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31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4:33
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支架,包括:夹具及支撑架,夹具包括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首端的第一夹板及末端的第二夹板,第一夹板根部与支撑板首端部通过第一心轴转动连接;夹具还包括提供第一夹板向夹紧方向转动所需回复力的第一弹性装置。该移动终端支架由于第一夹板可由扭簧提供向夹紧方向转动所需的回复力,使其内侧受到挤压时自动向外偏转增大夹持空间,便于单手操作;第一弹性装置能够提供固定移动终端所需的夹持力,不依赖移动终端自身重力,因而在颠簸的环境下仍能持续提供夹紧力,避免移动终端松脱,安全可靠;通过调节螺母可根据不同型号的移动终端调节夹持空间的大小,且同一台设备只需要首次使用时进行调节即可,无需重复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支架
本申请涉及数码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功能越来越强大,自拍、短视频录制、导航等功能应运而生,而这些功能的使用往往都离不开移动终端支架。而众多品类的支架尤其是车载手机支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对夹持的稳固性和操作便捷性有较高的要求。现有的一种支架其结构原理是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空载状态时夹具两端的夹板保持闭合,使用时首先用双手拉开夹具两端的夹板,当两端的夹板被拉开的间距足够大后,将手机置于两个夹板之间再松开手,让夹板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合拢,从而夹持固定手机。但由于该种支架每次操作时都需要双手同时操作才能进行,因而在一些只能空闲出一只手的场景下该支架就无法正常使用,因而使用极不便捷。公开号为CN20858518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另一种双齿轮联动车载支架,包括一后侧基座,后侧基座上分别设置有一左齿轮和一右齿轮,左齿轮在水平方向上限位啮合传动有一左支撑臂,右齿轮在水平方向上限位啮合传动有一右支撑臂,左齿轮和右齿轮在竖直方向上同时与一下支撑臂啮合传动;后侧基座对应左齿轮或右齿轮的其中至少一个设有一复位扭簧,复位扭簧的一端抵压在后侧基座上,另一端抵压在相应的齿轮上。该支架在非工作状态时,座支撑臂与右支撑臂处于分离状态,只需要单手即可快速安装或卸下手机。但该支架的夹紧状态依赖手机自重提供动力,当车辆较为颠簸时,手机底部会间歇性脱离下支撑臂,导致下支撑臂承受重力不足而引起左支撑臂与右支撑臂失去夹持动力而松脱,因而手机会由微小振动而迅速加剧,不仅会发出剧烈的噪音,而且容易导致手机掉落,因而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支架,旨在解决现有移动终端支架使用便利和安全性无法兼顾的问题。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支架,包括:夹具,所述夹具包括支撑板、和位于所述支撑板首端的第一夹板及位于所述支撑板末端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板根部与所述支撑板首端通过第一心轴转动连接;所述夹具还包括用于提供所述第一夹板向夹紧方向转动所需回复力的第一弹性装置;支撑架,用于固定所述夹具。作为所述移动终端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板内侧设有滚轮,所述第一夹板端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滚轮的第一凹槽,所述滚轮位于所述夹持空间的一侧凸出所述第一夹板内表面。作为所述移动终端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板内侧还固定有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外框接触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位于所述滚轮与所述支撑板之间。作为所述移动终端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首端的截面中心处设有凸部,所述第一夹板底部设有与所述凸部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心轴沿所述支撑板宽度方向贯穿所述凸部,所述第一心轴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上。作为所述移动终端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端面上设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心轴的上方及下方。作为所述移动终端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弹性装置为扭簧。作为所述移动终端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背面还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夹具与所述支撑架的连接头。作为所述移动终端支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头为万向球窝关节连接头,所述支撑架端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头相适配的万向球头。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支架,由于第一夹板与支撑板首端转动连接,且通过第一弹性装置提供第一夹板向夹紧方向转动所需的回复力,使得第一夹板内侧受到挤压时自动向外翻转增大夹持空间,从而便于单手固定和拆卸移动终端;此外,第一弹性装置能够提供夹具固定移动终端所需的夹持力,不依赖移动终端自身重力,因而在颠簸的环境下仍能持续提供夹紧力,避免移动终端松脱,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图2为本申请移动终端支架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移动终端支架实施例的爆炸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夹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附图部分的标号:支撑板1、凸部10、接触端面11、导向段12、盲孔120;避让槽13第一夹板2、第一心轴20、第一轴孔200、第二凹槽21、第一限位部211、第二限位部212、扭簧22、滚轮23、第一凹槽24、第二心轴25、第二轴孔250、缓冲垫26;第二夹板3、调节座30、腔体300、螺杆31、调节螺母32、手柄320、压簧33、防滑垫34、限位螺钉35;球窝关节连接头4、支撑架5、万向球头6、锁紧螺母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或车载电脑等设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支架,如图1-图3所示,包括夹具及用于固定夹具的支撑架5。其中,支撑架5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与固定工装连接,例如与夹子或三脚架等固定连接,其连接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夹具包括支撑板1,设置于支撑板1首端的第一夹板2及设置于支撑板1末端的第二夹板3,第一夹板2与第二夹板3之间形成有用来容纳移动终端的夹持空间。第一夹板2的根部与支撑板1首端转动连接,第一夹板2上固定有可供其旋转的第一心轴20,第一夹板2可绕第一心轴20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从而完成夹紧或松开的动作。其中,第一夹板2向第二夹板3靠拢的方向转动时为夹紧动作,夹板2向远离第二夹板3方向转动时为松开动作。该夹具还包括第一弹性装置,第一弹性装置可以提供第一夹板2主动向夹紧方向转动所需的回复力,使得第一夹板2在非工作状态下处于夹紧位(靠近第二夹板的位置)。支撑板1背面(背离夹持空间的一侧表面)还固定有连接头,该连接头为球窝关节连接头4,支撑架5端部设有与该球窝关节连接头4相适配的万向球头6。球窝关节连接头4外部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7,通过旋拧锁紧螺母7可实现万向球头6与球窝关节连接头4的拆装。具体地,如图2及图5所示,支撑板1首端的截面中心处设有凸部10,如图4所示,第一夹板2底部设有第二凹槽21,第二凹槽21底面及朝向第二夹板3的一面均为开口结构,第二凹槽21与凸部10相适配,使得凸部10可在第二凹槽21内转动。第一心轴20沿着支撑板1宽度方向贯穿凸部10,第一心轴20的两端固定在第二凹槽21的侧壁上,第二凹槽2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一心轴20的第一轴孔200。如此实现第一夹板2与支撑板1的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装置2为套设在第一心轴20上的扭簧22,凸部10端面中心处内凹形成有用于容纳扭簧22的避让槽13,扭簧22的一个支点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夹具,所述夹具包括支撑板、和位于所述支撑板首端的第一夹板及位于所述支撑板末端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板根部与所述支撑板首端通过第一心轴转动连接;/n支撑架,用于固定所述夹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具,所述夹具包括支撑板、和位于所述支撑板首端的第一夹板及位于所述支撑板末端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移动终端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板根部与所述支撑板首端通过第一心轴转动连接;
支撑架,用于固定所述夹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内侧设有滚轮,所述第一夹板端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滚轮的第一凹槽,所述滚轮位于所述夹持空间的一侧凸出所述第一夹板内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内侧还固定有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外框接触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位于所述滚轮与所述支撑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首端的截面中心处设有凸部,所述第一夹板底部设有与所述凸部相适配的第二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锘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