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储热罐双机背压灵活供热系统
本技术属于火力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带储热罐双机背压灵活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大型热电联产领域,对于供热机组冷源损失问题,一直是业内研究的重点。热泵、高背压、光轴、切缸等各种余热利用供热改造技术逐年更新。作为效率相对最高的供热方式,即背压供热方式改造,是实现冷端排汽余热全部回收利用的最佳技术路径。因为冷端损失没有,供热效率理论上可以接近最高。但是对于全厂而言,供热机组还必须保证一定的灵活调峰能力。而背压运行机组以热定电,存在调峰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给各种背压运行改造带来一定难度。尤其是针对全厂供热机组,要实现全部背压运行,需要考虑灵活调峰的考虑。因此,对于全厂的供热及发电调峰兼顾而言,需要考虑研究灵活性的背压运行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储热罐双机背压灵活供热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储热罐双机背压灵活供热系统,包括第一汽轮机、第二汽轮机、第一热网加热器、第二热网加热器、储热罐、热网水回水管路、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储热罐双机背压灵活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汽轮机、第二汽轮机、第一热网加热器、第二热网加热器、储热罐、热网水回水管路、热网水供水管路;/n所述第一汽轮机中压缸排汽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的汽侧入口相通;所述第二汽轮机中压缸排汽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的汽侧入口相通;/n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水侧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的水侧入口相通;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的水侧入口与所述热网水回水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的水侧出口与所述热网水供水管路相连通;/n所述储热罐的水侧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的水侧入口相连通,所述储热罐的水侧出口通过管路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储热罐双机背压灵活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汽轮机、第二汽轮机、第一热网加热器、第二热网加热器、储热罐、热网水回水管路、热网水供水管路;
所述第一汽轮机中压缸排汽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的汽侧入口相通;所述第二汽轮机中压缸排汽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的汽侧入口相通;
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水侧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华,周雅君,杨国强,杜未,刘岩,梁文龙,高世杰,吴韬,胥佳瑞,张浩峰,青可儿,魏晓东,徐锋杰,张艳红,王海滨,王占强,王海峰,李军录,唐勇,周卫山,李建军,梁永,付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