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喷淋冷却系统的空调机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948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具有喷淋冷却系统的空调机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空调机组的喷淋冷却装置的喷淋效果不佳而影响其冷却效果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机组包括喷淋冷却系统和冷媒循环系统,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喷淋冷却系统包括输液管路以及与输液管路相连的喷淋构件,喷淋构件上设置有积液腔以及与积液腔相连通的多个喷淋孔,输液管路能够给积液腔中输送冷却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积液腔来提升喷淋水压,通过将喷淋孔设置为中部收紧两端扩张的通孔结构来提升喷淋速度,以使冷却液能够加速喷淋至冷凝器的表面,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冷却液的喷淋速度,还能够有效保证其喷淋效果,进而有效保证其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喷淋冷却系统的空调机组
本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提供一种具有喷淋冷却系统的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空调机组作为一种通过冷媒实现换热的设备,冷媒在其运行期间的转化效率对于机组的换热效率尤为重要。为了有效提升冷凝器的冷凝效率,现有很多大型空调机组都配置有喷淋冷却装置,喷淋冷却装置能够在机组运行期间不断向冷凝器的表面喷淋冷却液,从而达到喷淋冷却的效果,进而有效提升冷凝器的冷凝效率。但是,现有喷淋冷却装置通常仅通过在输水管路上开设一些通孔结构来实现喷淋冷却,这种喷淋方式不仅很难达到较高的喷淋速度,从而导致喷淋范围受限、冷却效果不佳等问题,而且还很容易导致布水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影响喷淋冷却装置的喷淋冷却效果,进而导致冷凝器的冷凝效率难以得到大幅提升的问题。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具有喷淋冷却系统的空调机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机组的喷淋冷却装置的喷淋效果不佳而影响冷却效果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具有喷淋冷却系统的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冷媒循环系统,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所述喷淋冷却系统包括输液管路以及与所述输液管路相连的喷淋构件,所述喷淋构件上设置有积液腔以及与所述积液腔相连通的多个喷淋孔,所述输液管路能够给所述积液腔中输送冷却液,所述喷淋孔为中部收紧两端扩张的通孔结构,以使所述积液腔中的冷却液能够通过所述喷淋孔加速喷淋至所述冷凝器的表面。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喷淋孔包括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入口段、收缩段、喉道和扩散段。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入口段的孔径为所述喉道的孔径的四倍。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入口段的孔径大于所述扩散段的最大孔径。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入口段的长度为所述扩散段的长度的二分之一。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喷淋构件上还设置有进液孔,所述输液管路通过所述进液孔与所述积液腔相连通。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液孔为中部收紧两端扩张的通孔结构。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积液腔为长方体形。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液孔设置在所述积液腔的上方,所述多个喷淋孔设置在所述积液腔的下方。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喷淋孔呈矩形阵列分布。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本技术的空调机组包括喷淋冷却系统和冷媒循环系统,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所述喷淋冷却系统包括输液管路以及与所述输液管路相连的喷淋构件,所述喷淋构件上设置有积液腔以及与所述积液腔相连通的多个喷淋孔,所述输液管路能够给所述积液腔中输送冷却液,所述喷淋孔为中部收紧两端扩张的通孔结构。一方面,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积液腔来提升所述喷淋构件中的水压,以便有效提升冷却液的喷淋速度;另一方面,本技术还通过将所述喷淋孔设置为中部收紧两端扩张的通孔结构,以便进一步提升冷却液的喷淋速度;本技术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所述积液腔中的冷却液能够通过所述喷淋孔加速喷淋至所述冷凝器的表面,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冷却液的喷淋速度,还能够有效保证冷却液的喷淋效果,从而有效保证冷却效果,进而有效提升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效率。进一步地,本技术中的喷淋孔包括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入口段、收缩段、喉道和扩散段,以便有效保证所述喷淋孔的增速效果。进一步地,本技术通过将所述入口段的孔径设置为所述喉道的孔径的四倍,以便最大程度地提升冷却液在所述喉道处的增速效果。进一步地,本技术还通过将所述入口段的孔径设置为大于所述扩散段的最大孔径,以便在兼顾喷淋范围的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冷却液的喷淋速度,进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喷淋冷却效果。进一步地,本技术还通过将所述入口段的长度设置为所述扩散段的长度的二分之一,以便在保证喷淋范围的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冷却液能够保持较大的喷淋速度。进一步地,本技术还通过增设进液孔,并且将所述进液孔设置为中部收紧两端扩张的通孔结构,以便有效提升冷却液进入所述积液腔时的速度,从而进一步有效提升所述积液腔中的水压。进一步地,本技术还通过将所述进液孔设置在所述积液腔的上方,并且将所述多个喷淋孔设置在所述积液腔的下方,以便有效利用冷却液的自重来进一步提升喷淋速度,进而有效保证喷淋范围和冷却效果。进一步地,本技术中的所述多个喷淋孔呈矩形阵列分布,以便有效保证布液的均匀性,从而有效保证喷淋效果。附图说明下面参阅附图并以所述空调机组为多联机空调机组时的情形为例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喷淋构件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喷淋构件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喷淋构件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喷淋构件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喷淋构件的侧剖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喷淋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输液管路;11、喷淋构件;111、积液腔;112、进液孔;1121、进液孔入口段;1122、进液孔收缩段;1123、进液孔喉道;1124、进液孔扩散段;113、喷淋孔;1131、喷淋孔入口段;1132、喷淋孔收缩段;1133、喷淋孔喉道;1134、喷淋孔扩散段;11'、喷淋构件;111'、引流腔;112'、导向加速腔;113'、第一导向加速结构;1131'、竖直段;1132'、倾斜段;114'、第二导向加速结构;115'、进液孔;116'、喷淋口;11"、喷淋构件;111"、主体;1111"、喷嘴;1112"、引射口;1113"、喷淋口;1114"、吸液腔;1115"、混合腔;1116"、扩散腔;12、冷却构件;13、过滤构件;14、液泵;15、接液构件;16、分流构件;17、换热板;20、冷凝器;21、压缩机;22、气液分离器;23、四通阀;24、蒸发器;25、蒸发器电子膨胀阀;26、第一截止阀;27、冷媒过滤器;28、第二截止阀;29、冷凝器电子膨胀阀;30、冷却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虽然本优选实施例是结合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多个蒸发器的情形来进行描述的,但是,本技术的空调机组显然还可以仅包括一个蒸发器。这种有关蒸发器具体数量的改变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喷淋冷却系统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冷媒循环系统,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n所述喷淋冷却系统包括输液管路以及与所述输液管路相连的喷淋构件,所述喷淋构件上设置有积液腔以及与所述积液腔相连通的多个喷淋孔,所述输液管路能够给所述积液腔中输送冷却液,/n所述喷淋孔为中部收紧两端扩张的通孔结构,以使所述积液腔中的冷却液能够通过所述喷淋孔加速喷淋至所述冷凝器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喷淋冷却系统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冷媒循环系统,所述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
所述喷淋冷却系统包括输液管路以及与所述输液管路相连的喷淋构件,所述喷淋构件上设置有积液腔以及与所述积液腔相连通的多个喷淋孔,所述输液管路能够给所述积液腔中输送冷却液,
所述喷淋孔为中部收紧两端扩张的通孔结构,以使所述积液腔中的冷却液能够通过所述喷淋孔加速喷淋至所述冷凝器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孔包括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入口段、收缩段、喉道和扩散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段的孔径为所述喉道的孔径的四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段的孔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良刘景升刘江彬侯郡阳裴梦宇宋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