 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结构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弹性体为弹簧的 实施)。图6是本技术的再一结构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弹性体为数个叠4置的弹片实施)。主要元件符号说明:A....组合筷10,...筷杆101....杆体102....外螺杆103....内螺孔20....垫圏a ....组合筷1....筷杆11....杆体12....外螺杆121....外螺杆末端13....内螺孔14....《孑匕2....弹性体21....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有更进一步之了解,现以下列具体优选实施例说明 请参阅图3、 4,本技术为一种「组合筷的筷杆」,该组合筷a具有至 少二筷杆1 (图中仅以二筷杆为例),而每一筷杆1各包含有二旋接组合 的杆体ll,其中, 一杆体11于组合端设有外螺杆12,另一杆体ll于组 合端设有适可旋接外螺杆12的内螺孔13;又,该具有内螺孔13的杆体 11于内螺孔13的底端具有一容孔14,该容孔14内部嵌入一可抵紧外螺 杆末端121的弹性体2 (组合状态请见图4 )。其中,该弹性体2可为一实体的橡胶,其用意在外螺杆12及内螺孔13 于长期组接、分解使用后,会有磨耗的情况时,该弹性体2适可持续借 着弹性由容孔14处反推该外螺杆12与内螺孔13,致其保持持续紧迫。请参阅图5、 6,其中,嵌入该内螺孔13底端的容孔14内的弹性体2, 其可为一弹簧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或者,弹性体2亦可为数个叠 置的弹片21而实施(如图6所示)。承上所述,可知本技术的主要优点包括有该筷杆1是由二杆体 11组接而成,而杆体11之间除借助外螺杆12组入内螺孔13而旋接之外,且另由内螺孔13底端的容孔14嵌入弹性体2而抵紧于外螺杆末端121, 用以增加外螺杆12与内螺孔13的迫紧程度,具体解决现有筷杆的+〉脱 分离问题,且本技术的筷杆1可藉弹性体2的抵紧效益,而使长期 组接、分解使用的外螺杆12及内螺孔13间仍可相互持续紧迫,此点为 本技术的首要优异特色。综上所述,可知本技术的新颖结构已具有产业利用性本技术 仅以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上,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凡 依本技术请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技术专利 范围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筷的筷杆,该筷杆至少包含有二旋接组合的杆体,其一个杆体于组合端设有外螺杆,另一个杆体于组合端设有适旋接外螺杆的内螺孔,其特征在于:具该内螺孔的杆体于内螺孔的底端具有一个容孔,且该容孔内部嵌入有抵紧该外螺杆末端的弹性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筷的筷杆,该筷杆至少包含有二旋接组合的杆体,其一个杆体于组合端设有外螺杆,另一个杆体于组合端设有适旋接外螺杆的内螺孔,其特征在于具该内螺孔的杆体于内螺孔的底端具有一个容孔,且该容孔内部嵌入有抵紧该外螺杆末端的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耿雄
申请(专利权)人:丰益钢铁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