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间隙配合磨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786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间隙配合磨齿装置,包括胀胎芯棒和连接在其端部的胀胎芯轴,在胀胎芯棒右侧端部设有胀胎中心孔,在胀胎芯棒的棒身上环周均布有六个线切割孔,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线切割孔相互贯通形成三道通槽,从通槽至胀胎芯棒右侧端间进行切割形成三条膨胀线槽,膨胀线槽沿胀胎芯棒的径向贯通胀胎芯棒的外环面,在胀胎芯棒的外环面上形成环周均布的六条膨胀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间隙配合磨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作用于带孔蜗杆的无间隙配合磨齿装置。
技术介绍
蜗杆是很多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载主要的传动部分,蜗杆车制好以后,齿轮上会有不少毛刺,如果直接拿去装配使用,在以后的机械运行中,会加剧齿面之间的摩擦,破坏精度,久而久之损伤机器,没有任何性能可言。而经过调质磨齿后的蜗杆,表面光洁无毛刺,配上蜗轮或者其他配件一起使用,运行平稳,无噪音,在润滑脂的润滑下可高速旋转,并且无设备发热现象。但是,在对蜗杆进行磨齿加工的过程中,如遇到的是如图1所示的带有微小孔径内孔的蜗杆工件,由于其内孔细长,磨齿前的齿坯加工难度就比较大,易出现齿坯的内孔光洁度、内孔与端面的垂直度都出现一定误差的情况,加工精度无法保证。常规的磨齿装置如图2所示,加工时是用与工件内孔相配的磨齿死芯棒定心,工件的端面上放有垫圈,再用螺母旋紧固定。该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磨齿死芯棒与工件内孔的配合面间有间隙存在,影响蜗杆的磨齿齿向;2.由于工件的内孔微小且长度较长,再加上工件内孔与定位端面的垂直误差,旋紧螺母压紧工件时,易造成工件和磨齿死芯棒同时发生变形,也影响蜗杆的磨齿齿向;3.由于对每个工件进行磨齿加工前都需要经历旋紧螺母的操作,在加工下一个工件时需将螺母从上一个已完成磨齿加工的工件上取下后才能进行,生产效率低下,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间隙配合磨齿装置,消除了芯棒与工件内孔之间的间隙和工件内孔与端面的垂直度误差,磨齿齿向不受影响,加工精度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间隙配合磨齿装置,包括胀胎芯棒和连接在其端部的胀胎芯轴,在胀胎芯棒右侧端部设有胀胎中心孔,在胀胎芯棒的棒身上环周均布有六个线切割孔,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线切割孔相互贯通形成三道通槽,从通槽至胀胎芯棒右侧端间进行切割形成三条膨胀线槽,膨胀线槽沿胀胎芯棒的径向贯通胀胎芯棒的外环面,在胀胎芯棒的外环面上形成环周均布的六条膨胀线。进一步地,膨胀线槽从通槽轴线沿胀胎芯棒的轴向延伸至胀胎芯棒右侧端并贯通其右侧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新型公开的无间隙配合磨齿装置的结构简单,作用于带孔蜗杆时,消除了由于工件内孔与端面垂直度误差,产生的磨齿芯棒和工件的变形情况;2.消除了原常规磨齿方法的死芯棒与工件内孔之间的间隙,磨齿齿向不受影响;3.工件装卸过程便捷,工件间转换使用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4.该装置不仅可解决此类工件磨齿齿向难以达到图纸要求的问题,而且还可大量推广应用到类似的工件磨齿中以及齿轮滚齿加工中。附图说明图1为带孔蜗杆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常规磨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无间隙配合磨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工件,2-常规孔芯轴,3-压圈,4-带肩螺母,5-磨齿死芯棒,6-胀胎芯棒,7-胀胎芯轴,8-线切割孔,9-膨胀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3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为了能高精度、高效率地对带有微小孔径内孔的蜗杆进行磨齿加工,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一种无间隙配合磨齿装置,包括胀胎芯棒6和连接在其端部的胀胎芯轴7,在胀胎芯棒6右侧端部设有胀胎中心孔,在胀胎芯棒的棒身上环周均布有六个线切割孔8便于进行线其切割操作,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线切割孔8相互贯通形成三道通槽,从通槽至胀胎芯棒6右侧端间进行切割形成三条膨胀线槽,膨胀线槽沿胀胎芯棒6径向贯通胀胎芯棒6的外环面,在胀胎芯棒6的外环面上可看到环周均布的六条膨胀线9;膨胀线槽从通槽轴线沿胀胎芯棒6的轴向延伸至胀胎芯棒6右侧端并贯通其右侧端。使用时,将胀胎芯轴7顶在机床的一端,利用工件1的内孔将工件1套装在与其相配的胀胎芯棒6上,由莫氏顶尖沿图中箭头方向顶到胀胎中心孔上,使胀胎芯棒6在圆周上同时迅速胀起,以消除胀胎芯棒6与工件1内孔的间隙,形成无间隙配合状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间隙配合磨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胀胎芯棒(6)和连接在其端部的胀胎芯轴(7),在胀胎芯棒(6)右侧端部设有胀胎中心孔,在胀胎芯棒的棒身上环周均布有六个线切割孔(8),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线切割孔(8)相互贯通形成三道通槽,从通槽至胀胎芯棒(6)右侧端间进行切割形成三条膨胀线槽,膨胀线槽沿胀胎芯棒(6)的径向贯通胀胎芯棒(6)的外环面,在胀胎芯棒(6)的外环面上形成环周均布的六条膨胀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间隙配合磨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胀胎芯棒(6)和连接在其端部的胀胎芯轴(7),在胀胎芯棒(6)右侧端部设有胀胎中心孔,在胀胎芯棒的棒身上环周均布有六个线切割孔(8),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线切割孔(8)相互贯通形成三道通槽,从通槽至胀胎芯棒(6)右侧端间进行切割形成三条膨胀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海燕谈伟吴言发王烨恽玉清程凯恽洪园周飞陆俊潘元庆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德劢精密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