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锁结构的手自一体电动螺丝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0312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带自锁结构的手自一体电动螺丝刀;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前端口内设有自锁机构,自锁机构上设有与其配合连接的输出套筒;所述主体与自锁机构固定连接进而可驱动输出套筒一体转动;所述主体内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自锁机构传动连接进而可驱动输出套筒在主体上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螺丝刀通过自锁结构实现手动与自动的自行切换,操作更加简便;整体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自锁结构的手自一体电动螺丝刀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
,具体指一种带自锁结构的手自一体电动螺丝刀。
技术介绍
电动螺丝刀又称自动螺丝刀、电动螺批等,其主要是通过电机带动刀头转动来实现动力输出,一般适用于螺丝的拆装。由于电动螺丝刀输出扭力不大,因此现有的电动螺丝刀通常兼具电动和手动两种功能,在拧紧操作时,可以先通过电动方式预拧紧,再通过手动方式进一步拧紧螺丝,而当拆卸螺丝时,则可以先通过手动方式拧松螺丝,再通过电动方式将螺丝拆除。中国专利CN203696883U公开了一种带有手动和自动功能的电动螺丝刀,其通过在电动螺丝刀的基础上,将壳体的底部设计成能夹紧输出轴的夹板,并通过旋帽自身螺旋带动斜面轴向移动使夹板配合夹紧输出轴的结构,防止电动螺丝刀的输出轴转动,这样通过电动螺丝刀可手动旋紧螺丝,从而使电动螺丝刀同时具有手动和自动的功能。但是,由于需要在壳体的底部设置夹板,并配置与夹板配合的旋帽,使用时需要用户旋转螺帽来进行自动、手动切换,不仅结构设置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装配不便,而且操作也较为繁琐不便,难以满足用户实际使用需求。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带自锁结构的手自一体电动螺丝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自锁结构的手自一体电动螺丝刀,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前端口内设有自锁机构,自锁机构上设有与其配合连接的输出套筒;所述主体与自锁机构固定连接进而可驱动输出套筒一体转动;所述主体内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自锁机构传动连接进而可驱动输出套筒在主体上转动。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锁紧套和联轴器,锁紧套穿设于主体的前端口内并与其固定连接,联轴器可转动地穿设于锁紧套内,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输出套筒、联轴器和锁紧套之间设有抱死结构。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抱死结构包括抱死轴和涨紧滚轴,联轴器的前侧设有若干轴瓦,若干轴瓦等角间隔的围绕联轴器设置进而在相邻两个轴瓦之间构成环形扇面;所述抱死轴穿设于若干轴瓦内,输出套筒的后端与抱死轴固定连接,抱死轴上设有若干外缘切面;所述锁紧套内缘面与对应的外缘切面之间涨紧滚轴,且任一涨紧滚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对应的环形扇面中。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联轴器上等角间隔地设有三个轴瓦进而形成三个环形扇面,抱死轴上设有三个与环形扇面对应的外缘切面,三个环形扇面上均设有一一对应的涨紧滚轴。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抱死轴与输出套筒之间设有限位环,锁紧套的前端设有导向套筒,输出套筒可转动地穿设于导向套筒内,且限位环抵触连接在导向套筒的里端面上。根据以上方案,所述主体包括外壳罩、上内壳和下内壳,上内壳和下内壳对接构成主体的前端口以及安装内腔,上内壳和下内壳组成的一体结构穿设于外壳罩内;所述安装内腔中设有电源和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分别与驱动电机和电源电连接。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合理,螺丝刀通过自锁结构实现手动与自动的自行切换,操作更加简便;整体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输出套筒;3、锁紧套;4、联轴器;11、驱动电机;12、外壳罩;13、上内壳;14、下内壳;15、电源;16、控制机构;21、抱死轴;22、外缘切面;23、限位环;31、导向套筒;41、涨紧滚轴;42、轴瓦;43、环形扇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带自锁结构的手自一体电动螺丝刀,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前端口内设有自锁机构,自锁机构上设有与其配合连接的输出套筒2;所述主体1与自锁机构固定连接进而可驱动输出套筒2一体转动;所述主体1内设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与自锁机构传动连接进而可驱动输出套筒2在主体1上转动;所述主体1可与自锁机构一体转动构成手动模式,自锁机构建立主体1与输出套筒2之间的传动关系从而可通过主体1的旋转带动输出套筒2工作;所述驱动电机11工作时可通过自锁机构驱动输出套筒2在主体1上传动,从而实现螺丝刀的自动模式。