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用排风装置及其矿井用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914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井用排风装置及其矿井用除尘装置,包括箱体、第一喷雾装置、第一除污器和捕尘网,其中,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箱体中自所述第一通风口后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喷雾装置、所述第一除污器和所述捕尘网,所述第一喷雾装置上设置有多个喷雾喷头,每个所述喷雾喷头独立加压喷水,所述第一除污器的孔径大于所述捕尘网的孔径,所述第一除污器为硬性网状结构,所述箱体的底部具有倾斜面,所述捕尘网的下方为所述倾斜面的最高点,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下方为所述倾斜面的最低点且该处设置有第一排污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矿井用除尘装置,能够实现简化结构,降低体积,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井用排风装置及其矿井用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矿井除尘
,尤其涉及一种矿井用排风装置及其矿井用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施工时,经常遇到岩巷或者半煤岩巷,在岩巷或者半煤岩巷掘进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主要是岩石破碎造成的),造成井下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工人长期在该作业环境下工作容易形成尘肺病,对于工人的职业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岩巷或者半煤岩巷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岩尘不易扩散,浓度过大后,一些盲巷、半密闭空间容易集聚大量粉尘,有粉尘爆炸的安全隐患。现有的除尘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有的体积较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矿井用除尘装置,以简化结构,降低体积,降低成本,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井用除尘装置,以简化结构,降低体积,降低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矿井用除尘装置的矿井用排风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井用除尘装置,包括箱体、第一喷雾装置、第一除污器和捕尘网,其中,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箱体中自所述第一通风口后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喷雾装置、所述第一除污器和所述捕尘网,所述第一喷雾装置上设置有多个喷雾喷头,每个所述喷雾喷头独立加压喷水,所述第一除污器的孔径大于所述捕尘网的孔径,所述第一除污器为硬性网状结构,所述箱体的底部具有倾斜面,所述捕尘网的下方为所述倾斜面的最高点,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下方为所述倾斜面的最低点且该处设置有第一排污口。优选的,上述的矿井用除尘装置还包括第二除污器和第二喷雾装置,所述第二除污器与所述第一除污器相同,所述第二喷雾装置与所述第一喷雾装置相同,所述箱体中自所述第一通风口至所述第二通风口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喷雾装置、所述第一除污器、所述捕尘网、所述第二除污器和所述第二喷雾装置。优选的,上述箱体的底部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具有左倾斜面和右倾斜面,所述捕尘网的下方为所述凸起的最高点,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下方为所述左倾斜面的最低点且该处设置有第一排污口,所述第二通风口的下方为所述右倾斜面的最低点且该处设置有第二排污口。优选的,上述第一除污器为两个。优选的,上述捕尘网不低于20片。优选的,上述第一喷雾装置上设置有三个所述喷雾喷头,呈等边三角形设置。优选的,上述第一除污器为不锈钢丝网或者聚酯纤维网。优选的,上述第一除污器和所述捕尘网可抽出的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矿井用排风装置,包括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的出风侧连通有风筒,其进风侧安装有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矿井用除尘装置,其进风侧与所述第二通风口连通。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矿井用排风装置,包括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的出风侧连通有风筒,其进风侧安装有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矿井用除尘装置,其进风侧与所述第一通风口或者所述第二通风口连通。本技术提供的矿井用除尘装置,包括箱体、第一喷雾装置、第一除污器和捕尘网,其中,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箱体中自所述第一通风口后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喷雾装置、所述第一除污器和所述捕尘网,所述第一喷雾装置上设置有多个喷雾喷头,每个所述喷雾喷头独立加压喷水,所述第一除污器的孔径大于所述捕尘网的孔径,所述第一除污器为硬性网状结构,所述箱体的底部具有倾斜面,所述捕尘网的下方为所述倾斜面的最高点,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下方为所述倾斜面的最低点且该处设置有第一排污口。本技术提供的矿井用除尘装置,每个喷头独立加压喷水,之间互不影响。当单个喷头损坏更换时,可单独关闭该喷头水管阀门,不影响其他喷头运行。除污器和捕尘网相比,是孔径稍大的网状结构,且是硬性网状,该网状结构较为坚韧,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冲击力而不损坏,具体孔径可根据不同的井下清洁状况确定。除污器是为了防止有非粉尘的大块或者大片物质被吸入除尘设备,对捕尘网造成影响或者损坏。捕尘网,该网孔径小,主要用于捕捉空气中的粉尘,具体孔径、材质、安装片数可根据不同的井下条件确定。因为喷雾装置喷出了大量的水雾,水雾混合粉尘随风进入了除污器和捕尘网,污水顺网格流下,沿倾斜面形成的自流坡度,从排污口排出污水,防止污水聚集影响设备运行。本技术提供的矿井用除尘装置,能够实现简化结构,降低体积,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矿井用除尘装置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矿井用除尘装置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除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捕尘网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矿井用排风装置的井下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矿井用排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上图1-7中:第一通风口1、第一喷雾装置2、第一除污器3、捕尘网4、第一排污口5、第二通风口6、第二喷雾装置7、第二除污器8、第二排污口9、喷雾喷头10、风筒11、排风风机12、矿井用除尘装置13、巷道1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矿井用除尘装置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矿井用除尘装置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除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捕尘网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矿井用排风装置的井下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矿井用排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矿井用除尘装置13,包括箱体、第一喷雾装置2、第一除污器3和捕尘网4,其中,箱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风口1,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通风口6,箱体中自第一通风口1后依次设置有第一喷雾装置2、第一除污器3和捕尘网4,第一喷雾装置2上设置有多个喷雾喷头10,每个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井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喷雾装置、第一除污器和捕尘网,其中,/n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箱体中自所述第一通风口后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喷雾装置、所述第一除污器和所述捕尘网,/n所述第一喷雾装置上设置有多个喷雾喷头,每个所述喷雾喷头独立加压喷水,/n所述第一除污器的孔径大于所述捕尘网的孔径,所述第一除污器为硬性网状结构,/n所述箱体的底部具有倾斜面,所述捕尘网的下方为所述倾斜面的最高点,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下方为所述倾斜面的最低点且该处设置有第一排污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喷雾装置、第一除污器和捕尘网,其中,
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箱体中自所述第一通风口后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喷雾装置、所述第一除污器和所述捕尘网,
所述第一喷雾装置上设置有多个喷雾喷头,每个所述喷雾喷头独立加压喷水,
所述第一除污器的孔径大于所述捕尘网的孔径,所述第一除污器为硬性网状结构,
所述箱体的底部具有倾斜面,所述捕尘网的下方为所述倾斜面的最高点,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下方为所述倾斜面的最低点且该处设置有第一排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除污器和第二喷雾装置,所述第二除污器与所述第一除污器相同,所述第二喷雾装置与所述第一喷雾装置相同,
所述箱体中自所述第一通风口至所述第二通风口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喷雾装置、所述第一除污器、所述捕尘网、所述第二除污器和所述第二喷雾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井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具有左倾斜面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昕健高扬刘杰王玥刘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