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设备火灾实验室燃料储藏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074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气设备火灾实验室燃料储藏间结构,包括储藏间和设置在储藏间后侧的冲击过滤间。储藏间包括由屋面、地面、前壁、后壁和侧壁围成的储藏间腔体。屋面上设有泄爆通道一。侧壁上设有泄爆通道二。前壁和侧壁采用复合墙体。复合墙体包括钢筋混凝土层、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层外侧的素混凝土保护层和嵌入设置在素混凝土保护层内的加强结构。冲击过滤间包括冲击过滤间腔体和若干交错设置在冲击过滤间腔体内的挡板,冲击过滤间腔体的后壁上设有泄爆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能够保护其自身的主要结构构件,且能有效地释放冲击力,防止局部破坏对室外造成影响,大大提高了电气设备火灾实验室燃料储藏间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设备火灾实验室燃料储藏间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火灾实验室
,具体涉及一种电气设备火灾实验室燃料储藏间结构。
技术介绍
电气设备火灾实验室为测试电气设备在火灾下性能的场所,需要对设备进行燃烧测试。实验室内储存燃料的房间即为燃料储藏间,主要存放有气瓶,具有爆炸的风险,燃料储藏间需要有具一定的抗冲击性能。现有的燃料储藏间采用传统混凝土墙体与楼板的结构,传统混凝土墙体与楼板的耐高温抗冲击性能较弱,同时传统混凝土结构房间内的冲击力没有进行疏导,可能会对一些重要的结构构件造成损害,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设备火灾实验室燃料储藏间结构,该燃料储藏间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能够保护其自身的主要结构构件,且能有效地释放冲击力,防止局部破坏对室外造成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气设备火灾实验室燃料储藏间结构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设备火灾实验室燃料储藏间结构,包括储藏间和设置在储藏间后侧的冲击过滤间。所述储藏间包括由屋面、地面、前壁、后壁和侧壁围成的储藏间腔体;所述屋面上设有泄爆通道一;所述侧壁上设有泄爆通道二;所述前壁和侧壁均采用复合墙体;所述复合墙体包括钢筋混凝土层、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层外侧的素混凝土保护层和嵌入设置在素混凝土保护层内的加强结构。所述冲击过滤间包括冲击过滤间腔体和若干交错设置在冲击过滤间腔体内的挡板,所述冲击过滤间腔体的后壁上设有泄爆墙。进一步的,所述屋面和地面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后壁采用砖墙。进一步的,所述泄爆通道一包括通道一、嵌入设置在通道一末端开口内的砂浆层以及包裹在通道一末端开口外侧的碳纤维布;所述通道一末端开口内设有限位板和止挡;所述限位板位于砂浆层的内侧;所述止挡位于限位板的内侧,所述止挡为混凝土结构,用于固定住限位板。限位板的尺寸与通道一末端开口的尺寸相适应,以保证限位板在通道一末端开口内位置的稳定性。所述碳纤维布采用无机胶粘接在通道一外壁上,并采用锚栓与通道一相连;所述通道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泄爆通道二包括通道二和设置通道二末端开口处的防虫网;所述通道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碳纤维格栅和钢板;所述碳纤维格栅通过锚栓与钢筋混凝土层相连;所述钢板包括钢板主体和设置在钢板主体两侧的加强板。进一步的,所述素混凝土保护层的外侧粘接有碳纤维布。进一步的,所述冲击过滤间腔体的墙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泄爆墙包括泄爆墙主体、设置在泄爆墙主体外侧的砂浆层和粘接在砂浆层外侧的玄武岩纤维布;所述泄爆墙主体采用砖墙。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所述的燃料储藏间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能够保护其自身的主要结构构件,且能有效地释放冲击力,防止局部破坏对室外造成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气设备火灾实验室燃料储藏间结构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是复合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泄爆通道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壁,2、后壁,3、侧壁,4、屋面,5、泄爆通道一,6、泄爆通道二,7、冲击过滤间,8、挡板,9、泄爆墙,10、地面,11、钢筋混凝土层,12、素混凝土保护层,13、钢板,14、碳纤维格栅,15、锚栓,16、碳纤维布,17、钢板主体,18、加强板,19、无机胶,20、砂浆层,21、限位板,22、通道一,23、止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气设备火灾实验室燃料储藏间结构,包括储藏间和设置在储藏间后侧的冲击过滤间7。所述储藏间包括由屋面4、地面10、前壁1、后壁2和两个侧壁3围成的长方体状储藏间腔体。所述前壁1和侧壁3均采用复合墙体。所述屋面4和地面10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后壁2采用砖墙。