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衣组件和晾衣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86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晾衣组件和晾衣架,其中,该晾衣组件包括连接杆和晾衣杆,所述连接杆的侧壁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具有沿所述连接孔周向布置的第一弧形壁和第一平直壁,所述晾衣杆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孔,所述晾衣杆插设于所述连接孔的一端的侧壁具有沿所述晾衣杆周向布置的第二弧形壁和第二平直壁,所述第二弧形壁与所述第一弧形壁抵接,所述第二平直壁与所述第一平直壁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解决了晾衣杆与连接杆容易发生转动,导致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晾衣组件和晾衣架
本技术涉及家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晾衣组件以及应用该晾衣组件的晾衣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晾衣架一般包括有晾衣架体和晾衣组件,晾衣架体为支撑晾衣组件的架体,晾衣组件为用于晾晒衣物的支架,晾衣组件包括有连接杆和多条平行设置的晾衣杆,晾衣杆的一端连接于连接杆,目前的晾衣杆均为圆管状结构,通过在连接杆开设有圆形连接孔,晾衣杆插设于圆形连接孔,以将晾衣杆与连接杆安装固定,但是圆管状晾衣杆插设于圆形连接孔后,容易发生转动,导致晾衣杆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晾衣组件,旨在解决晾衣杆与连接杆容易发生转动,导致连接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晾衣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侧壁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具有沿所述连接孔周向布置的第一弧形壁和第一平直壁;和晾衣杆,所述晾衣杆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孔,所述晾衣杆插设于所述连接孔的一端的侧壁具有沿所述晾衣杆周向布置的第二弧形部和第二平直壁,所述第二弧形壁与所述第一弧形壁抵接,所述第二平直壁与所述第一平直壁抵接。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侧壁还开设有贯通至所述连接孔的第一固定孔,所述晾衣杆插设于所述连接孔内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孔;所述晾衣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并插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弧形壁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平直壁的表面设有粗糙结构;且/或,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条,两所述连接杆相对设置,所述晾衣杆夹设于两所述连接杆之间,每一所述连接杆的面向另一所述连接杆的侧壁均开设有所述连接孔,所述晾衣杆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所述连接孔。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对接,所述第一连杆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铰接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连杆的朝向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连杆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铰接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连杆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第二铰接部相互铰接。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晾衣架体连接;且/或,所述第二连杆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晾衣架体连接。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晾衣架,包括晾衣架体和晾衣组件,所述晾衣架体包括第一脚架和第二脚架,所述第一脚架的顶端与所述第二脚架的顶端铰接,所述晾衣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脚架与所述第二脚架之间,且所述晾衣组件的连接杆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脚架和所述第二脚架铰接。其中,晾衣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侧壁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具有沿所述连接孔周向布置的第一弧形壁和第一平直壁;和晾衣杆,所述晾衣杆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孔,所述晾衣杆插设于所述连接孔的一端的侧壁具有沿所述晾衣杆周向布置的第二弧形壁和第二平直壁,所述第二弧形壁与所述第一弧形壁抵接,所述第二平直壁与所述第一平直壁抵接。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晾衣架,所述晾衣架还包括晾衣支架,所述晾衣支架设于所述晾衣架体的上方,并位于所述晾衣组件的上方,所述晾衣支架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脚架的顶端,所述第二支杆设于所述第一支杆的侧壁,且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呈夹角设置。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晾衣架,所述晾衣支架还包括晾衣板,所述晾衣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杆的远离所述第一脚架的一端,且所述晾衣板与所述第二支杆平行设置。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晾衣架,所述晾衣板的板面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挂孔。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一种晾衣组件,该晾衣组件包括连接杆和晾衣杆,晾衣杆的一端插设于连接孔,其中,连接杆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孔壁具有沿连接孔周向布置的第一弧形壁和第一平直壁,晾衣杆插设于连接孔的一端的侧壁具有沿晾衣杆周向布置的第二弧形壁和第二平直壁,通过使第二弧形壁与第一弧形壁抵接,并使第二平直壁与第一平直壁抵接,从而使得晾衣杆固定于连接杆,并通过晾衣杆的第二弧形壁和第二平直壁与连接孔的第一弧形壁和第一平直壁限位固定,以防止晾衣杆相对连接杆转动,从而提高晾衣杆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晾衣杆与连接杆容易发生转动,导致连接不稳定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晾衣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晾衣组件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晾衣组件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晾衣组件中第一连接部和螺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晾衣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0晾衣架152插接板100晾衣组件1521第二安装孔10连接杆16第二连接部11第一连杆20晾衣杆111连接孔21第二弧形壁1111第一弧形壁22第二平直壁1112第一平直壁23第二固定孔112第一固定孔200晾衣架体113螺钉210第一脚架12第二连杆2101第一连接管13第一安装件220第二脚架131第一铰接部2201第二连接管132第一固定部300晾衣支架14第二安装件310第一支杆141第二铰接部320第二支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晾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侧壁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具有沿所述连接孔周向布置的第一弧形壁和第一平直壁;和/n晾衣杆,所述晾衣杆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孔,所述晾衣杆插设于所述连接孔的一端的侧壁具有沿所述晾衣杆周向布置的第二弧形壁和第二平直壁,所述第二弧形壁与所述第一弧形壁抵接,所述第二平直壁与所述第一平直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晾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侧壁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具有沿所述连接孔周向布置的第一弧形壁和第一平直壁;和
晾衣杆,所述晾衣杆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孔,所述晾衣杆插设于所述连接孔的一端的侧壁具有沿所述晾衣杆周向布置的第二弧形壁和第二平直壁,所述第二弧形壁与所述第一弧形壁抵接,所述第二平直壁与所述第一平直壁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侧壁还开设有贯通至所述连接孔的第一固定孔,所述晾衣杆插设于所述连接孔内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孔;
所述晾衣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并插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壁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平直壁的表面设有粗糙结构;
且/或,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条,两所述连接杆相对设置,所述晾衣杆夹设于两所述连接杆之间,每一所述连接杆的面向另一所述连接杆的侧壁均开设有所述连接孔,所述晾衣杆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所述连接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对接,所述第一连杆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晾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铰接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连杆的朝向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匠心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