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子测温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667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子测温门,包括测温门本体,所述测温门本体的侧壁上通过滑动装置滑动连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上设置有高度调整装置,所述U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上通过角度调整装置连接有红外测温器,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开设在操作箱内部的锥型槽,所述锥型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侧壁上设置有锥型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温门技术领域,操作简单、实施便捷,可以实现快速对红外测温器上人脸识别光线的调整,使测温门上的人脸识别数据记录更加的清晰,提高了测温门的使用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电子测温门
本技术涉及测温门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电子测温门。
技术介绍
测温安检门也叫温度测量及金属探测安检门,其测温技术原理是:由于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多功能电子测温门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测温门上的红外测温器对温度检测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并记录,用于数据储存及分析,随着各个检测时段光线的不断变化,红外测温器上的光线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是现有的测温门上的红外测温器均是直接固定在测温门的侧壁上,角度难以调节,无法适应不同光线下的人脸识别及记录,降低了电子测温门检测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电子测温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多功能电子测温门上的红外测温器均是直接固定在测温门的侧壁上,角度难以调节,无法适应不同光线下的人脸识别及记录,降低了电子测温门检测的质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电子测温门,包括测温门本体,所述测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电子测温门,包括测温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门本体(1)的侧壁上通过滑动装置滑动连接有U型板(2),所述U型板(2)上设置有高度调整装置,所述U型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箱(4),所述操作箱(4)上通过角度调整装置连接有红外测温器(5),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开设在操作箱(4)内部的锥型槽(7),所述锥型槽(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8),所述挤压块(8)的侧壁上设置有锥型面(9),且所述锥型面(9)与锥型槽(7)相互匹配设置,所述挤压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子测温门,包括测温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门本体(1)的侧壁上通过滑动装置滑动连接有U型板(2),所述U型板(2)上设置有高度调整装置,所述U型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箱(4),所述操作箱(4)上通过角度调整装置连接有红外测温器(5),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开设在操作箱(4)内部的锥型槽(7),所述锥型槽(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8),所述挤压块(8)的侧壁上设置有锥型面(9),且所述锥型面(9)与锥型槽(7)相互匹配设置,所述挤压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的另一端贯穿操作箱(4)的侧壁与红外测温器(5)的侧壁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子测温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装置包括滑动连接有U型板(2)侧壁上的滑动杆(11),所述滑动杆(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开龙张津铭孙文静汪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移动互联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