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深基坑施工用临时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08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建筑深基坑施工用临时防护栏,包括第一支架、移动装置和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干个交叉支撑杆、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块和压杆,该装置为左右对称结构,该建筑深基坑施工用临时防护栏,通过压所述压杆使所述支撑杆扩张,起到临时防护效果,无需操作人员拉伸所述第一支架走动,操作简单,所述第一支架下端设有移动装置,便于移动该装置,通过收缩所述支撑杆使该装置体积减小,便于运输,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施工成本,所述支撑杆外表面设有所述反光条并涂有储光颜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深基坑施工用临时防护栏
本技术涉及基坑防护
,具体为一种建筑深基坑施工用临时防护栏。
技术介绍
市政道路基坑防护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挖深超过地下水位的等市政道路工程,市政道路基坑防护工程中,通常需要在基坑临边设置防护栏,在工程完工后,这些安全防护栏通常需要被拆除,结构设计较为简单,警示效果差且放置不稳定,影响施工安全,并且在拆除时,防护栏不易被回收并再次投入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施工成本,且现有的防护栏体积大,在运输使用中不够方便。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深基坑施工用临时防护栏,以达到更加具有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便于运输,安装稳定可靠且醒目的建筑深基坑施工用临时防护栏。(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建筑深基坑施工用临时防护栏,包括第一支架、移动装置和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干个交叉支撑杆、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块和压杆,该装置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支撑杆中部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轴铰接,支撑杆顶部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铰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处设有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架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支架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一端与第二凹槽相通,第一凹槽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架侧壁相通,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过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压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两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压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固定,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二支架和车轮,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第二支架下端设有所述车轮,所述第二支架下方设有刹车装置。为了增强牢固性,增加使用寿命,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压杆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方式为焊接。为了便于维修,方便拆卸安装,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为了便于使用,方便运输,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第一支架上端设有把手。为了增强牢固性,增加使用寿命,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方式为焊接。为了提高该装置的醒目效果,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支撑杆外表面设有反光条。为了使该装置固定牢固,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刹车装置上设有链条和定位块,所述链条一端连接所述刹车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定位块,定位块材质为橡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车轮之间有之间有间隙,间隙与定位块匹配。为了提高该装置夜间的醒目效果,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支撑杆外表面涂有储光颜料。(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深基坑施工用临时防护栏,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建筑深基坑施工用临时防护栏,通过压所述压杆使所述支撑杆扩张,起到临时防护效果,无需操作人员拉伸所述第一支架走动,操作简单,所述第一支架下端设有移动装置,便于移动该装置,通过收缩所述支撑杆使该装置体积减小,便于运输,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施工成本,所述支撑杆外表面设有所述反光条并涂有储光颜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所示B-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光条;2-把手;3-压杆;4-固定块;5-支撑杆;6-第一旋转轴;7-第一支架;8-第二旋转轴;9-第二支架;10-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车轮;13-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刹车装置;16-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的一种建筑深基坑施工用临时防护栏,包括第一支架7、移动装置和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干个交叉支撑杆5、第一旋转轴6、第二旋转轴8、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1、固定块4和压杆3,该装置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支撑杆5中部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轴8铰接,支撑杆5顶部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6铰接,所述支撑杆5与所述第一支架7连接处设有所述第一连接杆1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一支架7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二凹槽14,所述第一支架7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的13一端与第二凹槽14相通,第一凹槽1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架7侧壁相通,所述第一连接杆1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穿过第一凹槽13与所述第一支架7连接,所述压杆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凹槽14与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1连接,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1两端与所述固定块4连接,所述压杆3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凹槽14与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1固定,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二支架9和车轮12,所述第一支架7与所述第二支架9固定,第二支架9下端设有所述车轮12,所述第二支架9下方设有刹车装置15。所述压杆3与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1连接方式为焊接,采用此连接方式增强牢固性,增加使用寿命。所述第一连接杆1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两端与所述固定块4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采用此连接方式便于维修,方便拆卸安装。所述第一支架7上端设有把手2,采用此结构便于使用,方便运输。所述第一支架7和所述第二支架9连接方式为焊接,采用此连接方式增强牢固性,增加使用寿命。所述支撑杆5外表面设有反光条1,采用此结构提高该装置的醒目效果。所述刹车装置15上设有链条和定位块16,所述链条一端连接所述刹车装置15,另一端连接所述定位块16,定位块16材质为橡胶,所述第二支架9与所述车轮12之间有之间有间隙,间隙与定位块16匹配,采用此结构使该装置固定牢固。所述支撑杆5外表面涂有储光颜料,采用此结构提高该装置夜间的醒目效果。操作人员通过向中部压所述压杆3,带动所述支撑杆5扩张,无需操作人员拖动所述第一支架7使支撑杆5扩张,使用方便,结构合理,扩张完成后,操作人员将所述定位块16插入所述第二支架9和所述车轮12中间间隙处,启到固定效果,使该装置放置稳定,所述支撑杆5外表面设有反光条1并涂有储光颜料,提高警示效果,拆除时操作人员拔出所述定位块16,向上下两侧拉动所述压杆3,带动所述支撑杆5收缩,使该装置体积减少,可重复使用,减少资源浪费,所述第一支架7下端设有移动装置,上端设有把手2,回收后便于运输。操作人员拧下所述固定块4后,即可拆除所述支撑杆5,便于维修。该技术中提到的储光颜料为市场常见的储光颜料,具体型号为:NEMO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深基坑施工用临时防护栏,包括第一支架(7)、移动装置和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干个交叉支撑杆(5)、第一旋转轴(6)、第二旋转轴(8)、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1)、固定块(4)和压杆(3),该装置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支撑杆(5)中部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轴(8)铰接,支撑杆(5)顶部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6)铰接,所述支撑杆(5)与所述第一支架(7)连接处设有所述第一连接杆(1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一支架(7)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二凹槽(14),所述第一支架(7)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的一端与第二凹槽(14)相通,第一凹槽(1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架(7)侧壁相通,所述第一连接杆(1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穿过第一凹槽(13)与所述第一支架(7)连接,所述压杆(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凹槽(14)与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1)连接,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1)两端与所述固定块(4)连接,所述压杆(3)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凹槽(14)与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1)固定,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二支架(9)和车轮(12),所述第一支架(7)与所述第二支架(9)固定,第二支架(9)下端设有所述车轮(12),所述第二支架(9)下方设有刹车装置(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深基坑施工用临时防护栏,包括第一支架(7)、移动装置和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干个交叉支撑杆(5)、第一旋转轴(6)、第二旋转轴(8)、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1)、固定块(4)和压杆(3),该装置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支撑杆(5)中部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轴(8)铰接,支撑杆(5)顶部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6)铰接,所述支撑杆(5)与所述第一支架(7)连接处设有所述第一连接杆(1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一支架(7)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二凹槽(14),所述第一支架(7)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的一端与第二凹槽(14)相通,第一凹槽(1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架(7)侧壁相通,所述第一连接杆(1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穿过第一凹槽(13)与所述第一支架(7)连接,所述压杆(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凹槽(14)与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1)连接,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1)两端与所述固定块(4)连接,所述压杆(3)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凹槽(14)与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1)固定,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二支架(9)和车轮(12),所述第一支架(7)与所述第二支架(9)固定,第二支架(9)下端设有所述车轮(12),所述第二支架(9)下方设有刹车装置(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岩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