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导柱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776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导柱润滑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导柱润滑加油不及时,效率低,加油节点不合理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导柱,导柱上安装有滑套,滑套的侧壁内开有一个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一个滚轮,滚轮的外缘与导柱外壁接触,滚轮与安装槽之间具有转动阻尼,滑套内安装有一个可滑动不可转动的螺纹杆,螺杆穿过滚轮轴线处且与滚轮螺纹配合,滑套外壁固定有一个油缸,油缸内装有一个活塞,螺纹杆的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滚轮转动可通过螺纹驱动螺纹杆移动,从而推动活塞间油缸内的润滑油挤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自动的根据润滑情况对导柱进行加油,加油节点更为合理,效率高,使导柱时刻处于良好的润滑情况且避免润滑油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模具导柱润滑装置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冲压模具导柱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一般由上模和下模组成,材料放置在下模上后上模下压完成冲压;上模上下移动一般采用导柱和滑套的连接方式,导柱和滑套之间需要有良好的润滑才能使上模运行平稳,同时减少导柱和滑套的磨损;目前一般由工人定时向导柱和滑套之间添加润滑油,这种方式容易出现加油不及时的情况,且效率太低;还有一种采用定时器按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自动加油的装置,但这种加油节点不太合理,不能根据导柱的润滑情况进行加油,容易造成加油不及时或加油过度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导柱润滑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导柱润滑加油不及时,效率低,加油节点不合理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压模具导柱润滑装置,包括导柱,导柱上安装有滑套,滑套的侧壁内开有一个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一个滚轮,滚轮的外缘与导柱外壁接触,滚轮的两侧各固定有一个与其同轴的第一圆管,安装槽的两侧壁上各固定有一个第二圆管,两个第一圆管均可转动的插接在同侧的第二圆管内且第一圆管与第二圆管之间具有转动阻尼;滑套内开有一个与滚轮同轴的长孔,长孔内安装有一个可滑动不可转动的螺纹杆,螺杆穿过滚轮轴线处且与滚轮螺纹配合,滑套外壁固定有一个油缸,油缸内装有一个活塞,螺纹杆的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滚轮转动可通过螺纹驱动螺纹杆移动,从而推动活塞间油缸内的润滑油挤出。本技术可自动的根据润滑情况对导柱进行加油,加油节点更为合理,效率高,使导柱时刻处于良好的润滑情况且避免润滑油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剖视图。图3为图1中A位置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B位置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本技术包括导柱1,导柱1上安装有滑套2,滑套2的侧壁内开有一个安装槽3,安装槽3内安装有一个滚轮4,滚轮4的外缘与导柱1外壁接触,滚轮4的两侧各固定有一个与其同轴的第一圆管5,安装槽3的两侧壁上各固定有一个第二圆管6,两个第一圆管5均可转动的插接在同侧的第二圆管6内且第一圆管5与第二圆管6之间具有转动阻尼;滑套2内开有一个与滚轮4同轴的长孔7,长孔7内安装有一个可滑动不可转动的螺纹杆8,螺杆穿过滚轮4轴线处且与滚轮4螺纹配合,滑套2外壁固定有一个油缸9,油缸9内装有一个活塞10,螺纹杆8的一端与活塞10固定连接,滚轮4转动可通过螺纹驱动螺纹杆8移动,从而推动活塞10间油缸9内的润滑油挤出。