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真空灭弧室底涂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747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真空灭弧室底涂工装,包括陶瓷真空灭弧室与支架,所述陶瓷真空灭弧室的顶端设置有动端,所述陶瓷真空灭弧室的底端设置有静端,所述支架的底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支架的底部中端位置处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设置有公转转盘,所述公转转盘的顶端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下连接孔,所述公转转盘的一侧,且位于支架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侧设置有下接杆。该陶瓷真空灭弧室底涂工装,设置热风管与热风机,热风管通过热风机输送的热风对托盘上的陶瓷真空灭弧室进行吹干,热风机加快了底涂晾干的速度,缩短底涂工序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真空灭弧室底涂工装
本技术涉及真空灭弧室底涂工装设备
,具体为一种陶瓷真空灭弧室底涂工装。
技术介绍
真空灭弧室包封前要先进行真空灭弧室磁壳的清洗,涂上硅烷偶联剂以利于真空灭弧室磁壳与硅橡胶的紧密结合。目前国内外关于真空灭弧室包封硅橡胶前处理的清洗、底涂涂覆一般采用手工操作,把真空灭弧室放置在桌面上,动转动真空灭弧室进行酒精擦洗,擦洗之后放置不少于15分钟后,再进行底涂。陶瓷真空灭弧室底涂工装,在清洗和底涂时,由于真空灭弧室本身质量大,人工转动真空灭弧室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且手工转动容易出现清洗时漏擦、底涂时涂覆不均匀,影响硅橡胶包封的质量,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且不易对真空灭弧室底涂时,进行限位位置调节,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真空灭弧室底涂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真空灭弧室本身质量大,人工转动真空灭弧室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且手工转动容易出现清洗时漏擦、底涂时涂覆不均匀且不易对真空灭弧室底涂时,进行限位位置调节的问题。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真空灭弧室底涂工装,包括陶瓷真空灭弧室(1)和支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真空灭弧室(1)的顶端设置有动端(2),所述陶瓷真空灭弧室(1)的底端设置有静端(3);/n所述支架(4)的底端设置有滑轮(5),所述支架(4)的底部中端位置处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的顶端设置有公转转盘(8),所述公转转盘(8)的顶端设置有托盘(9),所述托盘(9)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下连接孔(20),所述公转转盘(8)的一侧,且位于支架(4)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柱(10),所述连接柱(10)的一侧设置有下接杆(12),所述下接杆(12)的内壁设置有上接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真空灭弧室底涂工装,包括陶瓷真空灭弧室(1)和支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真空灭弧室(1)的顶端设置有动端(2),所述陶瓷真空灭弧室(1)的底端设置有静端(3);
所述支架(4)的底端设置有滑轮(5),所述支架(4)的底部中端位置处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的顶端设置有公转转盘(8),所述公转转盘(8)的顶端设置有托盘(9),所述托盘(9)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下连接孔(20),所述公转转盘(8)的一侧,且位于支架(4)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柱(10),所述连接柱(10)的一侧设置有下接杆(12),所述下接杆(12)的内壁设置有上接杆(13),所述上接杆(1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孔(14),所述上接杆(1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的底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上连接孔(16),所述公转转盘(8)的另一侧,且位于支架(4)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开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平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