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741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包括:驱动背板;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间隔设置在所述驱动背板上表面;扩散层,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上,所述扩散层包括交替排布凹结构及凸结构;所述凹结构的中心与所述发光单元的中心相对应;所述凸结构的中心与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隙的中心相对应。上述背光模组,通过在扩散层上设置凸结构和凹结构,并将凹结构的中心与发光单元的中心相对应,凸结构的中心与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隙的中心相对应,可将距离发光单元较近的、强度较强的光通过凹结构发散后发出,将距离发光单元较远的、强度较弱的光通过凸结构汇聚后发出,使得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经过扩散层之后更加均匀地发射出去,提高背光模组发光亮度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显示技术,特别是涉及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及应用需求的多样化,各种户外与室内显示应用场所皆对显示屏的分辨率、对比度和色彩管理等规格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LCD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MiniLED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显示科技备受行业关注,成为国内外各大厂商争相追逐的技术热点,其主要的发展方向为miniLED显示及miniLED背光模组。MiniLED技术对于高动态范围显示及超窄无边框显示的实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显示不均、灯影(Hotspot)、及散热不均引起的器件老化和显示色偏已成为很难解决的问题,影响整体显示品质。为了获得MiniLEDRGB三色光源更均匀,精确无色偏的出光效果,目前的技术重点是对IC(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进行设计,即区域调光。但是,区域调光还MiniLED背光分区亮度的均匀性不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MiniLED产品背光分区亮度的均匀性的问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背光模组,包括:驱动背板;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间隔设置在所述驱动背板上表面;扩散层,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上,所述扩散层包括交替排布凹结构及凸结构;所述凹结构的中心与所述发光单元的中心相对应;所述凸结构的中心与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隙的中心相对应。上述背光模组,通过在扩散层上设置凸结构和凹结构,并将凹结构的中心与发光单元的中心相对应,凸结构的中心与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隙的中心相对应,可以将距离发光单元较近的、强度较强的光通过凹结构发散后发出,将距离发光单元较远的、强度较弱的光通过凸结构汇聚后发出,从而使得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经过扩散层之后更加均匀地发射出去,可提高产品背光分区亮度的均匀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于所述驱动背板上呈阵列排布,所述驱动背板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单元发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包括LED发光单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凸单元,所述凹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凹单元。当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隔较大时,可以以发光单元为中心设置多个凹单元作为一组凹结构,对应地在相邻两组凹结构之间设置多个凸单元作为一组凸结构,以提高扩散层对光的扩散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结构及所述凹结构均为透明有机光阻结构。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驱动背板;在所述驱动背板上表面设置多个发光单元;制备扩散层;将所述扩散层设置于所述驱动背板上,覆盖所述发光单元;;其中,所述扩散层包括交替排布凹结构及凸结构,所述凹结构的中心与所述发光单元的中心相对应,所述凸结构的中心与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隙的中心相对应。上述背光模组的制备,通过在扩散层上设置凸结构和凹结构,并将凹结构的中心与发光单元的中心相对应,凸结构的中心与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隙的中心相对应,可以将距离发光单元较近的、强度较强的光通过凹结构发散后发出,将距离发光单元较远的、强度较弱的光通过凸结构汇聚后发出,从而使得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经过扩散层之后更加均匀地发射出去,提高了产品背光分区亮度的均匀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散层由折射率不同的透明有机光阻经过数字光刻工艺形成。数字光刻工艺可以达到1nm级别的光刻精度,能够精确控制光阻图案的位置、高度、宽度、坡度和弧度等等。相比于传统的掩膜版法,使用数字光刻工艺得到的凸结构与凹结构的表面更加平滑,具有更好的聚光效果和散射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使用所述数字光刻工艺制备所述扩散层的步骤包括:在基板上形成具有第一折射率的第一透明有机光阻层;导入第一图案到数字光刻机,基于所述第一图案使用所述数字光刻机对所述第一透明有机光阻层进行数字曝光;将数字曝光后的所述第一透明有机光阻层进行显影处理,以在所述第一透明有机光阻层上形成均匀间隔排布的凹槽;在所述第一透明有机光阻层上形成具有第二折射率的第二透明有机光阻层;导入第二图案到所述数字光刻机,基于所述第二图案使用所述数字光刻机对所述第二透明有机光阻层进行数字曝光;将数字曝光后的所述第二透明有机光阻层进行显影处理,以在所述第二透明有机光阻层上形成所述凹结构和所述凸结构;形成又一层所述第一透明有机光阻层,形成的又一层所述第一透明有机光阻层覆盖所述凹结构和所述凸结构,且上表面为平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折射率小于第二折射率。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扩散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扩散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又一实施例中扩散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6为一实施例中制备扩散层的方法流程图。附图标注说明:1、驱动背板;2、发光单元;3、扩散层;4、凹凸结构;41、凸单元;42、凹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描述位置关系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当一元件例如层、膜或基板被指为在另一膜层“上”时,其能直接在其他膜层上或亦可存在中间膜层。进一步说,当层被指为在另一层“下”时,其可直接在下方,亦可存在一或多个中间层。亦可以理解的是,当层被指为在两层“之间”时,其可为两层之间的唯一层,或亦可存在一或多个中间层。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如图1所示,包括:驱动背板1;多个发光单元2,发光单元2间隔设置在驱动背板1上表面;扩散层3,位于发光单元2上,扩散层3包括交替排布着可透光的凹结构及凸结构;凹结构的中心与发光单元2的中心相对应;凸结构的中心与相邻发光单元2之间的间隙的中心相对应。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可以用于MiniLED显示技术,也可以用于其他需要发出均匀面光源的背光组件。其中,驱动背板1用于为发光单元2供能,驱动发光单元2进行发光。可选的,发光单元2可以为LED光源,也可以是LD光源(LaserDiode,镭射二极管),还可以是其他适用于背光模组的光源。发光单元2的数量根据设计需要决定,并且有规律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背板;/n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间隔设置在所述驱动背板上表面;/n扩散层,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上,所述扩散层包括交替排布的可透光的凹结构及凸结构;所述凹结构的中心与所述发光单元的中心相对应;所述凸结构的中心与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隙的中心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背板;
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间隔设置在所述驱动背板上表面;
扩散层,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上,所述扩散层包括交替排布的可透光的凹结构及凸结构;所述凹结构的中心与所述发光单元的中心相对应;所述凸结构的中心与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隙的中心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于所述驱动背板上呈阵列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LED发光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凸单元,所述凹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凹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结构及所述凹结构均为透明有机光阻结构。


6.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驱动背板;
在所述驱动背板上表面设置多个发光单元;
制备扩散层;
将所述扩散层设置于所述驱动背板上,覆盖所述发光单元;
其中,所述扩散层包括交替排布凹结构及凸结构,所述凹结构的中心与所述发光单元的中心相对应,所述凸结构的中心与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隙的中心相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朝宁赵振博陈程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