所述的第一圆管5的外壁与第二圆管6的内壁均安装有摩擦垫11,第一圆管5上的摩擦垫11与第二圆管6上的摩擦垫11相互挤压为滚轮4提供转动阻尼。所述的滑套2的上端安装有一个与其同轴的环形的布油管12,布油管12上圆周均布多个出油头13,布油管12与油缸9之间连接有送油管14,通过布油管12可将润滑油均匀的分散到滑套2与导柱1之间。所述的滑套2的内壁上端设有倒角15,倒角15与导柱1内壁之间形成一个漏斗形状,出油头13将润滑挤到倒角15内,润滑油再渗透到滑套2与导柱1之间,倒角15可防止润滑油在滑套2顶部外溢。为了方便安装滚轮4,所述的滑套2在安装槽3处沿轴线切为两半,将滚轮4安装在安装槽3内后,将两半扣合并用螺栓固定,形成一个完整的滑套2。所述的螺纹杆8与长孔7之间均滑键16配合,使螺纹杆8可在长孔7内滑动不可转动。本技术在使用时,冲压模具安装在滑套2上随滑套2沿导柱1上下移动进行冲压,在滑套2上下移动过程中,滚轮4与导柱1接触,二者之间会有摩擦力,第一圆管5与第二圆管6配合处对滚轮4与摩擦阻尼,在导柱1润滑良好的情况下,滚轮4与导柱1之间的摩擦力小于摩擦垫11之间的阻尼,因此,滚轮4与导柱1之间相对滑动,滚轮4不转动;当滑套2和导柱1之间润滑不好时,滚轮4与导柱1之间的摩擦力会增大,当该摩擦力增大到摩擦垫11之间的阻尼时,该摩擦力会驱动滚轮4克服摩擦垫11之间的阻尼进行转动,滚轮4转动会推动螺纹杆8移动,螺纹杆8推动活塞10移动挤压油缸9内的润滑油,将润滑油通过送油管14、布油管12和出油头13挤到滑套2上端的倒角15内,润滑油再渗透到滑套2和导柱1之间,当导柱1润滑良好后,滚轮4停止转动,加油停止。本技术可自动的根据润滑情况对导柱1进行加油,避免了人工加油不及时和效率低的弊端,同时相对于定时加油的装置,本技术的加油节点更为合理,使导柱1时刻处于良好的润滑情况且避免润滑油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模具导柱润滑装置,包括导柱(1),导柱(1)上安装有滑套(2),其特征在于,滑套(2)的侧壁内开有一个安装槽(3),安装槽(3)内安装有一个滚轮(4),滚轮(4)的外缘与导柱(1)外壁接触,滚轮(4)的两侧各固定有一个与其同轴的第一圆管(5),安装槽(3)的两侧壁上各固定有一个第二圆管(6),两个第一圆管(5)均可转动的插接在同侧的第二圆管(6)内且第一圆管(5)与第二圆管(6)之间具有转动阻尼;滑套(2)内开有一个与滚轮(4)同轴的长孔(7),长孔(7)内安装有一个可滑动不可转动的螺纹杆(8),螺杆穿过滚轮(4)轴线处且与滚轮(4)螺纹配合,滑套(2)外壁固定有一个油缸(9),油缸(9)内装有一个活塞(10),螺纹杆(8)的一端与活塞(10)固定连接,滚轮(4)转动可通过螺纹驱动螺纹杆(8)移动,从而推动活塞(10)间油缸(9)内的润滑油挤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模具导柱润滑装置,包括导柱(1),导柱(1)上安装有滑套(2),其特征在于,滑套(2)的侧壁内开有一个安装槽(3),安装槽(3)内安装有一个滚轮(4),滚轮(4)的外缘与导柱(1)外壁接触,滚轮(4)的两侧各固定有一个与其同轴的第一圆管(5),安装槽(3)的两侧壁上各固定有一个第二圆管(6),两个第一圆管(5)均可转动的插接在同侧的第二圆管(6)内且第一圆管(5)与第二圆管(6)之间具有转动阻尼;滑套(2)内开有一个与滚轮(4)同轴的长孔(7),长孔(7)内安装有一个可滑动不可转动的螺纹杆(8),螺杆穿过滚轮(4)轴线处且与滚轮(4)螺纹配合,滑套(2)外壁固定有一个油缸(9),油缸(9)内装有一个活塞(10),螺纹杆(8)的一端与活塞(10)固定连接,滚轮(4)转动可通过螺纹驱动螺纹杆(8)移动,从而推动活塞(10)间油缸(9)内的润滑油挤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导柱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圆管(5)的外壁与第二圆管(6)的内壁均安装有摩擦垫(11),第一圆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飞马瑞涛李光廷冯明明郑武强焦锐丽王明杰王利卿李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