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克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99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包括顶板以及设于顶板下方的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连接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立柱,且立柱的外侧套设有竖向减震弹簧,顶板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上方柱,且上方柱的下端面开设有上球型槽,底板的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下方柱,其中下方柱的上端面开设有用于容纳上方柱的方槽,且方槽的槽底与上球型槽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下球型槽,上球型槽和下球型槽之间设有可移动的球体,且球体分别与上球型槽和下球型槽滑触连接,方槽的内壁和下方柱之间设有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优化内部结构来确保整个装置横向与纵向的稳定性,进而提升整个抗震支座的抗震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本技术属于建筑抗震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技术介绍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是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因此,各国都在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传统的抗震设计结构往往是有效的增大地基的面积和深度,来确保建筑物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地震波主要是由纵波,横波等组成,地震常常是先感到上下颠动,然后左右摇晃,这是由于地震波的特性引起的,显然传统的建筑用抗震支座并未很好的通过优化内部结构来确保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进而提升整个抗震支座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顶板以及设于顶板下方的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连接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立柱,且立柱的外侧套设有竖向减震弹簧,顶板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上方柱,且上方柱的下端面开设有上球型槽,底板的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下方柱,其中下方柱的上端面开设有用于容纳上方柱的方槽,且方槽的槽底与上球型槽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下球型槽,上球型槽和下球型槽之间设有可移动的球体,且球体分别与上球型槽和下球型槽滑触连接,方槽的内壁和下方柱之间设有弹性件。作为优选的,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设有减震弧形板,其中减震弧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相连接,且减震弧形板向下方柱一侧突出。作为优选的,减震弧形板和下方柱之间连接有横向减震弹簧,且横向减震弹簧垂直设于减震弧形板和下方柱之间。作为优选的,弹性件呈工字型,且弹性件垂直设于方槽的内壁和下方柱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优化内部结构来确保整个装置横向与纵向的稳定性,进而提升整个抗震支座的抗震性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顶板,2-底板,3-立柱,4-竖向减震弹簧,5-上方柱,6-上球型槽,7-下方柱,8-方槽,9-下球型槽,10-球体,11-弹性件,12-减震弧形板,13-横向减震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包括顶板1以及设于顶板1下方的底板2,所述的顶板1和底板2之间连接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立柱3,且立柱3的外侧套设有竖向减震弹簧4,所述的顶板1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上方柱5,且上方柱5的下端面开设有上球型槽6,所述的底板2的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下方柱7,其中下方柱7的上端面开设有用于容纳上方柱5的方槽8,且方槽8的槽底与上球型槽6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下球型槽9,所述的上球型槽6和下球型槽9之间设有可移动的球体10,且球体10分别与上球型槽6和下球型槽9滑触连接,所述的方槽8的内壁和下方柱7之间设有弹性件11。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的立柱3之间设有减震弧形板12,其中减震弧形板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1和底板2相连接,且减震弧形板12向下方柱7一侧突出。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减震弧形板12和下方柱7之间连接有横向减震弹簧13,且横向减震弹簧13垂直设于减震弧形板12和下方柱7之间。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件11呈工字型,且弹性件11垂直设于方槽8的内壁和下方柱7之间。工作原理:当整个建筑用抗震支座受到外力的作用或者发生地震时,对于来自纵向的外界冲击力,竖向减震弹簧4会对来自纵向的外界冲击力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震弧形板12也会发生极其微小的形变产生反冲击力,进而吸收和消耗一部分外界的冲击力,大大减小了来自纵向的外界冲击力对抗震支座的冲击,对于来自横向的外界冲击力,整个装置首先会通过减震弧形板12和下方柱7之间的横向减震弹簧13吸收和消耗一部分外界冲击力,形成第一缓冲梯度,同时,上球型槽6和下球型槽9之间设有可移动的球体10,在地震时,上方柱5将随着球体10在下球型槽9内晃动,从而有效的消耗一部分外界冲击力,形成第二缓冲梯度,此外,方槽8的内壁和下方柱7之间的弹性件11也会吸收和消耗一部分外界冲击力,大大减小了外界的冲击力,形成第三缓冲梯度,还可以有效的减小上方柱5的晃动范围,从而增强了整个抗震支座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以及设于顶板下方的底板,所述的顶板和底板之间连接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立柱,且立柱的外侧套设有竖向减震弹簧,所述的顶板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上方柱,且上方柱的下端面开设有上球型槽,所述的底板的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下方柱,其中下方柱的上端面开设有用于容纳上方柱的方槽,且方槽的槽底与上球型槽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下球型槽,所述的上球型槽和下球型槽之间设有可移动的球体,且球体分别与上球型槽和下球型槽滑触连接,所述的方槽的内壁和下方柱之间设有弹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以及设于顶板下方的底板,所述的顶板和底板之间连接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立柱,且立柱的外侧套设有竖向减震弹簧,所述的顶板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上方柱,且上方柱的下端面开设有上球型槽,所述的底板的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下方柱,其中下方柱的上端面开设有用于容纳上方柱的方槽,且方槽的槽底与上球型槽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下球型槽,所述的上球型槽和下球型槽之间设有可移动的球体,且球体分别与上球型槽和下球型槽滑触连接,所述的方槽的内壁和下方柱之间设有弹性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克
申请(专利权)人:赵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