所述冲击过滤间7包括冲击过滤间腔体和若干交错设置在冲击过滤间腔体内的挡板8。所述冲击过滤间腔体为前端开口的长方体状。冲击过滤间腔体的前端开口连接在储藏间的后壁2上。各个挡板8交错设置在冲击过滤间腔体中,如图1所示,相邻的两个挡板8沿前后方向有一定间距,而且一个挡板的左端连接在冲击过滤间腔体的左侧壁上,右端与冲击过滤间腔体的右侧壁之间留有空隙,另外一个挡板的右端连接在冲击过滤间腔体的右侧壁上,左端与冲击过滤间腔体的左侧壁之间留有空隙。这样就在冲击过滤间腔体中形成一个S形通道。所述冲击过滤间腔体的后壁2上设有泄爆墙9。泄爆墙9位于最后一块挡板8的后方。所述冲击过滤间腔体的墙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泄爆墙9包括泄爆墙主体、设置在泄爆墙主体外侧的砂浆层和粘接在砂浆层外侧的玄武岩纤维布。所述泄爆墙主体采用砖墙。所述冲击过滤间,起到疏导和减弱冲击波的作用。通过在冲击过滤间腔体内设置若干交错分布的挡板,能够在冲击过滤间腔体内形成一个S形或波浪形的通道,冲击力会沿着这个通道进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会被减弱,最后达到泄爆墙,通过泄爆墙对冲击力进行进一步地释放。通过在最后一个挡板的后侧设置砖墙结构的泄爆墙主体,能够在燃料储藏间发生爆炸时,使泄爆墙首先发生破坏,释放冲击力,同时在泄爆墙主体的外侧设置砂浆层,并用玄武岩纤维布黏贴,能够在砖墙发生破坏向外飞溅时,降低飞溅程度,避免外部受到危险。如图2所示,所述屋面4上设有泄爆通道一5。所述侧壁3上设有泄爆通道二6。如图5所示,所述泄爆通道一5包括通道一22、嵌入设置在通道一22末端开口内的砂浆层20以及包裹在通道一22末端开口外侧的碳纤维布16。所述通道一22末端开口内设有限位板21和止挡23。所述限位板21位于砂浆层20的内侧。所述止挡23位于限位板21的内侧,所述止挡21为混凝土结构,用于固定住限位板21。限位板21的尺寸与通道一22末端开口的尺寸相适应,以保证限位板21在通道一22末端开口内位置的稳定性。所述限位板21,用于在通道一内设置砂浆层时,便于对砂浆层进行找平和定位。所述碳纤维布16采用无机胶19粘接在通道一22外壁上,并采用锚栓15与通道一22相连。所述通道一22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泄爆通道二6包括通道二和设置通道二末端开口处的防虫网,避免土壤中的昆虫进入。所述通道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泄爆通道一的末端开口朝向天空,将传递至屋面的冲击波向通过泄爆通道一向储藏间的上部释放。泄爆通道一的末端开口采用砂浆层20和碳纤维布16封堵,并采用无机胶和锚栓固定碳纤维布,能够增加泄爆通道一的结构强度,有效耗散能量。泄爆通道二的末端出口位于土壤中,将传递至侧壁的冲击力释放至地面以下的土壤中,能有效耗散能量,释放冲击力。如图3所示,所述复合墙体包括钢筋混凝土层11、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层11外侧的素混凝土保护层12和嵌入设置在素混凝土保护层12内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碳纤维格栅14和钢板13。所述碳纤维格栅14通过锚栓15与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设备火灾实验室燃料储藏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藏间和设置在储藏间后侧的冲击过滤间;/n所述储藏间包括由屋面、地面、前壁、后壁和侧壁围成的储藏间腔体;所述屋面上设有泄爆通道一;所述侧壁上设有泄爆通道二;所述前壁和侧壁均采用复合墙体;所述复合墙体包括钢筋混凝土层、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层外侧的素混凝土保护层和嵌入设置在素混凝土保护层内的加强结构;/n所述冲击过滤间包括冲击过滤间腔体和若干交错设置在冲击过滤间腔体内的挡板,所述冲击过滤间腔体的后壁上设有泄爆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设备火灾实验室燃料储藏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藏间和设置在储藏间后侧的冲击过滤间;
所述储藏间包括由屋面、地面、前壁、后壁和侧壁围成的储藏间腔体;所述屋面上设有泄爆通道一;所述侧壁上设有泄爆通道二;所述前壁和侧壁均采用复合墙体;所述复合墙体包括钢筋混凝土层、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层外侧的素混凝土保护层和嵌入设置在素混凝土保护层内的加强结构;
所述冲击过滤间包括冲击过滤间腔体和若干交错设置在冲击过滤间腔体内的挡板,所述冲击过滤间腔体的后壁上设有泄爆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火灾实验室燃料储藏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和地面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火灾实验室燃料储藏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壁采用砖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设备火灾实验室燃料储藏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爆通道一包括通道一、嵌入设置在通道一末端开口内的砂浆层以及包裹在通道一末端开口外侧的碳纤维布;所述通道一末端开口内设有限位板和止挡;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仲元胡浩孔宪扬施由宁郭跃周宁严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