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式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850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00
一种伸出式下料装置,包括机架,机架顶部设有传输用的传送带,机架上连接有在传送带下料端下方往复移动的移动架,移动架上转动连接有接收物料的翻斗,移动架上固定有位于翻斗下方供其平放的挡板,翻斗重心位于转动连接处后侧,机架上连接有拉绳,拉绳另一端固定在翻斗前端面上使其在拉伸时轴向沿移动架移动方向展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合理、紧凑,通过移动架带动翻斗往复移动来自动下料,在往复移动过程中利用拉绳使翻斗旋转下料,在利用重心使翻斗向后转动复位,整个结构精简,能有效做到分批定量下料,使用效果好,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伸出式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传输
,尤其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具体是一种伸出式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生产加工自动化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输送装置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其中输送带就是一种被普遍运用的输送装置,输送带因其能快速传输物料而被普遍使用,但是一般的输送带都是不停传输,如果想利用输送带分批定量出料就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现在需要一种在输送带上能分批定量出料的下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伸出式下料装置,解决目前输送带装置不能分批定量出料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伸出式下料装置,包括机架,机架顶部设有传输用的传送带,机架上连接有在传送带下料端下方往复移动的移动架,移动架上转动连接有接收物料的翻斗,移动架上固定有位于翻斗下方供其平放的挡板,翻斗重心位于转动连接处后侧,机架上连接有拉绳,拉绳另一端固定在翻斗前端面上使其在拉伸时轴向沿移动架移动方向展开。这样设置后,翻斗依靠移动架在传送带下料端下方接收物料,然后移动架带着翻斗往外侧移动,移动过程中拉绳被逐渐将拉直,直到将翻斗带起旋转倾倒出物料,完成倾倒后移动架后退移动,拉绳放松翻斗在重心作用下像后侧旋转复位,最后倚靠在挡板上,整个翻斗工作状态都根据移动位置自动运行,不需要额外的结构,结构精简成本低廉,效果好。相比于传送带一直不停出料,翻斗这种结构能自动定时出料,避免短时间过度堆积,适合分批定量传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翻斗前端面从下往上逐渐向外侧倾斜形成供物料滑落的下滑部。翻斗旋转将物料倾倒下料,这个过程中要保证物料脱离翻斗需要转过较大角度,对翻斗复位结构有较大要求,而翻斗前端的下滑部由于其本身就是倾斜的,翻斗只要转过较小角度就满足将物料倒出的目的,不仅减轻复位结构要求,还可以有效加快倾倒速度,提高传输效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翻斗为条状凹槽结构,翻斗左右两侧转动连接在移动架上,翻斗的转动连接处位于其中心轴线前侧形成重心靠后结构。这样设置后,翻斗不用改变自身结构来使重心移动,依靠转动连接位置的前置变向使重心后移,确保翻斗在这个转动结构中有依靠重心复位的能力,结构简单但又很实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挡板前半部与翻斗底面后半部上下部分重合,翻斗底面后半部倚靠在挡板上。翻斗需要旋转预定角度来下料,为了避免翻斗底面前半部与挡板在旋转过程中干涉而碰撞,将挡板与翻斗后半部重合不仅可以避免旋转时发生碰撞,又可以保证翻斗可以倚靠在挡板上,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翻斗过度旋转而无法复位,挡板可以让翻斗在预定角度内旋转,避免过度旋转,起到很好的限位保护作用,保证翻斗旋转的正常运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机架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齿轮,移动架左右两侧底部分别与齿轮啮合,移动架左右两侧尾端与机架滑动连接。移动架与机架之间滑动连接并配合齿轮啮合方式进行传动,齿轮啮合能使往复滑动时更加平滑自然,使翻斗移动更加稳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机架上设置有气缸,气缸推杆前端连接在挡板底部。气缸与挡板相连,用于带动移动架往复移动。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的结构合理、紧凑,通过移动架带动翻斗往复移动来自动下料,在往复移动过程中利用拉绳使翻斗旋转下料,在利用重心使翻斗向后转动复位,整个结构精简,能有效做到分批定量下料,使用效果好,适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初始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料时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机架1,传送带2,移动架3,翻斗4,挡板5,拉绳6,下滑部7,齿轮8,气缸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这种伸出式下料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顶部设有传输用的传送带2,机架1上连接有在传送带2下料端下方往复移动的移动架3,移动架3上转动连接有接收物料的翻斗4,移动架3上固定有位于翻斗4下方供其平放的挡板5,翻斗4重心位于转动连接处后侧,机架1上连接有拉绳6,拉绳6另一端固定在翻斗4前端面上使其在拉伸时轴向沿移动架3移动方向展开。翻斗4前端面从下往上逐渐向外侧倾斜形成供物料滑落的下滑部7。翻斗4为条状凹槽结构,翻斗4左右两侧转动连接在移动架3上,翻斗4的转动连接处位于其中心轴线前侧形成重心靠后结构。挡板5前半部与翻斗4底面后半部上下部分重合,翻斗4底面后半部倚靠在挡板5上。机架1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齿轮8,移动架3左右两侧底部分别与齿轮8啮合,移动架3左右两侧尾端与机架1滑动连接。机架1上设置有气缸9,气缸9推杆前端连接在挡板5底部。虽然本技术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伸出式下料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顶部设有传输用的传送带(2),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连接有在传送带(2)下料端下方往复移动的移动架(3),所述移动架(3)上转动连接有接收物料的翻斗(4),所述移动架(3)上固定有位于翻斗(4)下方供其平放的挡板(5),所述翻斗(4)重心位于转动连接处后侧,所述机架(1)上连接有拉绳(6),所述拉绳(6)另一端固定在翻斗(4)前端面上使其在拉伸时轴向沿移动架(3)移动方向展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出式下料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顶部设有传输用的传送带(2),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上连接有在传送带(2)下料端下方往复移动的移动架(3),所述移动架(3)上转动连接有接收物料的翻斗(4),所述移动架(3)上固定有位于翻斗(4)下方供其平放的挡板(5),所述翻斗(4)重心位于转动连接处后侧,所述机架(1)上连接有拉绳(6),所述拉绳(6)另一端固定在翻斗(4)前端面上使其在拉伸时轴向沿移动架(3)移动方向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出式下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翻斗(4)前端面从下往上逐渐向外侧倾斜形成供物料滑落的下滑部(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伸出式下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翻斗(4)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碧林魏碧华金陈泰马军辉张根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上河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