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锁紧套3和联轴器4,锁紧套3穿设于主体1的前端口内并与其固定连接,联轴器4可转动地穿设于锁紧套3内,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与联轴器4传动连接;所述输出套筒2、联轴器4和锁紧套3之间设有抱死结构;在手动模式时,主体1主动旋转以驱动锁紧套3同步转动,由于主体1扭矩的不稳定性使锁紧套3与输出套筒2之间的抱死结构锁定,锁紧套3可驱动输出套筒2同步转动;在自动模式时,主体1作为螺丝刀的手柄不转动,此时驱动电机11带动联轴器4转动,联轴器4通过抱死结构推动输出套筒2在锁紧套3内转动。所述抱死结构包括抱死轴21和涨紧滚轴41,联轴器4的前侧设有若干轴瓦42,若干轴瓦42等角间隔的围绕联轴器4设置进而在相邻两个轴瓦42之间构成环形扇面43;所述抱死轴21穿设于若干轴瓦42内,输出套筒2的后端与抱死轴21固定连接,抱死轴21上设有若干外缘切面22;所述锁紧套3内缘面与对应的外缘切面22之间涨紧滚轴41,且任一涨紧滚轴41可转动地设置在对应的环形扇面43中;所述锁紧套3的内缘面、环形扇面43以及外缘切面22之间形成了一个活动腔体,且所述涨紧滚轴41可在该活动腔体内活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螺丝刀在手动模式时,主体1和锁紧套3同步转动,由于驱动电机1和联轴器4存在一定的自锁力,锁紧套3可带动涨紧滚轴41向活动腔体的一侧滚动,由于活动腔体的中间部分弦高最大,两端部分趋向闭合,涨紧滚轴41与活动腔体的上下内壁即锁紧套3的内缘和外缘切面22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涨紧滚轴41使锁紧套3与抱死轴21之间锁紧形成传动连接,从而可驱动输出套筒2转动。当螺丝刀在自动模式时,主体1内的驱动电机11输出轴旋转,从而带动联轴器4匀速转动,首先联轴器4会相对于抱死轴22转动一定角度,此时轴瓦42推动涨紧滚轴41使其沿外缘切面运动,涨紧滚轴41运动至外缘切面的边缘时,由于锁紧套3内缘面的限制,使得涨紧滚轴41不能继续相对输出套筒2运动,使得此时联轴器4便能够通过涨紧滚轴41以驱动输出套筒2转动,在此过程中,由于联轴器4是匀速转动的,因此在涨紧滚轴41运动至外缘切面的边缘后,并不会被锁紧套3的内缘面卡住,使得联轴器4能够推动输出套筒2转动。本技术优选采用所述联轴器4上等角间隔地设有三个轴瓦42进而形成三个环形扇面43,抱死轴21上设有三个与环形扇面43对应的外缘切面22,三个环形扇面43上均设有一一对应的涨紧滚轴41;三组抱死结构在联轴器4和输出套筒2之间构成稳定的动力传输,保证电动螺丝刀的输出功率稳定。所述抱死轴21与输出套筒2之间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自锁结构的手自一体电动螺丝刀,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前端口内设有自锁机构,自锁机构上设有与其配合连接的输出套筒(2);所述主体(1)与自锁机构固定连接进而可驱动输出套筒(2)一体转动;所述主体(1)内设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与自锁机构传动连接进而可驱动输出套筒(2)在主体(1)上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锁结构的手自一体电动螺丝刀,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前端口内设有自锁机构,自锁机构上设有与其配合连接的输出套筒(2);所述主体(1)与自锁机构固定连接进而可驱动输出套筒(2)一体转动;所述主体(1)内设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与自锁机构传动连接进而可驱动输出套筒(2)在主体(1)上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手自一体电动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锁紧套(3)和联轴器(4),锁紧套(3)穿设于主体(1)的前端口内并与其固定连接,联轴器(4)可转动地穿设于锁紧套(3)内,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与联轴器(4)传动连接;所述输出套筒(2)、联轴器(4)和锁紧套(3)之间设有抱死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自锁结构的手自一体电动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死结构包括抱死轴(21)和涨紧滚轴(41),联轴器(4)的前侧设有若干轴瓦(42),若干轴瓦(42)等角间隔的围绕联轴器(4)设置进而在相邻两个轴瓦(42)之间构成环形扇面(43);所述抱死轴(21)穿设于若干轴瓦(42)内,输出套筒(2)的后端与抱死轴(21)固定连接,抱死轴(21)上设有若干外缘切面(22);所述锁紧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子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明通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