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液氨丝光机布面氨残留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884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去除液氨丝光机布面氨残留的系统,包括汽蒸室、设于汽蒸室内平行设立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固定设有锡林烘筒,所述锡林烘筒靠近布料行进方向一侧设有扩幅装置,所述锡林烘筒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喷出饱和蒸汽的蒸汽喷管,所述蒸汽喷管,的管口对着待进入锡林烘筒的面料;本实用利用蒸汽喷管喷出饱和蒸汽,并与布面的氨气混合,然后利用锡林烘筒的蒸馏提取,使氨气和蒸汽的混合气体从布面脱离,并且重复相同的动作4次,大大降低布面残留氨的浓度,极大的减少后续水洗机的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液氨丝光机布面氨残留的系统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去除液氨丝光机布面氨残留的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液氨丝光又叫液氨整理,液氨指液态的氨,又称为无水氨,它不是氨的水溶液,而是一种无色液体,是氨气在-33.5℃下形成的;液氨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很小,很容易渗入纤维内部,使纤维的结晶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一系列的性能改变,同时又不损伤纤维和容易从纤维中分离;液氨能够瞬间渗入纤维内部使纤维发生均匀的溶胀,反应过程柔和均匀,产生丝光效果,提高光泽,同时能够提高纤维的耐磨性能和上染百分率,织物的尺寸稳定性也得到很大的提升,耐洗性大幅度提升;在现有技术中,面料经过针织液氨丝光机加工机汽蒸室(除臭室)以后,布面残留的3%左右的氨,必须经过水洗才能使面料内残留的氨去除,但是通过水洗机的氨的利用回收率不高,而且使用的水洗机用水量高,排放污水的量也高,进而还造成污水治理成本加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个降低布面残留液氨浓度,减少水洗机,充分提高氨的回收利用率。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去除液氨丝光机布面氨残留的系统,包括汽蒸室、设于汽蒸室内平行设立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固定设有锡林烘筒,所述锡林烘筒靠近布料行进方向一侧设有扩幅装置,所述锡林烘筒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喷出饱和蒸汽的蒸汽喷管,所述蒸汽喷管,的管口对着待进入锡林烘筒的面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相对内侧面上设有四个锡林烘筒,且每个锡林烘筒的一侧均设有蒸汽喷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蒸汽喷管上还设有控制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汽蒸室保持在120°的高温环境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利用蒸汽喷管喷出饱和蒸汽,并与布面的氨气混合,然后利用锡林烘筒的蒸馏提取,使氨气和蒸汽的混合气体从布面脱离,并且重复相同的动作4次,大大降低布面残留氨的浓度,极大的减少后续水洗机的用量;2)本实用一方面可以极大的降低面料上残留的氨的浓度,充分的回收液氨,另一方面还能减少污水排放,保护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锡林烘筒与蒸汽喷管等配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蒸汽喷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汽蒸室;11、第一立柱;12、第二立柱;2、锡林烘筒;3、扩幅装置;4、蒸汽喷管;41、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去除液氨丝光机布面氨残留的系统,包括汽蒸室1,该蒸汽室用于保持整体室内温度稳定,达到氨气和水蒸汽气化标准;在该汽蒸室1内设有两根立柱,即平行设立的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该两根立柱上分别设有两个锡林烘筒2,锡林烘筒2用于烘干布面,使混有氨气和水蒸汽的混合气体从布面分离;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的相对内侧面上共设有四个锡林烘筒2,且四个锡林烘筒2整体呈矩形阵列分布;在第一立柱11上端固定的锡林烘筒2的一侧,且靠近布料行进设有扩幅装置3,通过该扩幅装置3打开卷边面料;在每个锡林烘筒2的一侧均设有用于喷出饱和蒸汽的蒸汽喷管4,并且将蒸汽喷管4的管口对着待进入锡林烘筒2的面料;通过设置的蒸汽喷管4用于喷出饱和蒸汽,使饱和蒸汽与布面残留的氨水混合;进一步的,由于布面单位面积上能够吸收的蒸汽量有限,过饱和的蒸汽实际上是对产生蒸汽能源的一种浪费,因此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在蒸汽喷管4上还设有控制阀41,这样便可以根据不同的面料来调节蒸汽喷管喷出蒸汽的流量;该系统在使用时,先打开汽蒸室的加热系统,使得汽蒸室内保持在120°的高温环境中,然后当面料经过汽蒸室时,打开扩幅装置3,通过扩幅装置3打开卷边面料,并根据面料的型号特性,例如面料的克重,调节蒸汽喷管4的蒸汽流量,蒸汽喷管的管口正对着待进入锡林烘筒的面料表面,高温的饱和蒸汽被混有氨气的面料吸收,随后混有氨气和蒸汽的面料进入锡林烘筒,并经过锡林烘筒的蒸馏提取,使得混合气体从布面脱离,从而达到面料氨气残留去除的效果,此外,该系统中设有四个锡林烘筒,而且每个锡林烘筒的旁边有设有一个蒸汽喷管,这样相当于将上述蒸汽喷射、蒸汽吸收、蒸汽蒸馏提取的过程重复进行了4次,尽可能的降低布面残留液氨的浓度;本实用利用蒸汽喷管喷出饱和蒸汽,并与布面的氨气混合,然后利用锡林烘筒的蒸馏提取,使氨气和蒸汽的混合气体从布面脱离,并且重复相同的动作4次,大大降低布面残留氨的浓度,极大的减少后续水洗机的用量;一方面可以极大的降低面料上残留的氨的浓度,充分的回收液氨,另一方面还能减少污水排放,保护环境;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一般的液氨丝光机后面配备3台水洗机,每台水洗机500kg/H的消耗水量,仅仅水的能耗大约3×500×24×7元/吨=252元/天;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认为每天节约了252元/天;根据
技术介绍
的内容可知,通常面料经过针织液氨丝光机加工机汽蒸室(除臭室)以后,布面残留的3%左右的氨,利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极大的回收液氨,这里可以认为相当于回收利用了3%左右的液氨,单台机每天耗氨300kg/天,则相当于节约了0.3吨×3500元/吨=1050元/天;那么根据上述的分析可知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每个月可以节约(252+1050)*30=39060元,节约的成本相当于创造的利润,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创造的利润相当可观。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液氨丝光机布面氨残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蒸室(1)、设于汽蒸室(1)内平行设立的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所述第一立柱(11)上固定设有锡林烘筒(2),所述锡林烘筒(2)靠近布料行进方向一侧设有扩幅装置(3),所述锡林烘筒(2)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喷出饱和蒸汽的蒸汽喷管(4),所述蒸汽喷管(4)的管口对着待进入锡林烘筒(2)的面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液氨丝光机布面氨残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蒸室(1)、设于汽蒸室(1)内平行设立的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所述第一立柱(11)上固定设有锡林烘筒(2),所述锡林烘筒(2)靠近布料行进方向一侧设有扩幅装置(3),所述锡林烘筒(2)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喷出饱和蒸汽的蒸汽喷管(4),所述蒸汽喷管(4)的管口对着待进入锡林烘筒(2)的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液氨丝光机布面氨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弼峰吉井真吾卓汪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京都机械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